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校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及教育引导途径探究 |
范文 | 章佳颖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对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研,发现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盲目、择偶功利、爱情观片面及缺乏性健康教育。加强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她们婚恋价值观念存在的问题与不良倾向,引导其积极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教育资源的整合。丰富婚恋观教育的内容,切实促进女大学生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165-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时代信息的极度丰富与开放,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大学生。当代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女性的引领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对其未来工作、生活以及选择配偶、组建家庭、养育下一代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盲目恋爱、校外同居等负面报道不断,她们因对婚姻、爱情、性知识的正确认识缺乏而导致校园惨剧频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调研及个别访谈,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调查,并对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进行了思考。 一、婚恋观的定义 婚恋观作为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婚恋观,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徐明(2006)认为,“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黄希庭、郑涌等(2005)认为,“婚恋价值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本质、择偶的原则和标准、择偶方式、美满婚姻的基础以及有关的道德问题等所持的内在尺度和评价标准”。刘亚丽(2003)认为,“婚恋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基础问题的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笔者综合相关资料及研究发现,婚恋观应包括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性观念等。 什么才是正确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有关婚恋观方面的基本阐述为“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所形成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真正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情感”。因此,爱情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爱情以一定客观物质为基础。第二,共同理想是爱情的社会内容。第三,在爱情的关系中男女双方平等。第四,爱情具有排他性、热烈性、持久性的特点。 正确的恋爱观应包括认真严肃地并持有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去对待恋爱。恋爱动机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更侧重于选择未来人生伴侣而谈恋爱,而不是因为寂寞、打发时间、攀比跟风等其他不正当的目的。另外,还需端正恋爱行为,严肃对待婚前性行为、同居等现象。正确的择偶观应是理性地选择配偶,将对方的品性、个人能力、共同兴趣以及双方的感情等作为首要标准,而不该把功利或是其他因素放在重要位置。正确的婚姻观应严格遵守婚姻法律规定,符合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要求,对婚姻与家庭高度负责,承担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夫妻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敬如宾。正确的性观念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性健康知识且明确个人性行为不仅需要对自己也需要对他人负责。 二、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婚恋观对社会条件具有一定的依存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产生具有时代特征的婚恋观。当代大学生对婚姻、恋爱的态度和行为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观念的成熟而逐渐发展的。笔者通过对在校女大学生的观察及个别访谈后,发现在校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恋爱盲目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正处于恋爱中的女大学生被问及为什么要恋爱时表示“不太清楚”,“周围有同学谈恋爱了,自己也试试”。也有表示听说在大学应该谈恋爱,所以尝试一下。有不少女大学生在读高中期间已开始谈恋爱,跟风现象严重。几乎没有女大学生表示在谈恋爱时会与未来的生活、婚姻等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可见在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较为盲目。在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摆脱了考试的压力,离开家长、老师的束缚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拥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对父母、老师依赖性更强的女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孤寂感较强,不适应大學生活,心理相对比较脆弱,渴望得到关心与照顾。于是,不少情窦初开的女大学生便开始谈起了自己似懂非懂的恋爱。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大多数女大学生与恋爱对象在观念上、行为习惯上存在差异,而往往不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容易引发矛盾、争吵,甚至频繁“闹分手”,这就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状态,给其造成心理困扰。也有不少女大学生在恋爱初期满怀憧憬和激情,一味将自己的时间、经历全部投入在感情上,影响学业成绩的同时也与班级同学、寝室同学渐渐疏远,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体,甚至会引发同学矛盾等。 (二)择偶功利性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功利性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在择偶标准方面,女大学生纷纷表示对方的家庭背景、工作岗位、收入情况等是择偶时考虑的重要问题。不少女大学生表示,这样的择偶标准也是受家庭的影响。不少父母希望孩子大学阶段不要谈恋爱,毕业后找个有经济实力的男士结婚,这样能使自己未来的生活比较稳定。由于大城市的户口政策日趋收紧,也有不少女大学生表示希望找一个能帮忙落实目标城市户口的对象,以保障日后的生活。因此也有女大学生在择偶时将能接受男士的年龄设立得跨度很大,同时开出经济收入高、有房有车等择偶条件。部分女生还存在相互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 (三)婚恋观片面 在校女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且生活经验不足,以独生子女居多,她们与外界接触较少,对婚姻的认识大都停留于感性层面,且受自己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调查发现,较多女大学生表示在恋爱过程中没有考虑结婚等相关问题。她们对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认识不一。有些认为家庭很重要,表示愿意为家庭放弃事业。也有不少较为功利的想法,希望找个有钱的富二代,自己以后可以不工作。而另一些女大学生则表示事业对女性很重要,经济独立能使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得到认可,不愿为家庭放弃工作。也有部分女大学生表示不愿意养育孩子,希望未来成为丁克族。