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30例疗效观察 |
范文 | 邓晶晶 【摘要】产后缺乳是现代女性在分娩后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原因与素体虚弱,气血郁滞或痰湿体质有关。主要表现为产后乳汁甚少质稀或乳汁全无,我采用按摩治疗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拿法,按揉法。 【关键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5-0292-02 取穴:肝俞,脾俞,胃俞,膻中,乳中,乳根,中脘,足三里,肩井等穴。 1 概要: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3天至半个月,甚至伴随整个哺乳期的乳汁稀少或全无的症状。若因分娩时阴血骤失,元气大伤;或哺乳期月经复潮,造成的乳汁暂时短少,或乳汁分泌不足不属于本病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与产妇的精神,情志,休息,劳作及营养状况有关,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忧虑,悲伤,惊恐,烦恼等都有可能造成乳汁分泌量的减少。且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实者则因肝气郁结或痰浊阻滞,乳汁不行所致。 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脾胃素虚,气血生化无源,复因失血耗气,以致气血亏虚,乳汁生化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 肝气郁结 素性抑郁;或产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乳络不通,乳汁运行不畅,以致乳汁甚少或无乳。 痰浊阻滞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产后食欲失宜,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阻滞乳络不通;或肥人气虚,无力行乳,复因痰浊阻于乳络而至缺乳。 此外,若精神紧张,劳逸失常,哺乳方式不当等均可影响乳汁分泌。 诊断标准: 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乳房不胀或胀痛。 检查乳房和乳汁的分泌情况,乳房柔软,不涨不痛,挤压时乳汁点滴而出,质清晰者属于虚症;乳房胀满,按压时疼痛,乳汁难出质稠者属于实证。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乳痈相鉴别,乳痈多发生于乳汁郁滞不通时表现的缺乳。但乳痈初期有恶寒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继而化脓成痈,缺乳则无上述病史,及局部皮肤变化。 需仔细询问有无产时出血過多,或哺乳期伤于情志,或食欲不节史。 2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2.1 一般资料: 我们采用按摩手法,治疗了30例产后缺乳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本组病例 30 例,其中家庭治疗 18 例,病房治疗 12 例。年龄,最小? 22 岁,最大 38 岁。 2.2 治疗方法 主要穴位:肝俞,脾俞,胃俞,膻中,乳中,乳根,中脘,足三里等穴。 主要手法:推法,揉法,藦法,拿法,按揉法等。 (1)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床一侧,双手掌自上而下推膀胱经一,二侧线3~5遍;双手叠掌揉背腰部5~8遍;点揉肝俞,脾俞,胃俞每穴各1~2分钟 (2)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床一侧,单手四指并拢从天突穴至膻中穴直推1~2分钟;十指张开梳推两侧乳房,由四周向乳头方向5~8分钟;点揉膻中,乳中,乳根穴各1分钟,拇、食指按压乳头1~2分钟;掌心摩腹3~5分钟,(以上腹部为主)点揉上,中,下三腕,足三里,少泽,太冲穴各一分钟。 (3)患者坐位,术者站其身后,拿揉上斜方肌数遍,点按肩井穴1分钟 辩证加减 气血虚弱型:加双手十指自下而上由长强穴至大椎穴捏脊6~8遍。 肝气郁滞型:加双手搓摩协肋数遍,点揉章门,期门穴各1分钟。 痰浊阻滞型:加按揉天突,丰隆,阴陵泉,公孙穴各1分钟。 每天一次,7 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自觉效果良好,乳汁分泌量基本正常,每次哺乳完,婴儿都能安睡2~3个小时以上。一个月后随访患者表示已无需添加人工喂养,显效,部分需每天添加1~2次奶粉喂养,但已无需纯人工喂养。 3.2 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效果良好的有20人,占病患总数的66%。显效患者7人,占患者总数23%。疗效不佳,3人,占患者总人数10%。总体有效率90%。其中,乳腺发育不良或遗传等因素效果欠佳。 3.3 典型病例 (1),杨某某,女24岁,头胎,2017年6月3日初诊,病人主诉:产后10天,前两天突然出现心情烦闷,食欲不振,乳汁分泌量减少,浓稠,乳汁不下或突然憋滞,乳房胀硬疼痛,胸胁胀满,失眠。触诊检查,乳房两侧及腋下有大小不等的硬块,按之疼痛,局部皮肤微发热,舌质正常,苔薄黄。我采用的按摩手法治疗。治疗时对患者进行一定量的心理疏导,并嘱咐患者治疗后调畅情志,保持良好心态,饮食要荤素搭配,多喝有营养的清汤类,不易油腻,保持充足睡眠,定时让婴儿多吸允乳头。每天治疗1次,一疗程后患者症状已有明显改善,治疗10次后泌乳量已足够喂饱婴儿,每次喂奶后都能安睡2~3小时。一个月后随访,患者的乳汁产量已超过婴儿的需求,每次都要用吸奶器吸出,以免影响下次泌乳,效果显著。 (2),刘某某,女35岁,二胎,2018年4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产后23天,乳汁稀少甚全无,乳房无胀痛感,胸闷痰多,腹胀便溏。检查,患者型体肥胖,乳房硕大下垂,按之柔软无胀痛,挤压时乳汁点滴而出,质稠,舌质淡胖,苔白膩。患者自术为求下奶曾喝过大量滋补下奶汤汁,均无效果,也曾采取过针灸的治疗方法疗效甚微。后经辗转来到我室,我采用了按摩手法治疗,并嘱咐患者多食清淡有营养的汤汁,禁食辛辣油腻之物,在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适度做简单的运动。6次后,患者乳汁分泌量已有明显增多,治疗了12次后,产奶量已基本满足婴儿需求,晚上已无需人工喂奶,只是白天有1次还需奶粉喂养,后又巩固治疗了3次。一个月后随访,患者乳汁已完全满足婴儿需求,再无需混合喂养,效果明显,无反复。 4 体会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少或无乳,不能满足哺乳需求的症状。我们采用按摩手法以,益气养血,佐以通乳;疏肝解郁,通络下乳;健脾化痰,佐以通乳的原则,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一般年纪较轻,乳房发育良好,情绪不稳定而引起的肝郁气滞型的效果最佳,10次左右泌乳和排乳已完全恢复正常;产后肥甘厚腻食物摄入过多,体型偏胖的人治疗15次左右产奶量已基本满足哺乳需求;平时素体虚弱,身体瘦小,乳房发育不良或有遗传史的患者效果不佳。按摩治疗本病以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而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妇科按摩学》中国盲文出版社,作者:周运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