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范文

    黄军昌 陈 婕

    摘 要: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化发展,办公建筑不断向大型化、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办公建筑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本文从人的使用特点出发,将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分解,阐述了其特点及功能,并分别提出了人性化的办公建筑空间设计对策。

    关键词: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

    1 引言

    无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建筑空间设计,都应抛弃不合时宜,不合人性的抽象教条,转而从具体的人的生活,心理行为特征出发,创造出符合人性的建筑空间。

    2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构成分析

    导入空间。作为进入办公建筑的起点,它除了担负着组织交通的枢纽作用外,作为空间的起始阶段,其空间形态除按本身功能要求外,还应作为整个办公空间序列的有机部分来考虑。导入空间的视点景观分析,有助于获得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意义,更完善的表达内部空间艺术形象。

    通行空间。走廊又叫通道、过道,虽然不是直接工作场所,但它是办公空间各个功能区域的联系纽带,人行过往的热点。走廊是水平通行空间,而楼梯则属于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的功能和多种处理方式,使其在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中有着特殊的造型和装饰作用。并有不同的风格和形态,为人们带来流动变幻的景观。

    业务空间。是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核心部分,它是个人能力发挥、个人与团体协调关系和安装信息处理设备的物质空间,它的设计侧重于生产性、效率性和舒适性,须符合办公活动的规律和办公工作要求。根据办公性质、要求的不同,不同业务空间可有多种形式。业务空间组织大小一般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大与小中间寻找妥协点,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不能说是合适的,只有大,小有机地配合,才是最适宜的。

    决策空间。决策空间是对整个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分析,预测,规划,和决策的最高管理层办公室和会议室。会议室是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每个办公建筑内都会有略大一些的会议室,但是在人们看来会议室只有在传达某种政策时才会被使用,平时都是门关得严严的,很少有人问津。

    休憩空间。办公建筑内部应设置休息室、咖啡厅或一些休息角落,这类空间最好有丰富的绿化、充足的阳光,空间造型新颖、活泼,照明多用自然光或柔和的人工光源,使员工在紧张之余得到彻底的休息、放松,以便有充沛的精力继续工作;或藉由彼此的交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触发工作灵感,这对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员工不无裨益。

    3 高层办公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3.1 导入空间人性化设计

    门厅是人们由室外进入室内的第一个空间,是与室外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因此设计时应在空间尺度、光照环境、装饰选材等方面注意到建筑内外空间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努力营造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连续,使人从心理上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接受环境的转变,不致在进入门厅的一霎那对整栋办公楼产生抵触感。

    由于门厅的标志性地位以及人流量大的特点,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几层通高的形式。这种运用第三维度空间的设计手法,以及由此而引入的诸如夹层、跑马廊、自动扶梯、螺旋楼梯、吊灯等空间元素,大大增加了门厅的开阔感与丰富性,一方面在空间尺度上形成了由室外到室内良好的过渡,给使用者带来了舒适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有效的提升了办公楼及企业的品质与形象。

    3.2 导向空间人性化设计

    办公人流是最为主要的人流,应给予其醒目短捷的空间位置、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使其不被其他流线干扰;问询登记人流和前台的位置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办公楼为了管理方便将前台设在办公人流通道上,这样便造成了两种流线的干扰,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更为明显,因此,合理的前台布置应既靠近主要通道,又与其保持适当距离,并在前方留有适当空间,供人站立停留;对于通往首层其他功能用房的人流来说,应使其自成一体,流线应简洁易达,必要时通过标识系统引导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而对于后勤人流,最好由首层的次要入口进入,但要注意与门厅有方便的联系,这样一方面避免了与客户流线的干扰,提升了空间的档次,一方面使后勤流线拥有了方便、快捷的对外出入口,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空间导向的设计,给动态人流以有效的引导。能够产生空间导向的建筑元素有天花板、地面等水平界面,墙体、踏步、栏杆、柱子等垂直界面,以及诸如标识、隔断、家具、绿化、照明、等装饰元素。通过界面色彩材质的变化、元素的序列化排列等,均能对空间起到引导、暗示的作用。

    3.3 业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业务空间是办公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是办公建筑的使用者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空间中的光线、色彩、温度、通风、声音和肌理等多方面的要求。当然在提倡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的时候,仅仅从空间的物理指标出发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更要提高空间对办公行为的支持能力。设计业务空间时可以以团队这一基本单位来展开设计,抓住这个本质,从基本特征出发去展开业务空间就能够有效提高业务空间的适应能力。以合作型团队办公形式存在的知识型工作已经成为公司经营成功的战略性要素,并且在将来,将构成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基本设计单元的具体组合创造的空间,可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作用,从而可以支持不同形式的团队工作,进而达到提高业务空间适应性的目的,完成对业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任务。

    3.4 决策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办公人员需要各种形式的讨论,可能是十几位也可能只有三两个人,那么反映在空间上就需要能够容纳他们的地点,可以是一个大一点会议室,也可能是专门为小团队设计的讨论空间。因而各式各样的会议空间出现在办公建筑内部,它们的醒目位置与独特的空间形态是办公建筑内部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现代办公建筑中,除设有用以传达信息和研讨决策的传统会议室外,还可能有电视会议室、电话会议室和可以进行交流的多媒体会议室。最高层办公空间多为封闭小间,设计标准比一般业务空间要高,一般布置成套间,外间可做秘书室,用来接待来访者和办理管理者交办的工作,里间则为管理者房间,配有电脑和自动通信设备,有些还附有小型会议室。内部设计正朝“生活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富于个人情趣,且具有时代感。

    3.5 休憩空间人性化设计

    人的行为心理复杂性决定了办公空间不能仅仅是单一的办公活动,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对这种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空间上建立应系统安排大小不一、围合感不同的空间,使之动静兼备、大小空间并存且应塑造更多主题内容不同的空间。可以根据休憩空间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将它们分为三种层次的空间:第一个层次,业务空间内设置零散的休憩空间,包括小过道、角落、窗前等;第二个层次,结合通行空间中的水平与垂直体系或结合建筑的入口或中庭,利用边界效应的原理设置;第三个层次,集中设置休憩空间,也可以结合建筑内的餐厅设置。

    结语

    对于目前我国多数的办公建筑而言,内部空间仍有很多的地方尚不尽人意。这说明了在很多的办公空间的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设计,因而有时看似美观、整洁、舒适的办公空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完成并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它最终要为人服务,如果没有人的接受,就像一个无人观看演出的舞台,毫无意义。因此,设计师必须真正的了解人、理解人,才能做到“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龚强,蒋涤非.高层办公建筑创作中的人性尺度表现[J].中外建筑,2009.1.

    [3]周栋良,池小燕.研发办公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设计初探[J].工业建筑,2009.3.

    作者简介:黄军昌(1968-),男,本科,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