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范文 | 方丽杰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旅游经济是皖北农村实现振兴的重要路径。由于对乡村旅游经济的不重视,皖北农村地区既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模式,也存在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于皖南地区发展缓慢。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农村地区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经济的投入,打造独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农村景区协同发展,以期实现皖北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乡村振兴;皖北农村;旅游经济;理论模型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08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安徽自然风光秀丽,尤其是黄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但是,安徽省内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差异却非常大,皖南、皖中地区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琅琊山等自然景点为核心,通过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佛教文化游、徽州文化体验游等一系列世界级精品旅游路线,乡村旅游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皖北地区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远不及皖南与皖中。皖北地区主要是指淮河以北的区域,主要包括亳州、阜阳、淮南、宿州、蚌埠、淮北6个地级市,虽然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乡村旅游发展缓慢[1]。 乡村振兴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南与皖中地区的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升,成为安徽省内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而同样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皖北农村地区,却还很贫困。基于此,探讨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困境,找出促进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皖北地区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困境 1.1 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落后,对皖北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够重视 皖北地区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相对滞后,对于皖北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够重视,制约了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各县市处于各自为营的发展状态,乡村旅游模式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形成品牌合力,使得皖北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缺乏品牌影响力。 (2)从皖北6市的财政投入来看,皖北地区对于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投入不足,尤其是缺乏宣传方面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提升,不利于皖北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做大做强。 (3)地方政府对于皖北乡村旅游经济缺乏引导与监管,使得皖北各市乡村旅游景点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整个皖北地区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并形成恶性循环。 1.2 皖北农村的居民经验不足,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模式 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和严格监管,皖北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都属于自发的市场行为,同时,农村居民的经验不足将会制约乡村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模式[2]。即使有些地区的乡村旅游能够快速发展,但也只是零散化、片段化的发展,无法形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模式,没有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旅游精品路线,单一的乡村旅游景点发展也不具备可持续性。最为典型的是阜阳市颍上县八里河镇的,该镇农民及相关企业协同开发了“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世界风光”等景区,逐步形成独具农业旅游特色的“国家AAAAA级风景区”。但是由于只是八里河单个区域的乡村旅游模式成型,阜阳乃至皖北地区的农村旅游经济却没有得到发展,也没有形成乡村旅游的片区化,因此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旅游路线。从长远来看,将会制约八里河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目前皖北旅游在品牌形象上远不及皖南与皖中的原因。 1.3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欠优,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皖北地区的经济相对薄弱,在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服务方面,不能與皖南、皖中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例如皖北地区虽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但没有发挥出其优势,过度的商业化包装让游客怨声载道,星级宾馆的管理不严格,游客的体验感较差。同时,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有效监管和协同配合,皖北周边地区模仿八里河景区的模式,不仅在皖北区域没有形成乡村旅游景区的协同效应,而且造成了区域旅游的同质化竞争,并演化为价格战,这样不仅不利于旅游景区盈利,也对区域旅游品牌与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抑制了区域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3]。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2.1 地方政府要注重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对皖北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建设的投入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要高度重视皖北农村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及修建配套设施,加大对皖北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建设的物质投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地级市要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景点开发方面要加强与相邻市、县的协同配合,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乡村旅游景区,增加区域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 (2)要加强皖北农村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使得游客“过来很便捷,离去很方便”,改善游客的体验感。 (3)加强宾馆、商业中心、餐饮等生活设施的建设与监管,严格约束景区强买强卖、天价欺诈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景区服务形象。 (4)加大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宣传,培养并引进乡村旅游人才,提高工作效能,推动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 皖北农村居民要重视乡村旅游模式构建,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为进一步探究皖北地区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构建了农村旅游需求曲线理论模型。从图1可知,从理论上看,当农村旅游产品的价格越低,旅游的需求量越高。但是农村旅游需求曲线隐含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产品与服务水平不变,如果无法保证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不变,那么更低的价格也不一定会促进旅游需求量的提升,相反可能会造成旅游需求曲线的弯曲,即价格越低,旅游需求量也会降低。由此可知,皖北农村居民要重视乡村旅游模式构建,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坚决摈弃价格竞争策略,皖北各市的乡村都要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例如亳州具有中医药文化资源,可以形成健康养生的乡村旅游模式;宿州具有丰富的连片果园,可以重点发展果园观光农业、果园综合旅游区、果园采摘乐园等乡村旅游模式。 2.3 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与日常监管,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农村景区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的本质是服务业,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宣传,同时还要注重对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监督,维护好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在宣传工作方面,既要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也要确保宣传工作的持续性,不做“运动式”宣传,注重宣传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2)在日常监督方面,要建立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监管为辅、其他主体监管为补充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提升投诉反馈的处理效率,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3)要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农村景区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力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乡村旅游集群发展的模式,并且形成乡村旅游景点精品路线,提高区域的旅游品牌竞争力。 3 结束语 皖北地区的农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开发皖北地区农村旅游资源是促进皖北地区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加的重要手段与有效举措。面对当前皖北农村地区观念落后、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欠优等问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农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皖北地区农村景区协同发展,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2]李小芳,王鹏,杜俊义.基于SWOT分析的皖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4-57. [3]郝志阔.“互联网+”时代农业旅游转型升级路径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27-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