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
范文 | 陈雪莹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颁布,大学英语的教学逐步向“个性化”“自主式”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着重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发展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 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体现个性化”、“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要求。从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现状看,“听、读能力不够理想,说、写等产出能力薄弱”,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室、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应有所改变,从而促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发生变化。 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其根本目标是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要求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切合。因此,分析研究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起因与内涵 自主学习一直以来都作为教育心理学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源于如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争论,后来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逐渐意识到学习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外语的学习更是如此。于是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提出了外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国外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自主学习的专著,学术性的期刊也发表了不少关于自主学习的文章。外语教学界引入自主概念后,教育专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对什么是学习者自主性持有的观点不同。最先把自主学习引入语言中的Holec(1981)认为把“学习者自主”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包括对学习目标、内容、进度等问题。二十世纪90年代后,国外众多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对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由此推动了外语自主学习,但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也未形成概念性的共识。 教育学派代表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对自己要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所有的关于学习决策都能自己决定并对自己负责。政治学派把自主学习做为学习者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教育系统的权利。心理学派把学习过程作为拆分、反思、决策、独立的行为,认为虽然自主学习提倡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知识,但也不能把自主学习看成是新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能力。综合各派的观点,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要具备自己制定目标、设定内容、寻找学习方式等关于学习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理论是建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个人意义的理念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强调了自主学习中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因此认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该促进学习过程,促进有意义学习和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早指出建构主义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按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和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过程,自我构建学习目标。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完成的。同化,指学习者把外部信息和认知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中,形成新的知识,他它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习者所接受的信息和己有的信息不能内化,所引起的认知结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同时认知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在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并且在“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从这个认识看,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以“人”为中心作为其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既反对行为主义,也批评了认知心理学的片面。认为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人本身的特性,也不能把人看作是简单的动物或机器的行为,强调人类的情感和价值等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只是单纯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自我设定、解决和自觉的过程,这种学习就要求学习者能在比较大的范围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安排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情境。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进而发展人,既突出了学习的主体又指出尊重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人本主义的理论为外语学习者进行自主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自主学习的开展 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自主学习的开展,主要体现为: (一)以学习主体为中心 以学习主体为中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普遍认同的。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学习主体是被动的接受者,大多情况下,课堂是传授信息与知识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必须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是适时地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指点方向、解决疑惑,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同时学习者要把握学习过程,会利用现有资源以最终完成自主学习。 (二)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中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强调学习与社会文化背景、真实的场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先前的经验,在学习者心理不断地同化、适应,以内化形成新知识,进而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由此可见,构筑自主的学习环境,是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 (三)突出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 个性化不是指标新立异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制定的教学提纲、遵循传统的课题学习模式等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自己制定目标。自我控制时间、自我设置学习的内容,使学习达到自由化。 自主化:“学习者(自我)决策是学习自主化的必要手段”。在学习中,确定目标、内容、进度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在自主学习中, 这些都是由学习者自己选择和决定的。甚至是自我时间的管理、学习效果的评价也都由学习者自主完成。这些都是学习自主化的直接体现。 协作化:学习者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协调和帮助来扩大这种能力,促进学习者去主动接受知识,这对提高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突出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完善自我监控与评价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评估自己外语学习效果的能力是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自主学习中尤为如此。一门语言学科只能学习该语言的一小部分,其目的不能单纯学习知识,而应当教会学习者如何独立学习,如何决策学习目标,如何进行自我评估、自我监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来说,要帮助学习者完善自我监控和评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者能够在自主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学习目标、丰富学习内容,很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并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在自主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大学英语学习会与传统的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差别,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等,以及学习方式和过程都可以自己选择,这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外语学习达到好的效果。自主学习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以逸待劳。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更是如此,因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中西 教学模式比较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 教学,2003,(101). [2]王建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自 主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车文.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5]Little,D.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 [6]王建伟,杨洁.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大学 英语自主学习[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7). [7]董玉峰.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大学体育自 主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8]褚晓欣,史颖.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 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责任编辑:胡 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