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
范文 | 黄卫 摘要: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功能模块包括患者临床管理模块、药房药品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多部门协调管理等模块,该系统包含了医院日常管理的所有步骤,同时也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就医到治疗结束期间所有信息的自动化录入与处理。为医院在患者信息记录与分析、医疗药品和设备采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该文调研了多篇文献,从设计思路、技术应用和系统开发团队管理三个方面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目前发展遇到的瓶颈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以病人为中心;数据挖掘;存储虚拟化;开发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1-0089-02 Abstract: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ts functional modules include patient clinical management module, pharmacy drug management, hospital financial management, multi-sector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modules. HIS contains all steps of daily hospital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alizes the automatic input and processing of all the information from hospital admission to end of treatment. HIS provides a good solution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aspect of patients information record and analysis, drug and equipment procurement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many articles, elaborated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HIS from three aspects: design ide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team management,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bottleneck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domestic HIS. Key word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patient-centered; data mining; storage virtualization; development team management 醫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医疗电子信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1],也是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大脑,在医院现代信息化管理改革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患者临床管理模块、药房药品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多部门协调管理等模块,该系统包含了医院日常管理的所有步骤,同时也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就医到治疗结束期间所有信息的自动化录入与处理。为医院在患者信息记录与分析、医疗药品和设备采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1995年,国内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就开始展开我国第一个大型医院信息系统项目的研究[2]。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多家单位一直坚持进行相关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多款结合我国国情的医院信息系统产品,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对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目前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未来趋势。 1 医院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思路 纵观各研究单位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根据产品的设计思路可以分为两类:以财务审核为中心的模式和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早期国内大部分系统采用前者的设计思路,近几年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依托于后者。 陈福民等人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块设计思路是医院HIS系统未来进一步改革的方向[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进程,系统的开发理念确定、模块设计思路和目标服务人群等多方面都需要优先考虑服务于病人。 以病人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患者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内部通讯系统。其中患者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登记患者医院就医期间治疗花费信息;医院内部通讯系统是辅助于患者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患者相关医疗人员的信息沟通,有助于医疗人员共同协作完成患者的治疗。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中心的张博提出了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设计架构[4],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采用实体分析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思维。“以病人为中心”为设计思路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该论文提出的医院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将应用于大型医院中,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舒心的服务,同时也为医院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相关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 2.1 数据挖掘技术 我国每年的就医人数保持高速增长,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也保持不断增长。早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是将大量数据直接存放在服务器中,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再去数据库中查阅。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实现了对医院信息实时整合与分类,从而可以实时了解医院中患者信息、药房信息和财务信息状况,有助于医院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帮助相关人员做出决策。 浙江大学的徐建军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信息系统对数据挖掘技术的需求:由于在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的存储量一直保持指数级增长[5]。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取出更深层次、有价值的相关聚类信息,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时做出分析与决策。邵逸夫医院信息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该医院的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技术采用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大量的输入数据训练,提高数据聚类分析的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具体应用为下面两个方面: 1) 构建临床治疗影像网络 首先是确定神经网络层数,输入层数值的确定主要是由临床治疗参数和放射图像效果两点共同决定。输出层数的数值可以为1或者多个,输出结果为输入元素分配到不同组的概率,该元素将被分配到概率最大的组中。 2) 临床影响分类应用 以肺内孤立结节医疗影像诊断为例,王晓华等人[6]对200例肺内孤立结节进行研究,通过分析3项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和痰中是否带血丝)和9项放射影像效果(如结节部位、结节轮廓形态和气腔密度影等患者信息)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明显提升了医务人员诊断的正确率。随着大量病例信息数据加入训练中,该模型的准确率会进一步提高。 2.2 存储虚拟化技术 存储虚拟化是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不同存储设备汇总为一个共享的数据存储库,利于医务人员访问不同设备上的存储信息。该技术的系统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进一步降低医院信息存储设备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戴迪女士在论文[7]中分析并总结了存储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具体应用: 1) 数据流动性增强 医院内部医疗设备众多,所有医疗设备无法存储在一个硬盘设备中。存储虚拟化技术有利于医务人员访问和转移不同设备内的数据,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医院信息系统存储设备升级成本。 2) 系统存储性能提升 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合理分配带宽资源,为医务人员读取数据提供高带宽服务。如系统的缓存资源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实时动态分配,从而可有效提高缓存空间峰值。 3) 构建容灾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行崩溃的情况,从而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医疗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汪兆来在论文[8]中提到存储虚拟化技术构建的医院信息容灾系统,具有两个或者多个虚拟存储池。该系统可以满足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医院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允许多种数据传输协议接口 医院医疗设备种类较多,设备数据传输接口也采用多种不同协议,如ISCSI、SCSI等。早期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转移流程极其麻烦,存储虚拟化技术是将系统设计为一个具有多种协议接口的数据存储库,方便医务人员访问数据库。 3 系统开发团队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严打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信息技术人员参与工作。技术开发团队如果不能够详细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缺乏相关管理人员的指导,独立开发的系统在运行是会给医务人员带来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有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加入团队并参与研发。 张秀英在论文[9]中对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策略提出了三点建议: 1) 确定合理的信息技术员工和医院管理层人员比例 通过多次项目开发经验表明,信息技术员工和医院管理层人员比例保持在4:1到5:1之间可以保证系统质量、提升系统的适用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的研发成本。 2) 明确医院管理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各自的职责 在系统设计之前,医院管理人员需要向信息技术人员讲授医院每个科室的工作特点与工作流程;在系统设计之时,需要提醒信息技术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医院管理人员作为系统技术开发人员与医院用户之间的衔接点,在保证医院利益的同时,也需要避免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迁就医院而提出大量过分的要求。双方做工人员在系统开发阶段需要多次深入交流,在系统分析阶段把握住用户的所有需求,并确定主次关系。 3) 医院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人才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只是系统研发和设计,后期也需要技术人员完成系统维护与数据处理工作。医院相关领导不可以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需要和系统开发团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后期系统运行需要根据日常使用出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修复与升级。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从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应用和系统开发团队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瓶颈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块设计思路是未来系统设计的主流思路,也符合我国当前医疗体制深化改革中“以病人为核心”的思想。数据挖掘技术和存储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医院信息系统在开发阶段需要医院管理人员的参与,并根据具体需求提出合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郭道明.医院信息系统药品管理部分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 李包罗.我国医院信息系统新进展及面临的任务[J].中国医院,2001,5(7):43-45. [3] 陈福民,周伯年,刘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模型研究与开发[J].微型电脑应用,1999(7):17-20. [4] 張博.“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J].电子制作,2013(12x):110-110. [5] 徐建军.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6] 王晓华,陈卉,马大庆,等.人工神经网络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4):377-382. [7] 戴迪.浅谈存储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中的作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24(5):54-56. [8] 汪兆来.基于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双活数据中心医院信息系统容灾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5(9):65-68. [9] 张秀英.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22):112-113. 【通联编辑:唐一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