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校企联动的电商创新创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范文 | 蔡小哩 摘 要:目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全国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出电子商务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在实际中,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处于脱节的状态,本文在此背景下,探索校企联动的“五个一”电商创新创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电商人才的实战水平,贴近市场需求。 关键词:校企联动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电商仍然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62%的企业存在人才需求强烈或招聘常态化的状态,而对电商人才的素质需求中,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位于前三。电商企业发展非常快,新思维、新技术、新形态不断涌现,就需要员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要有强大执行能力,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快速落地,这也说明电商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各高校创设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但在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目前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成效已难以满足电商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与技能的需求。现在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原先的主要以营销为主,扩展到其他更多方面,出现了诸如网络模特、网络装修师、网店文案、大数据架构师、O2O策划等众多不同层次全新的工作岗位。 2.电子商务师资缺乏实践型知识结构,导致传统教育体制教授的电商知识与企业发展和需求脱节。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学习后往往需要重新在实践中摸索提升能力,无法推动当地电子商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去持续地更新相关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是电商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3.传统理论教学跟不上电商快速发展的节奏,教学内容部分陈旧过时。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与企业需求多样化、碎片化的融合问题。每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都是差别的,对于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和碎片化,要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师资去设置好相应的培养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目前电商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基于校企联动“五个一”电商创新创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联动的“五个一”电商创新创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电商实战型创新创业人才,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以设立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为手段,在充分利用企业聚集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培训项目、校企合作项目、设立社会人才培训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等创新方式,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企业电商人才紧缺、大学生实战性训练难等难题,实现校企教产融合、培养电商企业迫切需要的实战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人才电商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业成功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等目标,从而提升电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本培养模式以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五个一”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战型电商人才。“五个一”即一个人才孵化基地、一个配套训练体系、一个企业服务体系、一个学生创业平台、一个能力考评体系,通过“五个一”的系统培养,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操技能,达成设定的目标。 1.建设一个人才孵化基地。与电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次基础上设立电商人才培养孵化基地。人才孵化基地将具备培训、实操、讨论等功能,学生在基地能完成平台开店,组织货源,处理订单,网上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电子商务的所有流程,基地为培养电商实战型人才提供现实条件保障。 2.构建一个配套训练机制。一套完善合理的配套训练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培养电商实战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实训基础。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准确把握电子商务发展最新发展趋势和进程。学生在基地接受企业或者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的培训,培训老师可以是学校基地的教师、企业讲师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讲师。培训项目内容可以是企业指定的课程或者是第三放服务机构制定的课程或者是电子商务实践课程。培训完毕之后可以参加电子商务方面的资格认证考试。此外,对于校企对接项目,基地组织学生团队进行对接,由基地教师或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实施。 3.形成一个企业服务体系。企业服务体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基地签约相当数量的战略合作企业,通过与战略合作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融入企业真实的运营环境,动态地获取企业的第一手信息及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并据此展开针对性的培养,为企业输送量身定做的优秀人才。这突破了传统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环节,真正做到课堂与实践合二为一,解决了学生实习分散且难管理、实习质量和实习期间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完全真实市场环境下实施项目的过程是对学生电商技能的提升和考核,是培养实战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另一个方面,对于社会上有需要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的企业,基地运用自身的硬件设备和教师团队,采用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通过提升企业员工的能力给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基地获取培训收益,不但能保证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更能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企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培养电商实战型人才提供实战的培养环境。 4.打造一个学生创业平台。结合学校每年的电商竞赛,对于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条件加以支持,如基地设备的免费使用、基地教师的贴身指导和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创业启动资金等,帮助其实现创业目标,改变校园创业园区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同时,基地可引入企业创业项目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出资金和项目,基地对项目展开实际运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以获取项目成熟和人才成长的共赢。学生产业平台的建立为培养的电商实战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5.构建一个能力考评体系。能力考评体系的建立可为培养电商实战型人才提供品质保障。建立一个具有园区基地特色的、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的、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考评体系。由指导教师和园区企业的评价、实训项目完成质量、校企对接项目创造的业绩及创新和创业项目取得的成绩等几方面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客观反映学生真实能力。 三、结论 校企联动的“五个一”电商创新创业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把电商教学课堂直接延伸至对口企业,深度对接校企多方的需求,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战型电商创新和创业人才,解决电商人才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和电商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探索一条全新的人才培养之路。通过双方或多方组织之间的合作,以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经济实体、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科研成果等创新要素进行传递、共享及组合,进而产生新的创新力来维持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突破传统电商人才培养,创造性地在設立电商人才孵化基地。 参考文献: [1] 沈莉芳, 方守湖.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软能力”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 2015, 000(035):96-98. [2] 蔡文芳. 高职实体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16(5):34-36. [3]黄耀五, 李勋华. 基于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J]. 职教论坛, 2012, 000(004):36-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