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业本科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
范文 | 黄淑珍 高会娟 王晓红 摘 要:文章研究了职业本科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本科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式,如何让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是作为职业教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多年的教学,尝试对该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职业本科教育;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优化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学会利用电子仪表进行实践操作,具备安装调试电路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是普通本科课程的“优化版”—理论“简单化”和实践“操作化”,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达不到企业用工要求,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新的职业教育方针,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 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 1.1 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高职类学生只注重技术应用,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不强,只能工作在生产一线,未来职业发展空间不大。普通本科生重视理论教育,但是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职业本科教育指出,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级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用工需求。让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本、专科生的良好连接体,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1.2 学生培养目标的优化 职业本科教育是以职业目标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为依托,理论教学恰当、实践教学充分的本科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是高质素技术技能型人才,更要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还要具备一定的产学研用能力。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 1.2.1 培养目标 职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熟练的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探索。 (1)理論层次的高等性。通过职业本科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比专科生高一个层次,要在就业上要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实他们的理论知识的储备。对相应的培养体系要改进,在原本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充实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量的要求,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能力的职业性。实践能力的高低是检验职业本科教育的关键要素。经过职业本科的培养,要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拿得出手、用得上,在技术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上都要更胜一筹。我们在制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时候,始终要把实践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这是职业本科生相比于专科生和普通本科生实习就业的必胜武器[1]。 1.2.2 培养措施 (1)制定完善的教学标准。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完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标准。 (2)启动证书培养制度。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执业证书比较多,可以在学历证书的指引下,激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就业创业领域,缓解结构性就业压力。 (3)开展系统化职业培训。根据学校实验实训开展情况、社会职业需求情况的要求,学校可以面向本专业学生开展职业培训。吸引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深度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不仅能促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加强、课程改革深化、实训内容丰富,而且有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 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化 2.1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模块组成,知识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理论部分包含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电子测量等,实践部分包含相应课程的项目实践操作。职业院校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在这两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整体优化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2.1.1 教学理念需要更新 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必须紧跟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现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学生的学习都是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展开。学生在“被动”学习,教师在“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2.1.2 教学模式需要改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桌椅上“呆若木鸡”,严谨的课堂制度让学生只能听不能说,导致教学和学习效率差。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也无法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 2.1.3 理论和实践课程资源单一 按照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规律,该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辅助措施,以保证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结合。作为逻辑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内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的融合趋势比较高。但是,以目前的情况分析,课程资源还需要多元化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融合。 2.2 理论和实践教学优化措施 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该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2.1 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以增强教学效率为目标,也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就是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引进项目化教学改变教学内容,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改变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一体化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多样式教学,利于转变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2.2.2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实践能力必须得到提高,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实践教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实验设备和实践指导教师需要到位。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之前,需要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整理相關的实践教学资料,开发实训内容,设计新的实训方法。同时,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实践考核标准,杜绝“混实践”“蹭实验”的现象发生,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乐于实践的素养和创新能力。 2.2.3 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机制是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交流操作和学习中的经验、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方便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建立学习平台,还可以增加师生交流和互动,增进师生情感,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2]。 3 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完善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有好老师才有可能带出好徒弟。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大部分从高校进行招聘,理论层次高,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弱。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本科的发展,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还需要完善。 3.1 开展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每个学年要有计划地,有序地安排教师去企业或者“双师型”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3.2 组建水平高、结构化合理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师资储备,但是很多院校仍然存在教师水平低、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教师的年龄两极化严重。因此,在原有师资的基础上,必须向社会、企业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填充教师队伍。聘用企业工程技术员工和高技能人才到校任教、开展实践教学[3]。 4 结语 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形式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完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技术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兼具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华战胜.“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探索—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16(8):196-197. [2]陆天奕,汪海伟.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5(35):55-58. [3]李爱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科技,2015(10):55-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