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数学核心素养构建灵韵课堂
范文

    居加颖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该如何实践,需要慢慢探索,形成灵韵的数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以一节课为例,进行探究.

    学生对图形的敏感性比较强,本节课就从图形出发,让学生在图形中找出最值和极值的区别,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问题1 观察下图,你能找出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吗?

    学生1:极大值为x2,x5.

    学生2:不对,x2,x5是极大值点,极大值是f(x2),f(x5).

    教师:那你能找出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吗?

    学生4:是f(b).

    教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学生4:看图就可以,x=b时,是最高点.

    教师:最小值呢?

    学生5:f(x1).

    学生6:f(x4).

    教师:既然你们有了不同意见,那怎样才能确定最小值呢?

    学生:我们用尺子量一下两个函数值,然后比较一下,得到f(x4)更小一些.

    学生通过图形得到了找出最值和极值的区别的过程中,培养了直观想象能力.在判断最值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问题2 回顾一下刚才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过程,你们可以得到最值的概念吗?

    学生7:最值是在整个定义域内寻找最大、最小的函数值.

    教师:对,那是从图像上得到的,你们可以把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来表示吗?

    学生7:比如,最大值:在定义域内,若f(x)

    学生8:这个定义不对,应该是在定义域内,若f(x)≤f(x0).

    教师:你为什么加了一个等号?

    学生8:极值中x是x0附近的点,最值中x是定义域中所有的点,所以最值里的f(x)就包括f(x0).

    教師:很好.那这个最大值的定义,没有交代x,x0的情况,你们觉得应该怎么交代x,x0?

    学生9:在定义域内存在x0,对所有的x,都有f(x)≤f(x0).

    教师:很好,那么,最大值的定义就是:在定义域内存在x0,对所有的x,都有f(x)≤f(x0),则f(x0)为定义域上的最大值.同理,可以得到最小值的定义.

    前面通过对图形的探究,进一步得到最值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问题3 如果是开区间(a,b),最值情况如何?

    学生10:最小值不变,最大值取不到,没有最大值.

    问题4 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探讨最值和极值的区别和联系.

    待讨论结束,学生们各自分享探讨结果.

    学生11:极值是在x0附近的点比较函数值的大小,而最值是在整个定义域内比较.那么,极值是一个局部的概念,而最值是整体性的概念.

    学生12:定义域内,可以有多个极大值、极小值,而只能至多有一个最大值或最小值.

    学生13:极值可能是最值,最值不一定是极值.这个图上,f(x4)是极小值,也是最小值,而f(b)是最大值,却不是极大值.

    学生14:极值只能在区间的中间取得,而最值可能是在端点处取得.比如,f(b)这个最大值就是端点值.

    学生15:ymax>ymin,而极大值和极小值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学生16:最大值不一定大于最小值,也可能相等啊!常数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是相等的.

    教师:很好,同学们把极值和最值的区别和联系都找到了.那你们会不会求最值?

    学生17:根据图像,比较极值和端点值大小,得到最值.

    学生深入探讨,研究极值和最值的区别和联系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激烈讨论中,得出了极值和最值的区别、联系,还进一步整合了求最值的方法.

    例1 求函数f(x)=x2-4x+3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学生18:这是二次函数,直接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即可找到最值.

    学生19:这个可以求导,找到极小值,就是最小值,最大值要比较两个端点值.

    通过学生19的方法,规范学生通过数的方法求最值的标准过程.而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生18的方法,以形助数,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作用.

    例2 求函数f(x)=x3-x2-x+1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师:这个函数,你们会不会画图?

    学生23:不会了,但可以通过数来解决.利用导数来研究这个函数.

    问题5 你能尝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吗?

    学生24:不太会,我只能把几个点找到.那怎么才能连起来呢?

    学生25:刚才步骤中有表格啊,可以看到在每两个点之间的单调性,那就可以连起来了.

    教师:很好,我们不仅得到了最值,还得到了这个三次函数的图像,也就是依数导形,体现了我们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本节课可以在引入略做调整.把例1、例2先给学生做,做到例2的时候,学生会遇到困难,这个最值怎么求呢?在困惑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探讨极值、最值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效果会更好,能够激起思维的火花.

    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形成了和谐、活跃、高效的灵韵数学课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