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4年4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
范文 | 一、俄缺席核安全峰会,讨论缺乏代表性 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开幕,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逾5000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海牙公报》,与会领导人在减少高浓铀核材料数量、增强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进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三方面达成共识。本届峰会最大的收获是日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日本将归还库存的浓缩铀和钚。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认为两国在加强核安全方面有共同的目标和责任,核安全是两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合作亮点。 冷战后的核安全问题依然触目惊心。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缺席峰会。俄罗斯是核大国,且是前苏联遗留核问题的主要当事国、责任国。前苏联遗留核材料、核设施的安全问题与确保核安全、防止核材料流失和核扩散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次峰会前夕,各方原拟就避免核材料落入恐怖团体手中制造核弹或“脏弹”达成进一步共识,但俄罗斯的缺席,令这种讨论丧失了足够的代表性。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社会动荡,不免让人担心核设施失控的状态会在某些地区重演。 二、哈格尔访问亚洲三国,再推美国亚太再平衡 4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夏威夷主持首届美国—东盟防长会议,会后哈格尔先后访问了日本、中国和蒙古三个亚洲国家。4月7—10日,哈格尔以国防部长的身份首次访华,除正式会见以外,哈格尔还先后参观了中国航母“辽宁舰”并在国防大学发表演讲。哈格尔于2013年2月底出任美国防长,此次亚洲之行是他第四次访问亚太地区。继哈格尔之后,美国总统奥马巴也于4月底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国。 美国高层接连出访亚洲,是美国加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举措。然而,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并不顺利,甚至困难重重。美国旨在通过在亚太打造一支同盟梯队、增加军力部署的军事 “再平衡”,达到遏制亚太地区新兴力量崛起的目的。美国希望军事力量首先“重返亚太”,但问题是没有几个亚太国家真心附和美国这一战略。韩国、越南、印尼、蒙古国等国家各有各的想法,并不完全与美国站在一起。美国“再平衡”战略给这些国家造成‘选边站或‘两边对抗的困境,使这些国家也难以承受这一局面。蒙古国不允许美国在本国建立基地也是基于此考虑。 三、博鳌论坛议题扩大,经济安全受到关注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届年会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线,共设置了68场多种形式的活动。本次年会受到亚洲各界的关注,来自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政、商、学界人士,以及众多学术界思想领袖等聚集一堂,共同就亚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想交流。 博鳌亚洲论坛是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商、学界领袖对话的高层次平台。本届年会首次把议题范围从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扩展到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年会挑选了中美关系、网络安全以及南海问题三个具有全局性和地区性影响的热点,进行了旨在增进互信与合作的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年会创立了“亚洲青年观察家圆桌会”机制。此外,年会更直接地为推进经贸合作以及为与会各国企业界人士更有效和顺畅进入中国市场,或开展在华业务搭建了多种交流平台。 四、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各国政策协调应加强 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4年春季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围绕全球经济形势、发达国家财政整顿、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及减贫等议题展开讨论。全球经济复苏进入新阶段,更需关注中期发展。先进经济体持续低通胀将损害增长和就业,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方都希望量化宽松政策(QE)缓慢退出。世行未来将增强在全球减贫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未来十年扶贫资金将由目前每年的450—500亿美元增至每年700亿美元。 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实现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更具包容性且能够持续的增长。据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3.6%的增长。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强劲,美国增速预计达到2.75%,欧元区有望止跌回升,2014年将达到1.2%的增长,日本增速有所下降,为1.4%。新兴市场增速仍不乐观,下调至4.9%。各国应采取政策行动以应对当前的低增长。先进经济体应采取适当步伐进行财政整顿和货币正常化。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加强宏观和审慎政策,防范市场波动。低收入国家增长依然强劲,但需警惕债务的快速积累。未来增长可能持续疲软,需采取连贯一致的政策措施,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并确保全球金融稳定。 五、叙再现化武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 4月11—12日,哈马郊区和大马士革郊区分别发生疑似化武袭击事件,政府和反对派都指责对方使用化武。叙国家电视台报道称,哈马的袭击事件系“基地”组织下属的极端武装反对派“胜利阵线”所为,并且计划在北部的伊德利卜“再炮制一起”。亲反对派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网站则称,政府军对卡法尔—齐塔村进行空袭时使用了化武,导致平民中毒。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4月13日表示,目前各方的指责都缺少证据。 本次袭击中,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的可能性不大。叙利亚政府已于2013年加入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销毁化武进程进展顺利。从技术角度讲,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联合国方面已完成对叙利亚23处化武装置的核查,而政府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转移和存放化武的。叙政府除了将反恐作为当务之急外,旨在团结包括已投降的反对派人员在内的“民族和解进程”也正在进行,反人道的化学武器无疑将破坏这一进程。然而,即便在由联合国方面主导的销毁化武工作结束后,仍然不排除在叙利亚境内发生化武袭击的可能性。叙利亚的化武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完全解决。 六、四方会谈达成协议,成果难立竿见影 4月17日,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在日内瓦举行,参加会谈的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四方达成一项文件,同意采取切实步骤缓和乌克兰紧张形势,在乌克兰恢复安全稳定。与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分别指出,与会各方在达成的文件中提到,应在乌克兰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侮辱性和挑衅行为,与会各方强烈谴责乌克兰境内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种族主义和宗教偏见。与会各方同意解除所有非法组织的武装,呼吁人们从被非法占据的私人和公共建筑物中撤出,主动从非法占用建筑物和公共设施撤出以及主动上缴武器者应获得特赦。 四方协议为平息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动荡局势创造了条件,也成为西方考验俄罗斯的“试金石”。但乌东部局势依然紧张,顿涅茨克等地纷纷表示,除非乌当局满足公投条件,否则不会上缴武器,也不会撤退。而北约仍以俄威胁为由,计划加强在波罗的海地区和东欧的军力。德国媒体就乌克兰东部局势撰文称,乌克兰东部走向和平需要各方遵守协议,取消制裁。只有各方保持理性克制,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加强沟通,才能有效协调各方关系,避免乌克兰局势再度紧张升级。 七、水下搜索过半,飞机依然杳无音信 4月20日,澳大利亚搜寻马航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宣布,承担水下搜索任务的“蓝鳍金枪鱼”水下自主航行器已经搜索了核心区域约一半的面积,尚无任何发现,第八次水下搜索任务已展开。“水下搜索核心区域”,是指根据拖曳声波定位仪4月8日探测到的信号所估测出的一个半径10公里的圆形水域。此外,11架军用飞机和12艘船只投入20日的搜索,涉及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划定的两块海域,总面积4.8万多平方公里。3月22日以来,澳方累计搜寻363万平方公里,尚未发现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物品。 本次搜救工作凸显了东南亚国家内部关系和各国之间关系的脆弱性,缺乏协调不仅阻碍了搜寻MH370飞行路线的工作,也妨碍了对飞机失踪的应急反应。尽管最初参与MH370客机搜寻工作的国家都属于东盟,但这些国家在多数层面上的直接沟通都受到国家利益的限制。推动亚洲国家签署开放空域的商业协定进展极其缓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纽约时报》甚至刊登题为“中国在搜寻客机行动中被认为伤害与帮助一样多”的报道。在全力搜寻的关键时刻,这一歪曲报道极大地伤害了各国搜救合作行动和中国人民的感情。 (执笔:王勋) (责任编辑:魏银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