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师徒文化在汽车营销专业跟岗实训中的实践与探讨 |
范文 | 陈勇 周晶 任小鸿 摘 要:在传统的汽车营销专业校外跟岗实训中,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企业的实践结合度不够。本文基于师徒文化,在实训中融入师徒文化,采用了一对一师徒制,学生到岗的第一天进行隆重的拜师仪式,通过师带徒,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师傅言传+身教,学做融入一体。并将师徒作为一个团队进行阶段性考核等,最后进行总结分享。师徒文化的融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师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跟岗实训;师徒文化;拜师仪式;教学相长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7.205 汽车营销专业校外跟岗实训是指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在汽车服务型企业相关的业务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服务业不同岗位的职责、流程以及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汽车营销专业近四年以来在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跟岗实训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显著。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 跟岗实训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时,企业管理流于形式; (2)企业师傅无考核机制,用心程度不高; (3)“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传统观念作祟,使企业的培训师不愿意进行培训。 2 师徒文化下汽车营销专业的跟岗实训改革 在2018年底,汽车营销专业的跟岗实训中将学生带入汽车销售综合店,由企业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学生的师傅,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与师傅共同工作,师傅负责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工作流程指导。整个实训流程包括:师徒双选、拜师仪式、考核(过程考核+实训期末考核)、实训总结5个过程,具体情况如下: 2.1 师徒双选 教师在学生进入企业跟岗实训前,就每一位同学的跟岗实训岗位做了调研统计(图1)。在拜师仪式当天,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岗位,选择他们喜欢的师傅。师徒双向选择,既要保证学生(徒弟)有兴趣,又要保证师傅有热情。一师一徒,既要保证师傅有时间处理自己的工作业务,又要保证师傅有精力带好学生(徒弟)。 2.2 拜师仪式 我们的跟岗实训融入了师徒制,在学生到岗的第一天进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图2),引入了传统的师徒文化,师徒制在高职教学中是新生事物,无任何规章制度,无任何外在约束,轰轰烈烈的拜师仪式,让领导、同事及同学们见证,并在日后学习生活中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拜师仪式让学生了解师徒制中的一些规章制度,拜师后有助于增加师徒间的感情,增加学生(徒弟)的归属感和仪式感,同时增进师傅的责任心[2]。 2.3 考核(过程考核+实训期末考核) 师徒制结对期为一个月,实训成绩由过程考核(40%)+实训期末考核(60%)(图3)。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出勤情况、实训表现、实训总结报告质量,实训期末考核主要是根据《实习生培养考核表》进行考核,考核小组由企业部门经理和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共同担任。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岗位职责流程的掌握情况,从而给出考核意见。此次跟岗实训引入了师傅连带责任制,即学生(徒弟)考核分值的高低直接与带队师傅的月绩效工资相关联。这大大提升企业师傅指导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2.4 实训总结 经过一个月的跟岗实训,在实训最后一天举行了跟岗实训总结大会,会议由实训学生自行组织策划,参会的主要成员有企业各部门经理、学生的企业师傅代表、学院带队实训指导教师、全体实训学生。会议议程有:(1)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布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过程考核得分和实训期末考核得分;(2)各部门经理对实训学生和带队师傅的考核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学生实习情况提出相应成长建议;(3)学生发言,表示对企业师傅的感谢和自己的感受;(4)学院带队实训指导教师发言。 通过此次跟岗实训总结大会,让学生回顾和认识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和短板,找到自己与专业人员的差距,为后期的学院双选会做好准备。 3 实施师徒制取得的效果 3.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改善了学生普遍厌学现象。通过师傅带徒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把自己在校学到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學以致用”的良好感受。 3.2 实现“零距离”就业 采用师徒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掌握操作技能,实现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企业教学的融合进行,有助于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上掌握了技能,了解了职业特点,感受了工作氛围,体验到工作的内涵。从本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我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毕业生以“留得下、用得上、能力强、素质高”的优势被企业争先录用。 3.3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内教师参与了跟岗实训-师徒制的整个过程,既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教师的实操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了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逐步培养成个人素质高、企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3.4 教学相长,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对企业而言,通过一对一的师徒制教学模式,也让企业师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同时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4 结语 (1)我院汽车营销专业的跟岗实训以师徒文化+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2)本文采用师徒文化与跟岗实训相结合,实训教学时通过师傅对工作中实践案例的讲授和分享,学生学习师傅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了我院汽车营销专业学生的“零距离”就业发展趋势。 (3)本文的教学模型具有可复制性,可用于其他相类似的专业实训。 参考文献: [1]彭桂枝.“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7,20(03):53-56. [2]孟霞.基于师徒制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06):204-205. [3]陈颖嫣.基于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在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241+243. [4]刘星华,席敏,丁礼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248-249. [5]朱小燕.汽车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110. [6]陈青.汽车营销专业轮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3):72-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