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质量监控与质量提升的关联思考
范文

    肖淑芬

    考试评价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而且对其他目标的达成也起到导向、诊断和调节的作用。当前,我国已在国家和省两级范围内开展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市、区两级因提升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还加强了对基层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学校如何保持育人初心,提高工作成效和教育质量,是摆在校长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方向”“变化”“行动”三个方面,对质量监控与质量提升进行了关联性思考。

    一、把握方向:以基层视角看质量监控

    如今,各级教育质量监控都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在评价内容及反馈中力求找到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校际差距,进行教育教学干预。

    1.内容“由表及里”

    2014年,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新时代教育的使命和人才培养的标准。从各级监测中可以看出,构建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综合发展评价体系,是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的有效措施。如今,“学业、品德、身心、艺术、创造力”这五个方面发展水平的监测在历次质量监测中逐步得到体现。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影响学生这五个方面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即学科非智力因素指数、兴趣特长指数、学习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课程领导力指数、教学方式指数、教育信息化指数、实践活动指数、家校互动指数等在监测中受到重视。

    2.反馈“追本溯源”

    从监控本身的功能看,“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控”是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初衷,质量监测后的评价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从2017年厦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可以看到监测工作有所改进。即每所学校都获得了市教科院提供的以学校为单位的“监测结果报告”,报告包含每一个监测学科的基本情况、各项发展水平监测的主要结果、详细结果和学科教与学的情况分析,还具体分析了学科主要相关因素以及师生关系指数、兴趣特长指数,特别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可见,实证研究一直是基层教育科研的弱項,而上级部门的质量监测反馈正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帮助。

    二、感悟变化:于质量监控中对教学质量再理解

    1.建立全新的质量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各级监测的整体设计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因为,质量监测促进学校建设好各个学科。但质量仅体现在“外延”的全面上是不够的,还应体现在“内涵”的深度上。有内涵的质量应是影响学生学业、品德、身心、艺术、创造力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并将其综合融通地改进提升,发挥其正面效应,促进其发展,而非单一聚焦于分数的提升。因此,有“内涵”的质量,应是具有前瞻性的质量,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服务。

    2.增强科学的效能感

    上海的绿色学业评价,引领着全国范围内的评价改革发展,它不断凸显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思想,指引着教育均衡和谐、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这种绿色评价关注“增量”,即为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价值增值;重视“长效”,倡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凸显“品质”,考察学生学习的愉悦状况、学习资源的丰富状况等。这股“绿色新风”几乎吹遍了神州大地,如厦门市思明区的“教学优质奖”评选将近视率、肥胖率、体质健康达标率纳入评价体系,这让学业质量和身体质量成为了学业效能评价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自觉行动:

    在持续推进中凸显重要的环节要素

    在这样一场紧迫、复杂、难度高、差异大的教育改革面前,基层学校不能等待观望,要有自觉行动,应该在持续推进中把握好重要的环节要素。

    1.重心下移,培育团队

    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毋庸质疑,但将重心下移,建设好备课组,让备课组成为质量提升的基础,则是落实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如二年级语文“写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专项监控中常见的内容。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笔者所在学校以迎接区级专项监控为节点事件,二年级备课组长召集全组成员分析历届监控要点,梳理重要问题,展开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策略。通过全组交流、实施后,再进一步完善策略,梳理提升成教学资源库,让全组成员共享。校级领导、教研组长也都参与了整个活动过程,并适时进行了点拨、指导与鼓励。这种从教学实际出发,以监控为节点,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全组参与研究、贡献智慧、互动共生的活动方式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2.互动生成,激活课堂

    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要什么质量?如何要质量?监控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笔者所在学校自2015年8月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开展了包含课堂教学改革在内的学校整体变革研究。学校以构建“互动生成式”的新型课堂、充分开发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日常化、建设富有“生命自觉”的教师队伍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与新常态下的全面、绿色、师生共同发展的质量追求相融合。

    在研究中,学校的数学课堂发生了改变:教师“舍得放”,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在多向互动中呈现多种学习方式,在交互反馈中推进教学的生成,使课堂 “活”起来。

    3.读懂学生,提升效能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研究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英语能力较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强化学生立场,做好学生研究工作。

    鉴于此,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面向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摸清学生背后的地域因素和面临的学科问题。基于实际情况,英语组在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功夫,在拓宽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资源方面进行重点探索,形成了“利用多媒体资源,课前有效渗透”“开设校本阅读课,丰富知识积累”“创设开放性情境,拓展知识运用”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日常跟踪,把握动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自觉研究各级监测的目标、内容、过程与结果,改革校内常规的期中、期末监控,把全学科及影响质量的相关因素都纳入学校质量监控的视野中,实时把握质量的发展动态。教师也应有意识地进行内控,把监控的指标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质量监控到质量提升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 张慧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