调查还发现,女大学生普遍对婚姻法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未学习过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婚姻的神圣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认识不足。 (四)性教育缺乏 婚前性行为如今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大多數女大学生在调查中表示能理解婚前性行为、校外同居等行为,但表示自己不会轻易尝试。但当问到了解多少性健康知识时,她们纷纷表示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有些高中曾接触过生理健康课的女大学生所了解的相关知识也仅局限于女生青春期发育的表现以及与例假相关的问题,而对于相关的生理健康知识、性健康知识等都知之甚少。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女性生理结构了解不全面,缺乏女性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的意识,对生理期护理、性健康、避孕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在如此开放的观念下,女大学生性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性健康教育缺乏等问题,应引起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视。 三、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教育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并最终顺利建立婚姻家庭幸福地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重视婚恋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重视家庭教育,父母做好表率 家庭是婚恋观教育的起点,父母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家庭往往存在只关注子女在知识技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但在婚恋方面特别是性教育方面提及得很少。父母对“早恋”问题很敏感,往往反对子女在读书期间谈恋爱,以免耽误学业,也很少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与子女探讨关于恋爱、婚姻等问题。不少女大学生的母亲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教育仅限于说教式的“要自我保护”“不要早恋”等,极少从生理、心理及教育等角度给予解释与帮助。因此,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地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爱,并引导子女正确地认识恋爱和婚姻的关系。同时,应善于与子女沟通,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子女生理、心理的变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子女进入大学后,父母应保持与子女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与孩子谈心,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爱情、婚姻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 (二)开设相关课程,丰富学校教育方式 高校作为在校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应更多地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在校女大学生开设女性心理健康、婚姻与爱情、女性生理学等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使在校女大学生获得相关知识。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相关的在线课程,以方便女大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高校应积极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及相关移动学习平台,系统地介绍有关婚姻及性健康的知识,对中华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等也应该做全面的诠释。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也应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增加女性心理、生理知识,及时关注女大学生在婚恋方面遇到的问题,在生活、情感等上给予关心和帮助。高校心理咨询室应配有专业的教师为女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女大学生走出感情困境等。并通过设立线上讨论组、咨询平台,邀请专业教师“坐诊”,为女大学生提供有关婚恋、身心健康等综合的咨询服务。 同时,高校应丰富以女大学生有关问题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及舆论导向,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社团活动、文娱活动、学术论坛等积极组织讨论女大学生的婚姻、爱情、事业等主题的讲座、论坛,以帮助女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做好人生规划。 (三)加强自我教育,引发社会关注 在校女大学生是婚恋观教育的主体,新时代的女性在思想上、行为上更为独立,综合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在大学期间,女生更应该注重个人修养以及知识文化储备,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主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努力使自己在经济上、精神上做到独立自主,对自尊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主动自觉地追求。女大学生只有更好地完善自己才能在面对就业压力、生活困境时展现自己的坚强与才能,也可以对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的性别歧视等问题给予强有力的回击,从而引发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用人单位也应从观念上摈弃掉“男尊女卑”等旧观念,给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平等的机会。政府、高校等也应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使女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择业就业,克服依赖、等靠、逃避等心理。 四、结语 加强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她们尽量减少在婚恋价值观念方面出现问题与不良倾向,引导其积极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教育资源的整合。高校应积极丰富婚恋观教育的内容,切实做到关怀女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帮助其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更高的精神追求、更全面的文化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建新.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婚恋观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4):14-18. [2] 孟莉,段鑫星.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冲突的家庭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72-75. [3] 徐明.某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8):699-700. [4] 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8. [5] 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28-30. [6] 张莹,林丽,李灵.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9):971-972. [7] 马天芳.关于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70-172. [8] 韩凤仪.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9] 闫莉玲,叶松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与教育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9-62+66. [责任编辑:庞丹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