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国家间政治》 |
范文 | 摘 要 在现实存在的世界中,国家间政治的实质就是对权力的追求,权力以利益为基础和目标,国家利益是权力斗争的中心和本质,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摩根索的奠基之作《國家间政治》的主要观点,他的国际政治思想和理论主要是在这本书里展现出来,本文对摩根索权力政治理论中权力的获取、构成和制约因素进行解读,并对其权力观进行反思形成新认识。 关键词 《国家间政治》 权力观 摩根索 作者简介:高瑞,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233 一、《国家间政治》的核心概念 (一)现实主义的核心 现实主义六原则,第一,是政治关系受制于人性的客观规则,人性是解释政治关系最根本的要素,人性也是自古未变的,人的行为受人秉性的支配。第二,领导人是从“以权力界定利益”的角度进行思考,一方面国家在对外政策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的确定要基于一定的权力基础,没有权力支撑的利益都是空谈,权力界定的利益也是普遍适用的,无论任何国家都适用。第三,普遍的道义法则无法适用于特定的国家法则,这一点就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类似。第四,是不能把国家的道德法则和社会普遍的道义法则相等同起来。第五,是国家采取行动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决定的,而不是道德感。第六,政治现实主义与别派差异明显深刻,政治具有独立性,他是从政治人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社会人或者经济人。 摩根索认为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不过是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表现而以已,二者的本质都是关于权力斗争,所有政治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寻求权力、保持权力或是增加权力,以及显示权力,三种权力对应了三种政策:一是现状政策,也就是保持权力的政策,要维持现状,通常是霸权国家这样做,不允许其他国家挑战他的霸权地位,例如美国人提出的“门罗主义”,指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人不要再干涉美洲独立国家的事。二是帝国主义政策,它指的是指告便现有权力结构,去追求比实际权力更多的权力政策,帝国主义在这是一个中性词,摩根索指出帝国主义古而有之,只要是想改变现状增加权力,都是帝国主义的政策。寻求帝国主义政策有三种途径,军事途径、经济途径、文化途径,这三种途径中,摩根索讲军事途径用的越来越少,因为军事的成本越来越高了,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原来需要使用军事途径实现的目标现在可以通过别的手段,如经济或是文化的途径,这样的成本也更低。三是威望政策,它是显示权力的政策,为了维护和增加权力而显示所拥有的权力的政策。威望政策的目的以本国实际拥有的或自以为拥有的或是希望别的国家相信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来给别人深刻的印象,威望政策的手段有多种,如通过外交礼仪,例如我国通过举办大型的国际会议,如G20峰会,金砖会议等国际会议,利用这样的方式显现自己强大的实力;还有可以通过军事演习或阅兵的方式显示;还有宣传的途径。威望政策里如果没有强大的实际权力,是很难实施的,另一方面,权力不足,由威望来弥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自己国家的地位。摩根索讲到威望政策最好就是既不过于显露自己也不过少显露,这才是高明的威望政策,因为没有过强的实力反而给自己招致麻烦。 (二)权力的构成 国家权力的构成有九个方面,地理、自然资源、工业实力、战备、人口这几个方面可以看作是硬实力。地理里位置很重要,美国的两大洋可以作为他的护城河,辽阔的海域是他的天然屏障。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这类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国家权力的构成中也发挥重要的影响。工业实力,摩根索更多指是重工业,他指出把资源转化成权力的更多是工业大国,在当今社会人们不再只关注重工业,这个可以更多用经济实力来代替,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更大一些。战备,也就是军事实力,这个无疑是一个国家实力最重要的构成。人口,主要从数量和质量来讲,过去,人口数量越多,意味着兵源充足,现在社会人口数量多,更多是在经济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例如在中国,经济上有充足的劳动力和购买力。后面提到的软实力有国民性、国民士气、外交素质、政府质量。摩根索讲到俄国人的国民性是力量和坚韧性,美国人的国民性是创造性和主动性,德国人国民性是纪律性和彻底性。不同的国民性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内外的政策,从而会影响到国家权力。国民士气是最难以捉摸的,是指一国国民在平时和战士支持国家政策决心大小的程度,如果没有国民士气,国家权力就是一种没有强大威力的简单的物质力量。摩根索说外交是国家权力的头脑,犹如国民士气是国家权力的灵魂。政府素质,是说一个优良的政府是执行国内外政策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优良的政府作基础,政策就必定落空。以上这些都是一个国家对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限制国家权力的因素 在对权力的制约方面,摩根索先讲到了均势,增加军备可以是均势的方法,联盟也可以。还有国际道德和国际舆论,但是他对此持悲观的态度,他讲到,“人们在哲学和道德层面上是反对战争的,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则表现为各国的舆论,而不是世界舆论,” 所以世界舆论对权力的制约有多大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第三个是国际法,摩根索讲到国际法的作用取决于两个要素,第一个是各国利益的一致或者互补,第二个是国家间权力的分配。也就是说如果各国的利益分歧比较大,不一致难以互补,国际法缺少强制性很难起作用。 (四)摩根索的外交观 摩根索讲到外交不仅是维持世界和平的工具,而且是用和平的方式增进利益的工具。外交有四项任务,一是根据已有的实力来确定国家的目标,这一点很实际,实力弱小的国家也不会有谋求霸权的愿望。二是要评估别国的目标和潜在实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采取行动。三是确定双方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容,这样就能达成合作互惠。四是决定和实施适合于实现国家目标的手段,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目标,是采取军事手段还是和平的外交方式。