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 |
范文 | 阿依努尔·色依提 摘 要: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趣味性、优越性,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把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进而使学生得到终身的发展。本文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整合 引言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多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综合素养之培养,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自主性,数学思维能力也未能得到综合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出,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优点 (一)减轻教师工作量,教师备课是一个十分辛苦的事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先把课本知识主次关系理清晰,抓主要的重点讲解,这是一个十分消耗时间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为广大教师的备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百度百科查找著名数学家,一生的事迹等,一分钟都不到就能找到最准确的信息。类似于百度文库这样的网站,可以十分便捷地找到一些优秀课件,优秀试题可以给教师作为参考,从而大大节省了备课的时间。(二)课堂时间避重就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要花大部分时间写板书。小学教育中大多时候需要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因为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接触到的一切都是新的,理解能力还很不足,所以老师的课堂要花费大多数时间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课件节约了百分之八十的板书时间,老师可以挑重点进行避重就轻。计算机制图可以给学生做更形象的概念逻辑图,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好比修房子之前需要捡砖块,一块砖准备齐了,才好开始砌筑工作,所以教学量既简单,却又众多,课堂时间的避重就轻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小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丰富的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千奇百怪、趣味多元的课堂情境,使课堂的氛围变得生动、活泼,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时针与分针。此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来到小熊维尼的钟表店”这一情境,小熊维尼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动漫人物,当多媒体中出现了小熊维尼时,学生眼神中充满着光彩,这时小熊维尼说“小朋友们,你们想要来我的钟表店看一看吗?”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想”!此时多媒体展示的便是学生生活当中能够看到了各类钟表,这些钟表都有一个短短胖胖的针,也有一个细细长长的针。趣味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在欣赏完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时针与分针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动态的时钟,让学生们看着动态的时钟,观察分针转了几圈,时针转了多少,经过多少的时间,到达了几点钟。这样动态的时间图像使小学生能够更加专心的观察时间的变化,分辨钟表上的时间。在小熊维尼的钟表店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郁,注意力更加集中,有效地展开了数学知识的教学。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会有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同时也会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有所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做到因材施教,能够使每一位的长处得到发展。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学步伐可以加快,如果是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以尊重赞赏为主,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比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以龟兔赛跑为主题设计教学,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弹出和讲解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圆的周长是如何去计算;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以动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教师并提问学生:“要想指导小兔子跑的距离实际上是在求什么?(长方形的周长,电脑依次闪烁四条边)那么小乌龟跑的距离实际是在求什么图形的周长?”学生们齐声回答“圆的周长”。那么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够注意力集中,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四、整合资源,提高课后练习效果 学习数学需要通过习题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的应用,所以在课后练习环节中,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整合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并巩固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而教师则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定练习模式,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点和重难点设计课后习题,一来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二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在学习了《瓶子的容积》一课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够扩展数学思维,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创编一道练习题,类型可以是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并提供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源,但不得照搬照抄。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信息资源,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束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活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茵羽.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9(10):87-88. [2]张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064-1068. [3]潘军.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