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路径分析
范文

    摘 要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主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而国有资产对本国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国企转型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贿赂、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影响了国民财富的合理配置,也导致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社会风气的恶化及公共资源的丧失,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职务犯罪 预防 路径分析

    作者简介:杨弘傑,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114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法律意识淡薄,趋利心态明显

    近年来查办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中不乏单位的高级知识分子及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文化水平和学历程度都较高,但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在很多人心里只是一个概念名词,对很多法律法规也只是一知半解。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平时只注重自身业务的学习,忽视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导致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却浑然不知。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趋利心态明显,很多职务犯罪者身居高位后,贪欲逐渐膨胀,加上放松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导致趋利的本性冲破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从而走向了犯罪道路。

    (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

    一是国企用人制度缺乏竞争机制,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方式没有深入推行,缺乏必要的民主及监督程序,这种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的选人用人机制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产生了不正当的价值观,导致被任用的干部上任之后,不断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最终走上职务犯罪的不归路。二是财务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往往拥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及经营权,而财务监督制约制度还不完善,监管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都实行两本账甚至多本帐,甚至采取经营创收收入不入账等方法逃避财务监管,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导致企业收支无序,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职务犯罪打击力度不大

    一是立法视野过窄,法制还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导致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制约而滥用权力。二是对职务犯罪查办力度不大。大多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甚至是当地的财政支柱,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紧密结合,个别地方政府甚至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行为存在抵触心理,有的甚至以“影响经济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借口干扰检察机关查办案件,使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受到挑战,也使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严重的冲击。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

    (一)发案部位和人员较为集中

    经过对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分析,笔者以为,当前涉及该领域的犯罪主要可能发生在以下重点环节:企业改革重组及改制环节、财物管理环节和金融环节、工程招标投标环节、供销采购环节等。这些环节在企业参予市场竞争、获取经济利益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相关领域的负责人员如销售人员、保管人员、采购人员、财会人员等都具有直接接触财务的便利条件,也最具有现实权力及犯罪的机会,不易监管,是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

    (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反侦查意识逐渐增强,犯罪手段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主要犯罪手段可以列为:重复报账、虚报冒领;滥报白条;签订假合同假协议,掩人耳目;用公款公物行贿,中饱私囊;借采购之机,赚取差价;设立小金库。在大多数行贿受贿类案件中,行贿者大多都是以“感谢费”、“好处费”的形式进行行贿,除了传统的送钱、送物以及送购物卡外,有的行贿者为谋求长期稳定的权钱交易关系,往往利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之机以朋友名义送“红包”、送“礼金”等。如天津市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马某某多笔受贿款项均集中在每年春节期间,以各种名义,恰逢其时的收受多家银行、企业的高管及负责人行贿的礼品、银行卡和现金,这些行贿人往往以联络感情为名,行受贿之实,谋求与受惠者建立长期、稳定的权钱交易关系。

    (三)“窝案”、“串案”多发,职务犯罪呈群体化趋势

    近年来,发生在国企领域的贪污、贿赂、私分、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单位犯罪、团伙犯罪及群体作案现象较为突出,具有面广、人多、关系网复杂等特点。犯罪手段主要表现为:有的是一些企业负责人之间内外联合、互相配合、共同策划作案;有的是单位领导与财会人员上下勾结;有的单位或部门为牟取团体不正当利益用公款对其它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行贿;有的单位或部门集体收受他人贿赂;有的单位或部门将公款、公物进行集体私分等等。

    (四)涉案数额明显上升,作案时间跨度大

    随着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职级不断上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活动“日渐高明”,反侦查能力不断增强,有些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就已经周密计划了以后的退路,并订立了攻守同盟,采取了严谨的自我保护反侦查措施,导致作案时间跨度大,潜伏期长。如某直辖市某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某某,在任职将近9年的时间里,从没有停止过受贿行为,其每笔受贿金额均在万元以上,收受的贿赂中最多的为收受天津市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某某仅人民币就已经达到273万元,张某某总计受贿金额高达578万余元,数额之大,近年罕见。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预防路径分析

    (一)加强警示教育,增强廉洁意识,使其“不欲为”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思想道德失范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培育公正执法、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高尚道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要增强道德文化的影响力,注重把“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思想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并以此为标准选拔管理领导干部;要通过树立榜样模范,大力宣传真善美事迹,不断强化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要进一步突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对反面教材的深刻剖析,使广大干部引以为戒、为镜、为鉴,筑牢思想防线;检察机关要立足检察职能,通過组织参观反腐败警示教育基地、旁听法庭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向企业赠送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册,派驻驻企联络员、开展检企共建、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菜单式”法制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免疫力”,从而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加大打击力度,坚持惩防并举,使其“不敢为”

    古语云:治乱世用重典。因此,要严密法网,加大对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起到“伸手必被捉”的震慑效果。一是检察机关可以适当地、有选择地介入重点国有企业的改制、破产及重组过程,加强法制宣传,及时受理职务犯罪举报,从而教育一批法律意识薄弱的人,震慑一批有犯罪倾向的人,打击一批犯罪情节较为严重、涉案数额较大的腐败分子。二是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应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即对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查处,绝不姑息,而对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较好、积极配合案件查办的犯罪分子采取教育为主、打击为辅的方式。三是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反腐败总体格局中,形成社会化大网络预防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要加强在国有企业中的法制教育,依托检企共建活动,帮助企业人员用法律规范其行为;要突出抓好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类案预防,针对已查办的案件,及时向企业发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三)加强机制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使其“不易为”

    一是要建立健全“依法治企”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在源头上实现配置的法制化,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机会。二是要严格人事选拔机制。坚持“选贤任能,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杜绝宗派主义下的裙带关系和任人唯亲,在采纳民主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后再正式任命。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资金收支监管和财务预决算制度,严格财政纪律,推广建立会计委派制度,將财务人员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委派至国有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国有企业领导等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有力地减少两者共同犯罪现象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制约,使其“不敢为”

    社会主体责任要承担起来,包括国资监管机构、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建立互相配合、相互协作的长效联席机制,切实建立与国有企业职务人员职责相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及绩效考核标准。同时,在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会议、职代会等组织的监督管理作用应进一步发挥,坚持企业自身民主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统筹结合。进而,要健全完善干部任免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制度等,规范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行为,防范和制约企业管理者贪污贿赂、私分挪用及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发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对不认真履职者加大责任追究,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总之要按照职责分工,多管齐下,形成完备的监督体系,做到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把监督落实到实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