他又提出了外交的四项原则,第一,外交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发。外交可以消除战争的危险,促进道义一致,有助于发展维持和平的外交。第二,外交目标必须以利益来界定,以足够的实力来支撑。第三,外交要从别国的观点来观察战争形势,通俗来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可能就会理解别国做出的政策。这一点对于国家来说很难做到,例如说中国人知道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表示强烈反对,官方谴责,民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也切断了不少,很多人都身体力行抵制韩货,但是如果站在韩国人的角度上来讲,有邻居朝鲜的核武器挑战,周遭有中日这样的实力国家,韩国也是处于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做出的选择,但是难得的就是每个国家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寻求自身的利益,很少会以别国的角度观察问题。四是国家必须愿意从所有非重大问题上做出妥协,然而,只有当双方的国家利益得到确保时,这种妥协才是有可能的。 (五)当今世界的变化 当代世界发生的变化,也提到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民族主义和宣传,民族主义是很强大的动员能力,例如法国大革命中民族主义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威力。还有当代国际政治中所展现出来的宣传,也具有强大的动员性。第二个是新均势的不灵活性,当代国际政治结构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大国数量的减少,一个是平衡点的消失,还有一个殖民地边疆的消失,例如二战后出现了去殖民化,均势出现新的变化,不像过去那样灵活。第三个是总体战,也就是全民战争,从战争的规模、技术、参与度,造成的损失都是以前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和平也是一个新的难题,摩根索也讲和平问题是当代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对摩根索权力观的反思 摩根索的权力观本身也不是独门见解,可以看到他对权力的认识也是从对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俾斯麦等人思想的一种延续与发扬。摩根索生活的时代也是冷战盛行的时代,他对权力越多越好的看法也符合大国竞争的现状,所以他的权力观也适应了现实的需要。然而,到了今天的国内社会,霸权与强权政治仍然存在,这也是摩根索的思想在今天仍受到重视的现实原因。 首先是他把国家对权力的追逐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人是恶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国家为了生存和安全就不断追求权力。对人性悲观的看法可能与摩根索的经历有关,他出生在欧洲,受欧洲大陆宗教和人文的思想影响较深,由于他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国纳粹时期也遭受了惨痛的折磨,所以在他的意识里,人性是生来就恶的,他的经历不可避免的对他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国家虽然是由人组成的,一旦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后便会形成其运行的规律,这是不同于人性的选择的,所以用个体的人的行为扩大到国家层面去解释国家的行为有些偏颇。 摩根索认为国际政治就是争权夺利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会一直持续,所以国家为了实现利益去追求权力,但是却不会为了利益与别国合作,这一点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国家是一个有限理性的个体,为了获取利益不会错失合作的途径,当今世界合作已经成为互利共赢的重要渠道,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主动放弃这样的机会。而且我认为国家也不是会无止境追求利益和权力,欧盟已经是一个超国家型的国际组织,如果只为了追求权力最大化,欧盟的国家也不会把部分国家权力让渡出去,而且国家间也会有人道主义的一面,如果仅把国家看作是冷冰冰的权力利益追求体未免太简单。 此外,摩根索也忽略了经济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在摩根索生活的时代,经济发展可能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今天的国际社会不再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交往比任何时候都要密切,经济的相互依赖前所未有的加深,经济不再是低端的政治议题,经济的影响足以抵过传统的军事影响。中国的“一帶一路”倡议,虽然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交往,但是在经济合作与联系的背后,是对国际治理的新实践,“一带一路”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今天,世界的联系因为经济的原因而前所未有的紧密起来,这一点也正是摩根索未预料到的。 摩根索的这本书算是国际政治的奠基之作,也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他在书中史料运用非常翔实,他在书中引入了大量的近代欧洲诸国以及其他国家外交政策中的事例,书中几乎包含了欧洲近四百年的历史,王朝战争,政权更迭,巧妙的结合了政治学,历史学,政策分析等诸多要素。读完这本书会被摩根索深深的智慧所折服。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宣称的“价值中立”,他毫不掩饰的希望自己的思想能为显示服务,他的权力观适应了美国社会的需要,他一生在用它的政治理论评判和指导着美国的外交政策。他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内容适用于我国,但是任何政治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摩根索的理论也是如此,有其局限性,我们运用的时候也要辩证地看待。 参考文献: [1]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南移.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的权力概念解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4). [3]秦亚青.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批判.国际政治科学.200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