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OBE理念的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
范文 | 陈曦 摘 ?要:《影视广告创作》课程改革以OBE理念为指导,“以赛促学”结合全国性比赛设置考核目标,为达成目标进行了“理论框架+实践路径”的双主线教学设计,并且完成了覆盖课前、课上、课后的雨课件建设。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将结合此次课改经验,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及雨课堂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OBE 雨课堂 ?双主线教学 ?以赛促学 中图分类号:G64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141-03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dvertising creation is guided by the OBE concept,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and setting assessment objectives in combination with national competi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double main line teaching desig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 Practice Path"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ain courseware covering p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has been completed.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reform, to explore how to design the teaching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how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rain class. Key Words: OBE; Rain class; Double main line teaching;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指“以学生既定产出为目的的教育过程”[1]。OBE理念在教学设计中遵循反向原则。它以学生学习后的产出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2]。它连接了教师与学生,丰富了教学手段。在过去的一年中笔者以OBE理念为指导思想、以雨课堂为技术平台探索了《影视广告创作》教学改革之路,该文是对此的一些思考。 1 ?基于OBE理念的《影视广告创作》课程设计 通过对潍坊学院2011—2016届广播电视学专业216名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广告类课程不属于必修模块,但同学们在毕业后往往要承担制作广告的工作。所以25%的同学认为,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强化广告类课程。并且同学们普遍认为“高校广电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应进一步强化实操类课程”[3]。 具体到《影视广告创作》,它是潍坊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拓展课,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实践关注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而OBE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将产出作为导向强化了实践的重要性,“以目标为导向, 反向设计, 正向实施”[4]使得课程设计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贴合更为紧密。 改革后的课程将首要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作影视广告的能力。因此课程并未使用传统考试方式,而是通过小组拍摄影视广告作品考查學习效果,将作品作为产出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并且将期末考查题目与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比赛的命题单相结合,既能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也能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在全国平台上审视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了双主线教学:一条线索是依据影视广告创作流程“接单→创意→利用视听语言呈现创意→提案”构成的理论框架,另一条是由“市场调查→创意说明→故事板提案→提交作品”组成的实践路径。两条线索交叉推进、相辅相成。 学者秦炜琳与周晓光提到“高校推进考试改革, 首要在于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5]。改革后的《影视广告创作》实行多元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多元考核体现在课程最终成绩由雨课堂测试得分、个人心得写作得分、小组影视广告作品得分等多种样态构成。其中雨课堂测试主要针对教学知识目标、影视广告作品应对能力目标、个人心得写作应对素养目标。过程考核主要体现在期末考查任务被拆解为任务单、小组汇报与作品提交,这些考核贯穿在整个学期之中。 2 ?雨课堂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影视广告创作》传统教学模式对实践重视不够,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32课时的容量有限。而雨课堂的使用能够拓展课堂空间、加强师生互动,有力地解决这一问题。传统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时空中,但是雨课堂通过技术赋权打破这一限制,实现课前、课堂、课后全覆盖,理论与实践双辅导。这一技术支持为实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2.1 课前预习 利用雨课堂教师可以方便将预习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学生是否观看、观看至第几页等数据在教师端有所反馈,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教师也可在推送中安排习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影视广告创作》预习课件主要发挥两个作用:第一,提升学习兴趣与效果,方法是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思考题等课前发送,让同学们带着思考进课堂将单向灌输变为主动求知。第二,实行翻转课堂。利用MOOC视频等资料,学生可以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将专注于检测学习成果并进行指导。考虑到学情《影视广告创作》实行的是微翻转形式,也就是在某些章节或课程中的某个环节翻转。 2.2 课堂教学 借助雨课堂教师可以轻松完成签到、随机点名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测试题、投票、弹幕等功能在授课中的运用。在课堂教学环节,雨课堂的这些功能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以“影视广告创意”一节为例,课前通过预习课件教师已经将MOOC视频“广告创意的评价”推送给同学们,并要求他们回答“什么是优秀的广告创意”。在课程伊始教师展示有代表性的答案引导同学们讨论,引出学习内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安排了两道主观题,一道引导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另一道检验同学们的掌握情况。此外,这节课还运用了弹幕等功能测试同学们对相关广告片的态度。 所以,在传统课堂最为看重的面授环节,雨课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测试、互动中,改变了传统课堂少数人积极、多数人沉默的局面。并且因为测试题被赋予了分值,课堂参与成为了可量化的考核维度,更有利于形成过程性成绩。而技术手段也为重难点突破、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3 课后任务 《影视广告创作》双主线的教学设计,理论框架主要由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内容搭建,实践路径由课上的3次小组汇报和课后任务推送铺就。根据教学安排,第4周、第9周、第16周有3次小组汇报,分别检验同学们的市场调查、广告创意和故事板提案能力。这3次汇报对应着完成期末考查影视广告创作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也是同学们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成果检验。 由于课时有限,实践的指导不可能全部通过汇报的形式完成,那么雨课堂就成了小组进度检验的便捷方式。所以《影视广告创作》的课后作业采用任务单的形式而非课后习题,通过回答问题、上传小组会议记录等方式督促头脑风暴结,5、6周一次的阶段性总结汇报,能够较好地监督和指导同学们的实践。 总体而言,雨课件在《影视广告创作》课程中完成“课前—课上—课后”的全方位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3 ?改革效果 经过一年的课程改革探索和运行,《影视广告创作》完成了以培养创作能力为目标,以“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双主线教学为模式,以雨课堂为技术支持的课程建设。2016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同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最终两组同学的作品在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中获奖,这对于非广告专业的同学来讲是不错的成绩。并且项目主持人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针对雨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团队向学生发放了反馈问卷。问卷回收44份其中23名同学表示雨课堂对学习帮助很大,21人表示有一些帮助。在44名同学中有40名明确表示希望老师继续使用雨课堂教学,4人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同学们非常认可雨课堂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 4 ?结语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迈向一流新闻传播专业新目标”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及时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媒体融合新动向和行业发展新动态,综合运用文圖声光电多种形式,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影视广告创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相关课程,在课程改革中正是践行了这一指导意见。而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运用为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苏永彬,张耘,刘雁春,等.基于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163-164. [2] 曾瑞鑫.学堂在线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J].亚太教育,2016(24):3. [3] 滕继果.广电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潍坊学院广电专业毕业生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5):177-179. [4] 李培振,张波,单伽锃,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3-85. [5] 秦炜琳,周晓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考试改革探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5):55-57. [6] 党建宁.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7] 冯阳.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