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
范文 | 周瑞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日益扩大的路桥建设规模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结构复杂、施工困难、专业性强等特点。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此,必须重视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概况 中圖分类号:U445 文献标志码:A 作为路桥施工最常见的材料,混凝土应用较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是桥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其特点为结构厚度大、混凝土量多等,在施工环节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影响,极易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现象,进而产生裂缝。如无法控制施工质量,将对工程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必须做好施工准备、混凝土施工、测温等整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不断促进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起止桩号为K3+300~K5+000总长度为1700m,其中1297m为桥梁长度,403m为引线路基,且另外设置了2151.3m临时便线工程。本桥梁桥面宽度为38.5m,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其主桥类型。桥梁承台总数为64个,都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混凝土防裂控制工作,避免贯穿性温差裂缝产生,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干缩裂缝,提高承台混凝土整体性。 2 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结构复杂、施工困难、专业性强等特点。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为此,必须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1 施工准备 通过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合理规划施工便道、作业平台。施工前,需平整桩位周围地面,及时将其杂物清理干净,保证道路畅通,同时合理布设排水系统,具有良好排水效果。按照岩石完整情况,做好开挖面防护措施。同时,根据混凝土技术参数及指标要求,见表1,合理选择各类材料。按照施工图纸,由测量工作人员进行桩基中心坐标、基础承台开挖坐标计算,且做好现场放样,随后进行承台基础开挖方位地确定。 2.2 封底混凝土施工 当基坑开挖到基底之后,需及时进行基坑封底混凝土作业。根据各墩实际情况,封底厚度分别为0.5m、0.6m,均选用C20混凝土作为封底材料。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封底结合支护混凝土之间的施工工作,保证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产生涌水、涌泥问题。 通过拌和站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集中拌和,由混凝土运输车直接运送到施工场地,混凝土泵车可进入基坑。除此之外,还应对混凝土顶面标高、平整度加以严控,浇筑混凝土前,通过水准仪等工具将相应量的标高点合理设置到基坑内,按照5m×5m用线绳进行网格线设置,同时,利用线绳进行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控制,且及时做好收光抹面工作,直至完成整个基坑封底工作。 2.3 凿除桩头 完成封底混凝土施工后,其强度较高,此时需及时凿除桩头,尽可能减短该施工时间。此阶段应做好标高控制工作,要求向承台内伸入桩头10cm左右,先通过红漆将标记准确标注到桩头,在剩余10cm凿除时,需选用人工方式,防止机械设备损坏桩头,对桩基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结束上述作业后,必须及时检测桩基偏位情况,待检测质量无误后,即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4 承台钢筋及冷却管施工 (1)承台钢筋及安装冷却管 通过运输车将完成加工的半成品运送到施工场地,且将方木临时垫于下方,安装钢筋时,应严格按照“主筋—箍筋”顺序施工。安装前,必须先进行承台轮廓线的确定,随后选取钢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放样。完成测量作业后,可按照设计要求,通过墨线在封底混凝土上标注承台底部主筋位置。随后进行承台底部主筋放置,要求严格控制相同截面内钢筋接头的数量,必须控制总数量的一半以内。 钢管架可利用钢管进行搭设,要求将一定量水平钢管合理布设到钢管架,按照承台钢筋布设情况进行标高控制,同时保护好承台底部钢筋。完成上述作业后,即可安装承台其他位置水平主筋,根据设计要求,在水平钢管上准确放置水平主筋。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冷却管安装,选取Φ8钢筋每隔1m在承台钢筋上安装一道加固筋固定,保证加固稳固。根据图纸尺寸进行承台竖向钢筋、箍筋安装,安装与承台主筋绑扎可同时进行,以此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要求将2个~4个过人孔预留到承台顶面。 