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崔光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我国属于农业大国,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这就使得农业用水难度有所提升,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强化农艺节水技术研究力度,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升农艺节水技术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农艺节水技术;农艺发展;应用 1引言 现阶段,“三农”问题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内容,我国属于农业大国,用水需求量比较大,在农艺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实行有效的节水措施,这样才能够减少我国水资源浪费问题,为农业生产、农作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农艺节水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农艺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总结了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农艺节水的相关内容 农艺节水主要是根据种植区域的各项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经济等,选择节水抗旱品种,并针对现有的耕作制度、种植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引进农业综合技术,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农作物蒸腾问题,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实现节水高产的预期目标,这是节水环节中的关键内容,农艺节水与农业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这项技术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出节水的实质作用。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艺节水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是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还田、水肥耦合、调整作物布局,合理地选择节水型品种、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还需要根据农艺节水制度,将其分成保墒节水类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减少低效蒸腾类措施及二者相结合的措施[1]。保墒节水措施主要是针对作物各个生育阶段“按需供水”,抑制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损耗,在同一供水条件下确保土壤、作物体内保持良好的水分状况,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增收,在控制用水量的基础上减少作物的奢侈蒸腾,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确保无效的棵间蒸发转变成有效的支柱蒸腾,提高作物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株体干物质的积累,以增加作物的收成,实现水分的充分利用。 3农艺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 3.1?? 科学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作物营养不良问题,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所需要的不同微量元素来施肥,切忌盲目施肥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要实现有机肥和化肥的平衡使用。我国传统的农民百姓普遍更愿意使用化肥,但化肥过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缺乏有机质、微量元素。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地选择施肥方法,为农作物丰收提供保障。 3.2?? 适当调整种植间隙促进农作物生长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技术人员合理地规划农作物栽种间隙,避免因间隙太宽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野草疯长、农作物授粉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还需要避免出现间隙过密的情况,这样会阻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的种植经验呢,充分考虑农作物采光、空气流通问题,合理地规划种植间隙。 3.3?? 改善外部环境增加作物产量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技术人员需要改变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及土壤等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室大棚技术,改变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时长、温湿度要求以及土壤中有机物及微量元素的成分实施控制,使外部环境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2]。另外,需要通过适当延长光照作用,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吸收,增加作物产量。 3.4?? 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的质量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质量、产量的关键问题。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大家更加偏爱绿色食品,并对绿色食品外在质量条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实行病虫害防治方法,在保护农作物质量的基础上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化学防治手段是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其驱虫效果显著,但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农作物上残留的化学剂会对土壤及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目前,技术人员联合生物防治、物理器械防治和化学防治三种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明顯,不仅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还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4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 4.1?? 农田覆盖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整体效率,减少水分蒸发问题,技术人员必须引进农田覆盖技术,有效地阻断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水分的内部扩散,从而实现人工调控土壤的目的。地膜覆盖的应用能够减少土壤的对外蒸发,有利于农作物及时补充水分,提高土壤的储水能力,改善作物的吸收水分能力。 4.2?? 进行高产抗旱品种的培育 技术人员在应用农艺节水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育高产、抗旱的品种,一般抗旱品种所需水资源比较少,这就对节水具有重要作用,且各个品种的抗旱性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分利用率。在经典实例中,C4作物的水分利用率要比 C3作物的高。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4.3?? 促进农机和农艺的高效结合 在农艺技术中,农机应用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农机和农艺的结合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为了有效提升生产率,满足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技术人员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机械,必要情况下配合农机的使用培育和改良新的农作物品种。 4.4?? 节水措施的具体实现 4.4.1???????? 田间地面灌水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可以将土渠变成防渗渠输水灌溉方式,节省20% 水资源,并大力推广窄畦、短畦、短沟,合理地控制田间灌水量,实现灌水的充分利用,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 4.4.2???????? 管灌 管灌主要是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这项技术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可节省30%到50%的水资源。 4.4.3???????? 微灌 微灌主要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针对灌水进行加压、过滤处理,通过各个管道、灌水器具在作物根系附近灌水,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到85% 之间。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提高增产效果,适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4.4.4???????? 喷灌 喷灌是将灌溉水进行压力,通过管道由喷水咀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到60%之间。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就对粮食需求量、农作物产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引进现代化农艺技术,将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到實际生产中,提高农艺技术水平,才能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 刘效红.论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5):15. [2]??? 赵俊娜.农艺发展中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9(11):37. [3]??? 姚友新,孙义传,林光.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29):82-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