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程管理中承包商危害管理及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
范文 | 佟 欣 郑臻华 摘要:工程管理是整个工程的命脉,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质量问题,不仅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企业要抓好工程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承包商的危害管理措施以及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一定要抓好,因其是直接导致工程质量危害的源头。 关键词:工程管理;承包商危害;管理措施;现场施工;管理 1 工程管理中承包商危害控制体制的管理措施 在工程管理中承包商危害控制体制的管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体制问题解决了,才能从基础上使危害孕育发生的几率变为最小,可采取以下措施。 1.1 创建危害控制秩序 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构造的公正性是危害控制的基础,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创建机动务实的制度。一样平常而言,承包危害的孕育发生除了不可抗力之外,重要原由即是承包企业制度不健全和秩序杂乱造成的。比如管理出现盲区,决策得不到实践,权力交织,事情推脱,责任不明,秩序杂乱。因此,有必要在公司的构造形式和管理制度上举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增进公司的活力;同时,创建明了和井然的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的实现。适用的构造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立相应的危害管理部分,但管理跨度和管理条例不宜太多,应与公司规模相顺应。另外,创建内部危害掩护基金,以降低承包商运营危害,增进总体收益。 1.2 在构造上创建以危害部分和危害司理为主体的监视机制 参照外企成熟的危害控制经验,在承包商实验营建历程中创建危害部分,并设立危害司理。其作用是对项目的潜伏危害举行阐发、控制和监视,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危害司理直接对承包商认真。另外危害司理的事情可以延展到公司运营的整个历程,既可以延伸到单个项目投标报价前期准备和控制和实验事情,也可以围绕整个公司把握修建市场脉搏举行阶段性管理。阶段性危害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前期谋划招标、中期实验、后期总结和处理三个阶段,举行的有用控制和凭据相应危害决策而实验的动态前瞻式管理。它重要使用危害的“鞭梢效应”对危害的“迁移性”举行反馈式动态计划控制。比喻加拿大大众工程部拟订的工程分步交付体系(PDS, the Project Delivery Syetem)实质即是构造和管理庞大工程的管理要领,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危害管理手段,以确保要害性的细节不被纰漏,包括使用阶段性的检查,以及对大量活动和细节的控制来控制和管理危害。 1.3 明确危害责任主体,增强目的管理 承包危害管理的要害点,在于建立危害责任主体及相干的责任、权利和使命。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使命,事情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明了,易于监视和管理。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目及相应的使命和责任,但岗位和责任简直定又是机动的,凭据工程项目的希望或需要相应的厘革。其次,使用管理环的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和5W1H (What, When, Where, Who, Why, How)要领实行目的管理。在P阶段,凭据前面确定的责任、权利和使命,列出范例化表格,同时与5W1H对应起来举行筹划事情,使责任人明确事情的内容、性子、要领、期限、应变战略、检查人和向谁认真等事项。 1.4 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承包商资本结构,是指欠债和职权及形成资产的比例关连,即相应的人、资金、质料、配置机器和施工技能要领的资本存在形式。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形式,使用财政杠杆和谋划杠杆,搪塞承包商获取最大利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资本结构也不是一成稳固的,它也应该随着工程现实情况的厘革而相应转变,这样才能使资本的产出最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承包商还应积极寻求回避危害的新措施,使用国际上有用的危害回避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公司运营资本。 2 工程现场质量管理 2.1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签订:严格按现行的招投标程序进行,广开思路引进优秀合作企业,确保招投标的严密性与公正性,杜绝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根治不良组织混入团队的情况。合同签订中各项条款内容需严密、实际、细化;特别是违约、索赔和争议条款,形成操作性强的合同文本,为以后争议的解决奠定基础。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纠正和补充不合实际的合同条款。 2.2 工程设计:一份完美的施工图纸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在现今的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各专业设计沟通不足、设计深度不够的现象,导致各专业施工过程中遇到相互妨碍无法施工的现象,甚至由于建筑、装修、配套、环境等方案的调整,导致变更图纸多于施工图纸的怪现象。加强设计阶段的方案论证工作,在专业图纸审查的基础上,加大项目设计方案综合审查力度,使各专业设计溶为一体,让各专业设计图纸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减少或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专业变更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事项严格按程序进行。建设现场在配备齐全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需设立一位各专业技术知识全面、施工经验丰富、能对建设项目方案综合审查管理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项目的整个技术方案全面负责。 2.3 建设、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有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计划的调整或投资概算失误,有的由于各阶段建设时间方案不合理或时间控制失误等,导致建设设计方案调整,打乱了整个建设施工方案,给现场管理制造了不必要的烦琐事项。加强前期的建设实施方案论证工作,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工程建设顺利按计划进行。 2.4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ISO9002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5 突出抓好质量通病控制 施工中有些质量问题,如渗漏、起壳、开裂等质量通病。对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掌握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才能制定防治措施,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项目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工序和操作规程,坚持质量标准,对隐蔽工程,对易发生质量事故的工程如基础沉降不均匀导致墙身开裂;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屋面、渗水、漏水;地面、楼面起砂、起壳、开裂;阳台、雨蓬开裂、倾覆和坍塌;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和不平整;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和密封不严等,应开展现场型QC小组攻关活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严格实施质量检查,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和防治,以彻底地消除质量通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