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范文 | 杨逸蓝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直接占据了高校管理的主要位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型互联网传媒教学逐渐走进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渠道,更为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互联网的弊端我们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它潜移默化中带给大学生负面能量,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于此。因此,高校要想切实解决此种问题,就需要合理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展开学生管理,本文就对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管理;可行性;存在问题;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1?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6-0063-02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工作、娱乐等等),使得人们对网络产生一定依赖性。网络信息有好有坏、好信息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坏信息极易影响到大学生道德素质,危害到大学生成长。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并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合理使用互联网。本文就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使用互联网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对策,以期提升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1 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多数都拥有手机、电脑,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学习资料,进行沟通交流,不仅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也让大学生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对大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实现预期效果,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将近有70.00%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知识获取和学习[2];将近50.00%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聊天互动,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针对此种情况下,高校就需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的这种积极影响,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合理使用互联网平台,从而有效避免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2)互联网平台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渠道。众所周知,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为沟通,只有通过高效率的沟通,才可以让大学生充分相信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3]。但是现阶段,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合理,不仅缺少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还经常会采取强硬化管理,激化了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增加学生管理难度。而互联网平台刚好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沟通交流平台,大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互动,在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地位就会得到转变,变得更加主动,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并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性制定学生管理对策,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目前,由于高校缺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此种情况下,一旦展开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会让学生管理工作缺少参考依据;还会出现各个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到位、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管理标准不明确、管理手段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到细致协调,从而增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无法对大学生进行高效管理工作。而互联网平台刚好可以解决此种状况,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其他学校的学生管理方法,并对优秀的学生管理经验进行学习,掌握学生管理技巧,让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展开。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管理中的新问题,并对学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解决,从而可以让学生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完善,确保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 4)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具有信息传递容量大、覆盖面广、便利性强的优势。现阶段,高校在展开学生管理工作时,管理工作方法单一,学生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让管理信息发布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地点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管理内容,掌握最新的通知信息,缩减不必要的步骤,从而有效节省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本,变得更加便利。 2 高校利用互联网展开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分析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约束,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就需要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展开学生管理工作,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需要做到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6]。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基石,直接决定了高校今后发展走向。因此,高校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根据互联网的快速、准确、方便、及时等特点,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在此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一举多得。 2)高校及时掌握互联网平台的主动权。众多周知,互联网平台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跨国界性等诸多特点,使得网络平台上存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想,其中就包含西方的拜金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暴力等等[7],如果大学生长期接触这种信息,思想道德就会发生偏移,甚至会出现暴力举动。面对此种情况,高校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展开大學生管理工作,及时掌握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主动权,抢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向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身心健康发展。 3)高校需要做好校园网络建设工作。校园网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要想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就需要做到校园网络建设工作:一方面,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防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8]。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对校园网络的内容进行丰富,使用QO、MSN、BBS论坛、网络办公室、同学录发布信息最快的平台发布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信息,并提供就业咨询、心理咨询等诸多模块,在此种情况下,帮助大学生获取生活信心,实现学生管理目标。 4)高校需要不断丰富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高校在展开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网络的特点,合理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网络课程、网络成绩管理等等,确保网络的积极性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能够收到规范性教育,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展开。 3 总结语 總而言之,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给大学生的认知和学校的教学效率带来了方便,因此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抵制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软件、色情与暴力信息等影响,这就使得对网络管理势在必行,高校要想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就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从网络监管、校园网络建设、网络学习资源等多方面入手,针对性的制定大学生管理方法,从而保证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斌斌,孙霄兵.从“管理法”迈向“控权法”——基于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规定》的文本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7(5):79-86. [2] 孙国胜,刘晓云.论高校大学生管理法治思维的构建——兼论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规定》[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9-91. [3] 桂 敏.美国公立大学大学生管理法治化发展及启示--以“代理父母地位说”的消亡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6):56-61. [4] 武 巍.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消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58-60. [5] 王 琪.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大学生管理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4):85-88. [6] 纪 敏,谢晓斌.学校治理与大学生管理:当代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革新向度[J].江苏高教,2017(3):98-100. [7] 黄正平.美国中小学的大学生管理及其启示——兼论我国走班制背景下的班主任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8):82-85. [8] 董柏林,程海云.高校大学生管理正当性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教育妥协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5(11):19-25. 【通联编辑:梁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