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同课异构中的“美丽”风景 |
范文 | 吴明富 摘 要:同课异构作为当今流行的一种基本模式,让不同的教师发挥各自的特点,呈现不同的课堂精彩之处,可以说,给了不同的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同课异构活动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哪里?精彩的呈现突出在何处?怎样呈现出最美丽的风景呢?本文从两节同课异构课出发,试图探究此中内涵。 关键词:同课异构;风景 【课后访谈与思考】 笔者:课上有一个学生在三角形中数出了5条线段,你听后第一感觉是什么? 执教者A:我很惊讶,也很想知道错误原因,帮他一起解决,于是马上决定让他上前指给全班同学看。 笔者:当你看到他指出的第四条“线段”时,你分析出他错误的原因了吗? 执教者A:我也不知道图上那么明显,他怎么会把那两条线段看成一条的。 笔者:你想过如何进一步引导该生思考吗? 执教者A:这样我可能来不及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了。 笔者:那么你觉得发生类似的情况以后准备如何做出应对呢? 执教者A:我感觉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 从以上的访谈中可以看出,该教师非常重视课上发生的惊异,有随时接受挑战的心理准备,但为了确保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又因一时间未能解读学生思维,只能浅尝辄止,转入下一环节。其实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所谓的第四条“线段”的端点,再看看现在所指的线是否是两点之间直直的一段,这样不仅解除了学生心头的疑虑,还可以深化对线段的认识。但是学生怎么会把三角形中两条边合成后也看作是一条线段呢?为了求证心中的猜测,课后我找了那位学生交谈,验证了我的猜想。妈妈曾教过他数复杂图形中的线段条数,他认为两条线段合起来得到的应该也是一条线段。原来他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貌似的图形做出了判断。如果教师当时能解读出学生的内隐知识,及时对下面的教学稍作调整,相信那位学生会豁然开朗,带着收获回到自己的座位。 【场景二】 在另一节课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生:线段。 师:你知道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直直的。 师:哦,你知道了线段是直直的,还有吗? 生2:线段的这头和那头断掉了。(指着线段说) 师:请坐。(师朝生2看了看,没有做出评价) 师:线段还有其他特点吗? 生3:有两个端点。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记住了线段的两个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 【课后访谈与思考】 笔者:在课尾学生小结时说到线段的两头断掉了,对于这个回答你是怎么理解的? 执教者B:我……也不清楚。 笔者:你觉得这样的回答有创意吗? 执教者B:当时感觉很意外。 笔者:课后你想过如何对这样的意外进行引导和思考吗? 执教者B: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显然,该教师并未注意到学生的回答中蕴藏着的教育契机。与执教者A相比,该教师缺乏处理课堂惊异的思想准备,不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如能对生2的回答稍作引导:“是什么让线段的两头都断掉了呢?”学生定会说出端点,教师再故作惊讶:“你真了不起,还发现了线段端点的作用——端点把线段的两头都给切断了。”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让学生在“断”字中触摸到了抽象的“有限的思想”,丰富并完善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这样的课堂意外和小插曲可以说是经常存在的,教师若能抓住机会,借势引导学生思考,无疑可以成为本堂课一道美丽的“风景”,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后续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以特定的教材为媒介,以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展开特定的教学事件……但同时还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每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带着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已有经验和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地自我建构。教师不可能预测到每位学生的反应,甚至连自己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都带有不确定性。教师如何才能在所处的特定情境中,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和学生在默契中呈现一道道风景呢?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善于解读。教师除了对教材的系统把握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以及思维特点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和知识经验。课堂上的一个个“小惊异”正是他们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教师要在瞬间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信息,分析这些信息产生的原因以及信息所反映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且选择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下一步互动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其次,教师要善于借势启思。课上出现的“惊异”,有的暴露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有的体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还有的是学生在表达时欲速则不达……这时,教师要处变不惊,运用教学经验,激活教学机智,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适时调整,借势启思,巧妙点拨,让我们的教学“自然而然”,在“无痕”中收获“有痕”的精彩。 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这里无论发生什么小插曲,都将是最美丽的风景,只要我们的教师处处有心,善于倾听、解读,巧妙借势,那么被错过的“风景”将会越来越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