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管理著名效应理论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
范文 |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高校学生和高校辅导员之间应该抛弃原来的“保姆式”管理方式,转变原来的管理思想,在对学生生活、学习进行教导时,应当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本文就从管理心理学中的效应理论入手,探讨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 效应理论 高校辅导员 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邬加白,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獻标识码:A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4.081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如今高校学生的心理和过往的不一样,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会面临各种新情况。学生的心理随着自身生理成熟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发展,90后、00后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很多人的心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半盲目、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自觉的状态。 (一)逆反心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家过的都是养尊处优的生活,所以他们一到高校就难以自己独自生活,甚至有些人很难迅速适应高校的新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辅导员不对他们进行及时地关心,那么这些学生很多可能因某些事为导火索而出现心理扭曲的情况,产生逆反心理,最终会导致他们厌恶学习,不配合教师工作,不利于辅导员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自卑心理 因为高校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甚至在家境上都相差很大。这样就会让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即使是努力了也难以追赶上他们,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不愿意自我表现,这样的恶性循环以后,就导致他们极为不合群。 (三)畏惧心理 很多学生在高校中是第一次自己独立生活,所以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这些学生没有及时转变生活、学习态度,就会被各种困难所打倒,从而遇事容易退缩,从而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不利于自己后续发展,也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四)矛盾心理 在高校中很多学生都会面临困难,有些学生可能在面临困难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自己瞧不起自己,但是一旦别人蔑视自己就会特别生气的情况。这些学生在面对批评和表扬时都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其内心又极为难过痛心,从而想要通过打架斗殴等方式来博得关注,这样的矛盾心理对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开展来说,是极为棘手的。 (五)他因影响心理 在高校中,学生通过内心心理的成熟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在高校期间,学生处于人生的交叉口,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诱惑,在这个时候他人的评价和认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认识到学生这一心理,从而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学生直接交流、沟通的群体,其应该发挥自己的岗位优势,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从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和岗位职称来看,其队伍地位低,待遇少,但是其工作繁琐复杂。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同学生交流较少,难以明确学生的根本需求,无法真正地关心学生,从而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2.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还是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其认为“严师出高徒”。在工作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以达到目标成效。 3.从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来看,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辅导员,其在管理过程中难以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常都是以命令的语气要求学生学习工作,长久以往,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和辅导员进行对抗。 4.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要面对一年级段的学生,其管理的人数多,就难以对每个学生都有深入的认识,在处理事情中也很难一碗水端平。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都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僵化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三、管理心理学著名效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应该学习一些管理理论,并且将其落实为实践,本文主要介绍的有如下几种理论。 (一)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这一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做一次“发展预测”时得来的,他在考查某校,随意将18人的名字写下交给校长,并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去这个学校考察,发现这18名学生长进很大,后来这18人全部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他人的行为,将运用到管理当中,就要求领导要对下属投入感情和希望,下属就得以发挥自身潜能。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教育中难以有效地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相关启示,要求辅导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所以在开展学生工作时,高校辅导员要及时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信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前途充满希望。在教学实际中,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态度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期待,学生将会越来越聪明。同时也建议凡是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坚决不替代。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5种层次,但是在不同时期中所展现出来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认为,人们的需要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要原因。马斯洛需要层次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递进的,并且低需求满足之后,其对人的激励作用就会减少,这时候取而代之就是高层次的需求。并且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其认为高层次要比低层次更具有价值,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就要了解学生处于什么样的需求层次,再进行学生管理。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认识到对学生过高、过低的需求都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都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所以高校辅导员在给学生制定要求时要认识到学生的需求,要进行全面地考虑,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生除了满足自身生理、安全需求以外,还要获得尊重这一需求,在获得他们尊重之后,才能逐步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要去尝试,越想要得到。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容易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并且会有意无意中推动人们利用各种途径去获得相关信息,从而达到目的。禁果效应也可以看作是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导致对方的逆反心理。而禁果效应在高校学生中则表现得尤为突出,高校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时期,学校越是禁止的事情就越想去做。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一味地禁止学生去干什么,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界定尺度,要做好引导工作,从而有效地激励、引导学生。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该理论主要阐述的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做学生管理工作时要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要在工作中把握相应的度。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这就说明其管理强度在加大的时候,效果会增加,但是一旦强度增加到某一个量,管理效果不会增加,反而会出现下降。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工作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苗头就要及时进行引导,防止学生铸成大错,但是在引导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引导的度,不要矫枉过正。对于一些犯错的学生,辅导员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他们出现逆反心理。所以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开展工作中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帮助他们走上正轨。对于一些及时矫正错误的学生,辅导员还要及时给予鼓励。 四、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对策 根据上述对于管理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宜采用以下对策。 (一)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理 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和学生真诚相待,要认识到真诚是和学生交流的必经桥梁尽可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在进行学生管理时,高校辅导员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进行解答,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让离家的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关爱,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向上发展。 (二)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实践计划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发展方向都是不同的。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面对不一样的学生要采用不一样的方法。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实践计划,并且引导学生渡过学习、生活的难关。 (三)搭建多样平台 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展示自己的技能,增加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认识,使其在后续工作能夠更好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占据了高校辅导员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要求辅导员们投入高度的热情。因此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并且在工作中能够结合一些管理理论,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学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从而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的需求,从而做好每一项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琼.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2]蔡枫瑜.从管理著名效应理论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卫生职业教育.2012(10). [3]李硕,崔常鸣,杨海峰.探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青年与社会.2013(6). [4]吴世珍,郑树青.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2010(5). [5]肖铁岩.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高校辅导员.2011(6).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