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安东尼·吉登斯之民族国家理论
范文

    摘 要:民族国家理论是英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的,是贯穿吉登斯理论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建立系统的民族国家架构,吉登斯从民族国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来源、逻辑思路及主要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入手进行了阐释。总体而言,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理论,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但不能因此否认这一理论体系有着完整的结构、丰富的内容及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民族国家;现代性

    一、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形成

    (一)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现代性出现问题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二十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吉登斯在美国和加拿大等一些大学讲学时,目睹了很多大学生的激进表现让传统的社会学者感到无力、理性思维正遭受风靡一时的嬉皮士文化的冲击等社会现象,这使他思考传统理论的局限性。他认识到必须直面现实,寻求新理论解决现代性日益凸显的弊病。

    2.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矛盾

    在诸多问题的冲击下,现代性国家的发展成为吉登斯的关注视角。尽管民族国家的发展机会巨大,但因为现代性的作用是双重的,它在给民族国家提供大量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得民族国家处于各种不同的挑战中。吉登斯对于民族国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理论来源

    1.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国家思想的承继

    吉登斯认为国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及民族国家三种形态。他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三者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三者的国家理论,与此同时,吉登斯认为现代国家在发展中所遭受的很多问题与困难,已经不能用传统国家理论进行解释了。

    2.以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工具

    对结构化理论进行总结是吉登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一书的开篇所做的工作,结构化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进入了政治学领域。后来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对“国家”这个政治实体进行分析时也使用了结构化理论。

    3.对国家概念变化的整理

    吉登斯对国家形态的划分考虑到了拥有资源的数量和掌握权力的程度,将国家形态划分为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

    (三)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逻辑进程

    通过分析现代社會的特点及动力机制,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时空分离的脱域机制为基础的“权力集装器”。由于吉登斯具有阶级局限性,他在寻求改良道路时,并不具有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解决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出现的很多现实问题,他提出了所谓的“第三条道路”,这是他将新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相结合之后的选择。

    二、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与民族国家

    1.国家的概念

    吉登斯从“国家的全部特征中挑选出他的第一特征并由此来界定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这一特征便是: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归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在生产的各个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国家的统治在地域上是有章可循的,并且能够动用暴力工具来维护这种统治。”他认为行政力量处于国家概念核心地位。

    2.民族国家的内涵

    在吉登斯看来,“民族国家存在于由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王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他认为国家是一种权力机器,同时也是一套社会体系,而民族国家是一种杰出的权力集装器。

    (二)社会变迁与国家

    吉登斯认为“断裂性”是传统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不可忽视的关系。跨越与非连贯体现于社会和国家形态的发展进程中,线性的延续过程不是国家形态与社会演变的特质。他认为独一无二是现代社会制度在一些地方的体现。

    (三)民族国家的特征

    1.对公民权利进行监督

    在吉登斯的理论中,民族国家中对公民的监控程度很高,同时,民族国家有能力在国界内行使自己的国家主权。从结构化理论的角度来考虑,公民权利需要和国家监督相联系。

    2.对暴力工具进行垄断性掌控

    现代民族国家提高了行政能力,垄断了暴力工具,国家对民族国家的和平发展造成威胁的力量例如革命和起义逐渐减小。由于现代民族国家已经垄断了暴力工具,军事实力得到增强,领土的边界化问题得到了重视,民族国家有着清晰的界定,基于此,攫取经济利益开始成为民族国家新的关注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实现国家内部的和平,相应的,国家内部的稳定也就实现了。

    三、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评析

    (一)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吉登斯采用的很多资料和数据不是第一手的,他不像其他学者那样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而是更多的批判继承了其他学者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这种间接方式使得他的理论表现出更强的反思性,他的结论是站在内在机理性的角度、总结了诸多现象后得出的,现象于现象之间的联系由于吉登斯的研究方法从而具有了逻辑性和历史性。

    (二)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局限

    首先,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理论理论具有模糊性。它并不够清晰,这在吉登斯分析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时也有体现。此外,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理论中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概念,使得很多人在理解这一理论时,难以辨识吉登斯的真正目的和这一理论的线索,使他的理论具有某些程度的模糊性。

    其次,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进化论相类比。吉登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意义已经不适用了,因为现在资本主义已经处于高度发展阶段。他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限制,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一种线性发展观,是带有阶级局限性的。吉登斯对社会主义这种国家形态缺乏真正理解。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6.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山版社,2000:1.

    [3]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1.

    [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辛巧、辛猛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61.

    [5]周平.民族国家时代的民族与围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作者简介:

    张天宇,1995年出生,女,汉族,籍贯山东日照,硕士研究生二年级政治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