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改进探析 |
范文 | 摘 要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提升,然而高中生违法犯罪的事件却是频繁发生,为个人、家庭以及学校带来了极大危害,这就充分体现出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缺乏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这种现象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作为高中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法律意识方面的欠缺并及时改正,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出发,分析和探究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中生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 作者简介:张凯歌,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333 作为一名高中生,正處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是极为重要的。虽然学校和家长都在加强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是屡屡发生高中生违法事件,对自身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探析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和改进措施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 当前阶段,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对法律的认识也太过片面,而且存在很大的误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高中生在整个学习和成长的阶段受到的法律知识比较少,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只是接触了极少数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的认知比较模糊;二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考大学的现状,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有限;三是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处在学校,绝对不会触碰法律,也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侵权现象,所以觉得法律也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忽略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因此,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如下: (一)欠缺法律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未满十八周岁,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且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以及他人的不良诱惑,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直到造成严重后果以后,才会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违法的。在大多数高中生思维观念中都认为我们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内,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也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觉得培养法律意识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面,为高考做准备。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且不可取的,虽然高中阶段与社会接触比较少,但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在极短的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内不会受到有心人的利用,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其次,大多高中生在家长和学校教育下了解部分法律知识,但并不是完全懂,在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相关法律知识时,没有自主意识,也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和合法权益被侵害。 (二)认为法律作用不大 随着学校和社会大力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大多数高中生对法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法律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最表面,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就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不能保护自己,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运用自己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打架、抢劫、偷盗等,却不知自己非但没有保护到自己的权益,反而自身已经又触犯了法律,抱有这种错误想法的学生就会渐渐放弃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对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其次,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执法不公的现象,这也是学生认为法律作用不大的关键原因之一,一些违法事件发生后,由于法律工作人员公正思想淡薄,为获取额外利益,以权谋私为犯罪人员开脱,使他们逃脱应有的法律制裁,高中生就会片面的认为钱和权可以藐视法律,对法律逐渐失去信心,认为法律作用不大。 (三)不了解法律维权方法 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理解且法律意识比较强,但他们或许对相关的法律维权方法却不是很清楚,对法律维权的流程也比较模糊,当他们遇到突发的法律事件后,不能灵活及时找到相关法律维权部门,因为一时冲动或者恐慌,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以至于不能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在他们的思想认知当中,一直存有“违法必究”的思想,把法律当做约束自身行为的要求,而不是维护自身权利的保障,在自己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解决,不清楚向哪里求助,往往表现为束手无策或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却导致了更多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高中生法律意识优化措施 虽然当前高中生对法律认知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被改进和优化的,具有优化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法律意识 作为一名高中生,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法律是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都是紧密相连的,改变以往的错误认知,及时纠正自己对法律方面认识的误区,提高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高中生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就算我们时刻都处在校园内,法律事件也有可能随时发生,在发生侵权事件时,一定要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利用法律武器击退不法分子,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当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提升以后,才会更加主动的去了解和学习法律,也只有在高中生法律意识提升以后,我们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懂法、守法、爱法,做一个遵纪守守法的好青年,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深入学习法律知识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它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作为保证而实施的,所以作为高中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一定不能含糊不强、似懂非懂,而是要主动、积极、深入的去学习法律知识,填补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空缺,纠正自己错误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也比较多,比如:学校图书馆、互联网、法律讲座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或者借阅相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平常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法律讲座来学习,总之,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和渠道是比较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进而达到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对法律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在遇到纠纷或者侵权事件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来进行合法、有效的解决。 (三)了解法律維权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生,仅仅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维权方法和途径,因为只有清楚的了解了法律维权的方法和明白了法律维权的途径,才真正实现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对法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在了解法律维权方法和途径方面主要包含有: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求助哪里、需要经历那些流程、需要提供哪些相应证据、需要缴纳多少诉讼费用等一系列的内容,清楚的明白了这些以后,当我们遇到法律纠纷和侵权事件后,我们可以有条不紊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提升自我法律素养 作为一名高中生,除了要学习法律知识以后,还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法律素养,养成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遇到纠纷或者法律问题时学会寻求帮助,只有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明确的认知能力。提升自我法律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平时要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在和不法分子进行正面冲突的过程中,有能力实行正当防卫措施,并且可以找准机会逃脱不法分子的控制,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学会寻求他人帮助,切勿慌张和莽撞一定要机智应对。二是在遇到法律纠纷和侵权事件时,在自己无法做决定时,一定要告知教师或者家长,并且要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顾虑,由教师或者家长出面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三是要学会尊重生命,一方面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将学生成绩看的比较重要,就会造成部分学生因为过度追求成绩心理产生问题,出现自残或者轻生的想法和行为,另一方面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在遇到情感问题时也会有自残和轻生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健康心理。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开始,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从生活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争做遵纪守法的好青年。 参考文献: [1]王治钧.浅析经济背景下高中生法律观念的误区与改进策略.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 [2]白若晞.浅谈高中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培养.法制与社会.2018(30). [3]付琬彤.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之不足及其对策.法制与社会.2018(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