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宋体字的发展源流及特征
范文

    郭柳 吴卫

    

    

    摘要:

    宋体字是一种横细竖粗的印刷体,多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宋体字起源于宋代,成形于明代,在日本被称为明朝体,清代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宋体字风格,到了近代宋体字出现很多新的变体;宋体字近距离观看最适合人的阅读,具有很强的易读性,其横平竖直笔画末端带有装饰给人很好的审美感受,而且承载了中国汉字干年的历史,充满了文化性;宋体字是中国汉字书法与印刷的结晶。

    关键词:

    宋体字 衬线字 易读性 审美性 文化性

    一、何谓宋体字

    宋体,或称明朝体(Mincho),起源于宋代,成形于明朝,是基于楷书的基础上,适用于印刷技术的一种字体形式。其字形方正、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等笔画末尾部分有装饰,属于衬线字体(Serif)。因便于雕刻,其书面印刷效果工整清晰,阅读起来最为舒适,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是16世纪以来汉字的主要印刷字体。

    由于宋体字首先是由雕刻工人对楷书笔画进行刻画形成刻刀痕迹,而后由印墨涂之,最后与中国纸张拓印而成。因此,宋体字笔画末端的棱角部分带有一种圆润浑厚的效果,也类似楷书中横画末端落笔处的顿挑,形成了宋体雕版印刻味与书法味的完美融合,欣赏起来十分美观、耐人寻味。

    二、宋体字的发展源流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宋体字的始创者是宋代奸相秦桧。其缘由是在一次公文来往中,秦桧发现这些字体形式各异,较不规范,于是他潜心钻研,特别是对宋微宗赵佶的字体进行深入研究,在仿照宋徽宗赵佶字形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造了一种端正工整、简单易学、独具特色的字体。随后他使用这种新字体书写奏折,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并下令让他将其模板推广至全国,以此作为范本进行公文的书写。宋徽宗的这一举措使宋体字很快得到了推广,并被后世继承下来。也因为这个原因,还有人认为宋体其实就是“瘦金体”的印刷体。

    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在五代时期武将得宠骄行所形成的君弱臣强的教训,改变统治策略,确定了“以文化成天下”的国策来巩固政权,以“兴文教,抑武事”的“右文政策”来具体贯彻实施统治者意图。在这种大兴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化空前繁荣起来,印刷出版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刻书中心快速发展,活字印刷应运而生。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印刷术后,早期具有浓厚的正楷书法味道的雕版印刷字体已无法满足印刷的需要。为适应印刷出版业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用于印版雕刻的方向发展。在宋代的刻版印书中,出现了非欧非颜、笔画工整,便于书写和刻写的印刷专用字体,宋体字的萌芽由此开始。到了元代初期,刻写的风格基本延续了宋代书体,而后因为赵孟頫的书法广泛流行,官刻及民刻相继开始效仿赵体。其宋体字在刻书中比例缩小,发展较为缓慢。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由于经济原因,民间又开始盛行一种横细竖粗,字形略为扁、占据版面较小的字体,主要用于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和祠堂里的神主牌等地方,被称之为“洪武体”。至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宋体字体基本已经成熟,如明嘉靖十四年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诗外传》的正文字体,其宋体字体特征更加鲜明。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刻书工人对洪武体这一字形进行了改良,创造了“肤廓体”。这一名称清代的蒲松龄(1640~1715)在《聊斋笔记》曾有记载到:“隆、万时(指隆庆、万历朝)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于此。”可见,肤廓体就是宋体。到了明万历二十三年,北京地区的国子监使用宋体字印刻《南齐书》。随后,南京地区的国子监也使用宋体字印刻了《三国志》,此种官方的铜活字印刷术,使宋体字再次得到了推广。总之,这一阶段的宋体字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减弱了毛笔书写所带来的流畅性与圆滑感,字形方正,横细竖粗、横平竖直,起笔落笔之处有明显的棱角,其字形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另外,在其称谓上,由于明代刻字,多委托于普通工匠。因此,这些工匠所创造的这种字体,又俗称匠体、明体或老宋体,而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因宋体字字形是在明朝成形,故称之为“明朝体”。

    清代初期,由于满汉之间的民族冲突,历代清朝统治者采取的禁书政策、文字狱等一系列镇压反清思想的措施,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受到迫害。因此,大部分的读书人都躲在家中钻研学问,使得校勘、考据等学问渐渐兴起,刻书行业大为兴旺。而清代的印刷技术并没有突破性进步,但各种印刷技术的运用越加娴熟普遍,除了雕版印刷术,不同材质的活字印刷术也快速兴起。并且,由于横平竖直的宋体字笔画方便进行刻制活字,各种活字印刷术几乎都使用的是宋体。而使用宋体字活字印刷技术印书规模较大的例子当属清代皇家书局武英殿使用铜活字技术印刷的《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木活字技术印刷的《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其印制字体不管是在结构、形态,还是笔画的规范性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准。清代设立皇家书局武英殿的这一举动对宋体字在清代的推广有着重大意义。乾隆朝之后,经济开始逐渐衰落,刻书质量也受到一些影响,宋体字的字形结构变得有些呆板,并且字体版式之间的间距也变得紧凑,阅读起来十分费力。到了清代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印刷技术开始传入我国,刻字高手在此印刷技术基础上,吸收宋代以来雕版刻字的各种风格特点,重新创新了宋体字,使其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流字体。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对汉字做了科学、规范的整理,特别是在标题和正文的地方,对字体的大小和笔画进行了重新规范设计。之后,伴随着计算机在全国的广泛使用,一套字体的制作时间大大减少,成本也降低了许多。不同的印刷字体形式开始聚增,宋体字也相继繁衍出长宋、扁宋、雅宋、标宋以及宋黑等字体样式。但由于我国字体设计起步较晚,其水平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而西方精美的字体设计,已受到众多设计者的青睐并逐渐递增。

