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4G时代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教学改革
范文

    王香丽 武漫漫

    【摘要】 随着4G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建设以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人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 ,这样对通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目前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训条件和校企合作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各方面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师素质提高和校企深度融合单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 4G 移动通信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我国4G网络开始了大规模建设,通信行业伴随着4G的高速发展,开始与传统互联网、广播电视网进行融合。这样就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使用人才,同时对通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通信行业培养需要创新型、复合型和专业型的人才。首先,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必将依赖于技术创新;其次,4G不仅仅局限于话音业务,它将会向增值业务扩展和延伸,而且会与其他技术领域相融合,因此需要各类专门人才。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都需要进行改进。

    一、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课程体系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通信技术》、《基站的勘察设计》、《移动网络运行与维护》、《无线网络优化》等,课程设置偏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加强专业在网络方面的课程。另外该专业的理论和实训课程,对于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可采用的是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的方式,但对于像《移动网络运行与维护》等这类操作性强的课程,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更为适用。在机房里讲授知识,让学生面对实物会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教学内容与方法

    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学校任教,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虽然有些老师通过自学和假期实践取得了一些时间实践经验,但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另外大部分的课程仍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学只不过增加一些图片,效果不尽人意,对于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推广使用,力度不够或根本没做。特别是网络教学手段的推广和使用。另外,由于移动通信专业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很快,容易导致课程的教学跟不上行业的变化,同时课程教材的更新换代也跟不上行业主流的变化。

    1.3实训条件

    实训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实训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实训设备已经过时或陈旧,没有及时更新、添置或维修;实训场地太小,不适合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训平台空负荷运行,与真实工作环境存在差异,不利于开展教学和科研。

    1.4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比较传统,采用的是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室,建立企业专班,订单式培养模式,专班的毕业生由企业推荐就业。但随着这几年该模式的运行,也显露出了某些问题,比如实训设备落后、专业老师讲授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变化,这样就导致了用人企业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不满意,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用人企业的期望相差太多。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移动通信专业改革的思路

    2.1课程设置的改革

    2.1.1加强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地位

    随着4G网络大规模的组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移动通信专业的学生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如根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加开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如: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移动互联开发、Android系统应用开发等相关课程。

    2.1.2课程体系模块更能贴近企业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确定人才培养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能力需求提炼所需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能力、岗位基础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围绕培养的5大能力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模块。

    2.2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职业能力,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如说课、技能比赛、教学研讨、示范课、教学观摩、信息化培训等,提升专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方式的能力,培养专任教师课程标准、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的能力。对新进专任教师实行导师制,安排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口帮助新教师,从而提高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专业实践技能。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同时利用寒暑假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或调研活动。拓展培训途径。在校内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如岗前培训、专项培训,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

    3、通过技能大赛提升教师技能。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的项目都是区域、国家经济建设中人才需求迫切的专业岗位,青年专业教师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专业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新职业技能的实践者,铸就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的力量。

    2.3校企深度融合

    2.3.1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可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担任,但更多的是本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后来担任的。但目前专业教师培训只是在合作初期前往企业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单一,力度不够。企业应与学校加深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如定期开展专业教师的培训,培训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使专业教师前往第一线观摩学习,这样使教师的授课内容跟得上行业的最新发展,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2.3.2校企共建实训室模式的改进

    目前很多校企合作方式都是共建实训室,开设“订单班”。由学校购买企业的设备,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培训,或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一些课程的教授。但由于通信行业发展迅速,设备更新很快,若重新购买设备资金投入太大,所以应改变这种合作模式。可以由学院提供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升级,实训设备的所有权归公司,学院每年向公司缴纳设备租用费,支付参与实训教学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务费。

    三、结语

    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不落伍于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抓住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专业品牌优势,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使培养的通信专业人才跟得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玉玲 马秋明 丁宏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电化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2]哈喃等 通信专业校企联合实习发展改革的探索 教育界 2013年24期

    [3]伍学珍 黄跃华等 高职通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 广西教育2011.12期

    [4]王瑾 校企合作下高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教育界 2013年30期

    [5]蒋培颐 浅谈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科技创新导报2014.6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