标题 | 浅谈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
范文 | 陈锐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道路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混凝土因其独特的特性在道路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的现象,严重影响道路质量,造成道路使用年限严重下降。本文针对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的几点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为今后道路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09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道路桥梁技术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各个城市及乡镇之间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分担了航运及海运的压力,为各地的贸易交流等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1]。现在大部分的道路都是由混凝土及水泥混合做成的路面,然而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路面裂缝成为了常见问题,其不但影响了正常运输,长久下去还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分析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两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1 道路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因素 1.1 道路应力使得面层出现裂缝 道路应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路面因自身因素导致内部收缩出现变形。第二种为常年受风水日晒对路面造成严重损害,气温的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路面会膨胀,温度降低会收缩。第一种是因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填入路基时会有自行凝固的时间,但内外部凝固时间不一致,受到的收缩力也会不同,表面压力太大,底部抗压力太小使得路面出现裂缝。另外混凝土凝固时间中,水分会蒸发将混凝土表面温度带走,使得混凝土温度随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从而发生路面收缩,路面体积逐渐变小。第二种是因气温变化致使混凝土持续膨胀或收缩,整体从内向外散发热量。温度的变化过大会增大混凝土张力,此种裂缝在东北地区最为常见,因其夏季和冬季温差过大,路面裂缝较多。 1.2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施工过程中,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地基回填土不均匀沉降造成面层板块产生裂缝[2]。②打好地基后,地基处于较大沉降变形中而面层进行施工造成板块产生裂缝。③面层板块有一部分处于刚性结构上,而另一部分处于柔性结构上,两种结构沉降量差异比较大引发面层板块出现裂缝。 1.3 因材料比例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使用中搅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十分关键,材料调配比例对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水泥的调配比例对混凝土的坚实度有直接性联系。如果水泥用量较大会增强混凝土收缩力,使得路面产生裂缝。 1.4 胀缝、施工缝及传力杆施工不合理产生裂缝 施工时,传力杆及拉杆放置达不到平行和垂直标准,遇到其他结构体或者未设置伸缩缝时,混凝土在终凝后受力会不均匀,导致收缩应力不同,产生裂缝。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胀缝设置距离过长,混凝土伸长而产生内部应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也会发生裂缝现象。 1.5 混凝土面层切缝不合理产生裂缝 混凝土切缝时间掌握不当或者切边不规范,导致深度没有达到标准,或者相应操作步骤没有一次性完成,出现对一条缝隙进行了多次切割,会使得路面出现不规则的横向裂缝。 2 道路混凝土面层裂缝防治措施 2.1 加强对原材料的验收过程 严格甄选混凝土原料,在根源上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其中水泥必须在经过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才可使用。钢材、预应力材料等选择大厂家有质量的工厂合作,并按规范要求见证取样。 2.2 科学选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案 混凝土在配比过程中除了考虑减少裂缝出现还应考虑到材料的坚固性,因此,在计算配比时应综合考虑材料干缩、自收缩能力以及其力学特性。如用水量的设置上,水灰比例控制在32%~45%最为适宜,砂量控制在1/3左右较好,在浇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和易性和浇筑待点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设计。在浇筑前应对路面基层加入适量的水,不可过多,不然就会损害混凝土坍落度,或者直接无法浇筑。因此,在加水时可适当添加减少剂搅拌均匀,保证基层表面不会有明水产生,从而稳固混凝土的性能。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施工时应把握好混凝土浇筑温度,尽量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或者夜间进行作业[3]。在对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及时清除其表面沁水,适当抹压表面,以将表面沁水孔堵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路面刻槽工作完成之后,应立即采用湿布或者塑料覆盖住表层,亦或采用一些防护剂将混凝土的水分控制住。 2.3 加强对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的控制 在回填以及压实过程中,对操作困难的部分应加强重视。强化操作步骤防止产生死角,使得回填不均匀导致裂缝产生。尤其针对于排水沟边、窨井口四周、管道上方应着重加强回填及压实的操作。在不能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压实的边角处,可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在含水量最适宜的情况下,薄层轻下,薄层轻夯,逐层突破,保证回填质量。在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结合的地方,在结合处切缝,人为控制裂缝产生的部位以及走向。 2.4 对胀缝、施工缝及传力杆合理施工 道路施工中,控制好一次浇筑的长度,一般在80米以内,如需连续操作,预留一部分后浇。在浇筑后浇带遇到原有结构物时,在原有结构物侧面放置泡沫板与首次浇注的混凝土进行隔离。按照规定,认真设置传动杆和拉杆,施工时,保证平行的方向,使其固定牢固且外伸长度保持准确。浇注时如传动杆和拉杆受力不均匀,及时进行纠正,以减少因混凝土收缩中应力不同产生裂缝。 2.5 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切缝施工 及时锯切缩缝是减少裂缝产生的必要措施,它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板块自然收缩位置,让其在指定的位置产生规则板块。切缝早切比较合适,操作时可试切,只要没有毛边现象出现就可以进行施工。缝隙深度必須要长于设计的深度,以使板块裂缝在切缝的位置上顺利开展。实践中,切缝最适宜深度为板厚的1/3。施工中,在模板没有拆除的情况下施工切缝,此时无法锯切至板块边缘,在拆模后立即补切到混凝土面层板块边缘,防止板块边角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杨和超.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240-241. [2]夏树林,周升斌.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1):88+90. [3]袁玉苏.道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及裂缝的防治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