    三、宋体字的特征

    宋体字的发展由宋代到现代经历了千余年,纵观其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字体特征和定型不是一下而成的。从整体上来看,宋体字字形工整、结构严谨,笔画秀丽且美观大方。出版书籍多用宋体字来排版布局,如封面标题或内页正文,再加上宋体字的字形属于方块形,方便活字排版印刷,而宋体字笔画经过不断标准规范后,横细竖粗的比例关系,使笔画中带有一种特殊韵味,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些原因使得宋体字历经千余年依然得以广泛应用,而一种汉字形式既能使用这么长久必然有它的独特魅力,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宋体字的特征。

    1.宋体字的易读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对书籍的整体需求日益增长。刻书匠人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利用汉字横向笔画多过于竖向笔画的特点,把横向笔画缩细,竖向笔画加粗并略微减短,创造出了宋体字,在其雕刻印刷和视觉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横轻竖重的宋体字正好适应人眼的视错觉。另一方面,宋体字在页面排版布局上,黑、白、灰三者关系适宜,粗细对比节奏明快。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字体,长期近距离长篇阅读,宋体字更能让人静心并感到舒适,避免了视觉上的疲劳。其次,从古至今宋体字的长期使用,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习惯。人们已经认可了宋体字的大面积使用,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更易于人们所接受。如:网页、各软件的界面、书籍等,凡是需大面积使用字体的地方都能看到宋体字的身影。可见,宋体字如此广泛的应用,与宋体字的易读性是分不开的。

    如图1该书籍使用字形秀丽、刚劲有力的宋体字为正文排版,穿插图片结合,整体文字与图片在色调上浓淡适宜,布局上错落有致。既缓解了人们在阅读时视觉上的疲劳,又能给人带来一种舒适的享受。

    2.宋体字的审美性

    宋体字本身具有横细竖粗、横轻竖重的特点,有点类似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架子稳靠,结构紧凑,笔画末端带有装饰,刻版味十足,体现了刀刻印刷的感觉。而随着印刷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宋体字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结构更加的规范化。这种特质能使信息更加清晰准确地传递出来,增强产品的视觉审美性,促进产品的销售。在现代生活中,社会的发展造就了宋体字高频率的应用。如:在一些书籍封面设计中,就能看到宋体字的身影。见图2这本吕敬人的《外交十记》中,以简单有力的宋体字为标题主体,对同样是宋体字的副标题在字体大小、颜色以及背景等方面做了不同的处理。明确了书籍名称,又通过宋体字的方正端庄的特点,体现了该书籍内容的严谨性。此外,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文字是传播的主要媒介,而宋体字本身带来的审美感受既能突出产品的信息,又能刺激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基于宋体字的审美性,被广泛使用在标题或正文排版印刷设计中。根据字体使用地方的不同,在字体大小、间距、版式处理上也有所不同,其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如图3此书在封面上仅用简洁秀丽的宋体字形式来突出主题,背景大面积留白。正文部分同样使用宋体字来排版布局,只是在字号和版式上有别于封面的设计,整体上给人一种清秀雅致之感。

    3.宋体字的文化性

    从宋体字发展来看,早期的雕版印刷字体,通常先由书法家书写楷书,之后由刻书匠人直接临刻,最后印刷而成,其字体具有着浓厚的书法气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体字规范了中国汉字,形成一种专用于印刷的规范字体体系,见证了朝代更替,既不断注入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时代审美趣味和人文精神内涵,且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中国书法中笔画的结构特征,除此之外,对点、撇、捺等转折部分也进行了艺术概括与规范化处理。简单来说,宋体字是由楷书演变发展而来,承袭了中国书法文化的趣味,不仅笔画上保留了中国书法的特征,且非常恰当地把中国书法楷书的文化特征以刀刻、印刷的方式表现出来,较之以前的楷书字体更加方正有力。由此可见,宋体字作为中国最早的印刷字体,它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汉字发展史,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正如李喻军先生曾在《宋体字的文化魅力》一文中所说:“宋体字不是美术字,它是正本汉字。”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且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其形态特征以及内在的文化特征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因此,明确宋体字的内在本质,才能在保持宋体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于设计,让更多的设计工作者用它来传承、体现中国文化。见图4这是中国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加工生产技术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此书籍内页使用方正平稳,对称均衡的宋体字,在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同时用以表现中国文化端庄优雅、舒展大气之感。

    四、结语

    宋体字源于宋庆历年间的活字印刷,成形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书籍刊印,经过千余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最主要的汉字印刷字体之一。宋体字规范了中国汉字的印刷字体样式,其横细竖粗是基于汉字横画多于纵画的汉字结构特点,加之其笔画末端的装饰,类似中国传统木作建筑的样式,给人稳定和飘逸之感。宋体字的横平竖直是基于印刷技术的考虑,便于刻工上的工艺制作,其方正的字形也是出于网格状排版印刷上的需要。所以,宋体字不是一种自然产物,它的诞生和成熟离不开传统书法、印刷技术以及文化的发展。此外,宋体字的易读性与审美性特征,使之广泛应用于杂志、报刊等标题或正文排版印刷设计中。其文化性既保留了楷书的本质特征,传承了中国的书法文化,又反映了人们的时代审美趣味和人文精神内涵。宋体字是中国汉字书法与印刷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如今,宋体字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是现代汉字中必不可少的字体之一。为了满足不同设计者的需要,宋体字的设计向多样化发展,相继衍生出了多种字体形式。作为中国文字的代表,宋体字更是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以此引领中国汉字文化的潮流。

    项目名称:2014年1月-2016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研究生精品课程《设计艺术原理》,项目编号:KC13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