在安装箍筋时,安装与拆除钢管可同时施工,完成安装工作后,也应及时拆除水平钢管,保证承台钢筋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完成承台钢筋安装作业后,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墩柱钢筋预埋施工,也可选取钢管做好临时支撑,以此提高墩柱预埋筋稳定性。 (2)冷却管尺寸及布设确定 根据施工要求,可选用输水钢管作为冷却水管,其内径为80mm,壁厚3mm,通过丝扣接头进行止水带连接缠绕,并在混凝土各个层面内水平布设,要求以1m作为层间距。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冷却水管被损坏。 2.5 安装承台模板 第一,安装垂直面承台模板。完成承台钢筋安装后,即可安装承台垂直面模板。一般选取大块组装钢模板用于垂直面模板安装,事先应打磨好模板,保证模板表面不存在浮锈,并擦拭干净。随后均匀涂抹脱模剂。安装时,应在基坑内准确安放模板,并安装。待轴线、高程检查无误后,即可按照内拉外撑的原则进行加固施工,一般选取Φ12钢筋拉筋,以0.8m作为同层相邻拉筋间距。选取钢管、方木等作为外撑施工,要求将两道外支撑设置到相邻拉筋中间相同间距位置,模板安装后,应保证其稳固、顺直,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因受力出现变形、位移现象。 第二,安装两个斜面模板。为便于浇筑混凝土,应选取木模板作为两个斜面模板,当浇筑高度达到3.3m时,即可安装模板。 (1)完成承台钢筋安装后,根据1m×1m间距在承台斜面面层钢筋上进行模板支撑筋焊接施工,随后将Φ16钢筋焊接到支撑筋顶部位置,以此充分支撑斜面模板。 (2)事先根据0.8m×0.8m间距在承台斜面面层钢筋上将拉筋焊接好,以此有效加固模板。 (3)在模板上通过手枪钻进行钻孔,保证拉筋能由模板孔内顺利穿入。 (4)浇筑高度达到3.3m时,即可安装斜面模板,加固时可选用加固卡扣,利用支撑筋与拉筋的相互作用稳固模板,一般可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模板安装加固施工。 2.6 混凝土施工 通常在拌和站集中进行混凝土拌和施工,由于混凝土方量较大,浇筑时间久,必须做好施工控制工作。要求先详细检查模板、钢筋的部件,及时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需分层浇筑混凝土,各层浇筑厚度为0.4m,顶端一层浇筑厚度为0.5m。按照4m间距在承台上部钢筋网上进行浇筑孔设置,数量为18个,5.7方位各个浇筑孔用混凝土浇筑量。浇筑时,为避免出现胀模、爆模等问题,必须时时观测模板情况,如出现变形等现象,需及时暂停浇筑施工,并选取加固措施,保证承台施工安全。 选用插入式振动器施工,需向下层混凝土插入5cm~10cm距离,且在振动器作用半径1.5倍以内控制移动间距,振动器应与侧模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完成各层振动作业后,需将振动棒慢慢地提出,防止模板等部件被碰损。振动结束后,应保证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冒出,具有良好密实度。混凝土初凝后及终凝前应做好收光抹面施工,并根据施工天气情况,確定养生周期,一般可控制在14d以上,要求以洒水覆盖养生为主。 2.7 温控监测 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大结构尺寸,水泥水化热将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温度,如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极易产生过大内外温差,进而产生混凝土体积变化差异,制约混凝土各部位,导致其无法自由伸缩。因温度变形作用,将产生极大拉应力,引发裂缝问题。为此,必须做好温控监测工作。主要对浇筑体表面温差、降温速率等进行监测。浇筑混凝土后,每天监测次数需控制在4次以上。测量入模温度时,则各个台班需控制在两次以上。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点。要求在0.3℃以内控制测温误差。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关系着桥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加强对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技术的提升,可有效延长桥梁工程使用寿命。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加强重视,不断优化施工技术,认真遵循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马晓佳,李林挺.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1):22-23. [2]杨光.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0(22) :210-211. [3]伍文杰.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0(3):95-97. [4]穆江山.公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要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59-60. [5]钟沂平.浅析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导报,2015(24):112-114. [6] 马少雄,刘超群,符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研究[J]. 铁道建筑,2011(4):88-90. [7] 万惠文,谢春磊,徐文冰,王威,熊远柱.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承台的温度控制与监测分析[J].混凝土,2010(9):69-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