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蕅益大师与灵峰寺及灵峰派 |
范文 |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明末佛教灵峰派创始人蕅益大师的生平,介绍了灵峰寺与灵峰派的由来,阐释了蕅益大师的佛学思想:禅、教、律三学一源,以一心融会诸宗,最终归极净土,这一思想特点也就是灵峰派的思想特点。分析了蕅益大师佛学思想的渊源:蕅益大师佛教思想的形成有两大促成因素。一是对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的一脉相承,二是他自身的体验。 【关键词】 蕅益大师;灵峰寺;灵峰派 明末,蕅益大师创立峰派,但这一佛教派别一直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和关注。本文试从创立者蕅益大师与灵峰寺的关系、灵峰派名称的由来及主要思想等角度对灵峰派进行分析。 一、蕅益大师生平 蕅益大师(1599-1655),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宇,出家剃发后命名智旭,字蕅益,别号“八不道人”。 大师自撰《八不道人传》,自述生平。先世汴梁人,始祖南渡,居古吴木渎。母金氏,父岐仲公。少时习儒,深信孔学,大写辟佛之论。十七岁,阅莲池大师[1]《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辟佛论焚之。二十岁,冬丧父,闻《地藏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尽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大佛顶经》,决意出家,体究大事。二十四岁,一月三梦憨山大师,师往曹溪,不能远从,乃从雪岭师(憨山门人)剃度,改名智旭。夏秋间于云栖寺听讲唯识论,疑与佛顶经之宗旨相矛盾,叩问之,得“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之答,犹不解其意,遂往径山坐禅。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剎那剎那,念念不住,的确非从父母生也。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二十六岁受菩萨戒。二十七岁遍阅律藏。二十八岁母病笃,四刲肱不救,葬事毕,焚弃笔砚,矢往深山,掩关修道。关中大病,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三十岁,始述毗尼事义集要。三十一岁,随无异禅师至金陵,盘桓百有十日,尽谙宗门近时流弊,乃决意宏律。三十二岁,拟注《梵网》,作四阄问佛,一曰宗贤首,二曰宗天台,三曰宗慈恩,四曰自立宗。频拈得台宗阄,于是究心台部,而不肯为台家子孙,以近世台家,与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故。三十三岁秋,始入灵峰过冬。之后,曾先后住武水、九华、温陵、漳州、湖州、石城、祖堂等地。四十六岁、五十一岁两次返灵峰。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圆寂于灵峰寺,弟子奉骨塔于大雄宝殿右侧,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蕅益大师的修道有一个变化过程。初入释门,受戒于云栖(寺),坐禅于径山(径山寺),并有所悟。二十七岁遍阅律藏,有心弘律。二十八岁时“两番大病垂死”,而以往所用之功无济于事,促其转心净土。三十岁,开始遍阅大藏。三十一岁因于金陵尽谙宗门时弊,更“决意宏律”。三十二岁,最终决断“究心台部”。数年中,智旭由禅而净而戒而教、由阅律藏而阅大藏,最终选择专究天台宗。 蕅益大师是明代佛教四大家之一,也是明代佛教之集大成者。他平生厌弃名利,以阅藏著述为业。一生著述宏丰,其门人成时将他的所有著述分为两类,一类为“释论”,是大师关于佛典经论的注释及辑要方面的著作,如《梵网合注》、《占察行法》、《阿弥陀要解》、《法华会义》、《大乘止观释要》、《教观纲宗》等,现存的有五十种一百九十卷。一类为“宗论”,包括愿文、法语、杂文、书简等,被门人辑成《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共三十八卷。其中,有关净土的文献,有《礼净土忏文》、《示念佛法门》、《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说》、《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参究念佛论》、《阿弥陀佛赞》、《净土偈》等。 蕅益大师认为禅、教、律,三学一源。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这三者最后都要统一于净土之一念。对于天台宗,他认为“台教存,佛法存;台教亡,佛法亡”,[2]天台宗是拯救明末佛教的根本;对于净土法门,他认为:“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3]律、教、禅都通于净土法门。此后,台家讲教,大多依据智旭的有关论疏,形成合禅观、经教、戒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由于蕅益大师对天台与净土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十一祖,净土宗第九祖。 二、灵峰寺与灵峰派 目前,学术著作中涉及“灵峰派”的内容很少,大都是在介绍蕅益大师时顺带提起。《佛光大辞典》之“灵峰派”条目如此解释: “清代净土宗之一派。澫益大师智旭(1599~1655)所创,以住杭州灵峰,故称灵峰派。师承紫柏真可、云栖袾宏、憨山德清等性相融会、禅净一致之说,主张三学一源,禅宗、教宗(包括天台、华严等各家)、律宗应相互为用,不当分河饮水,认为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尤将禅、教、律统摄于净土一门,以念佛三昧论完成其三学一源之思想体系。天启元年(1621),师发四十八愿求生净土,晚年更选定净土十要,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十要为智旭教学之重要著作,其弟子坚密成时于师示寂后集录遗作为十卷,即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坚密之后,省庵思齐大振法道,此派臻于极盛。清代中叶以降,佛教由三学一源更演为儒佛一致,遂有居士佛教之盛兴。清初钱谦益(1582~1664)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解蒙钞十卷、般若心经略疏钞二卷等,堪称清代居士佛教之先驱。”[4]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知,“灵峰派”为蕅益大师所创,因灵峰寺而得名。主张以净土一门统摄禅、教、律三学。省庵思齐时达到鼎盛。省庵大师(1686-1734),是清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天台正宗灵峰四世。“灵峰派”因灵峰寺而得名,源于蕅益大师与灵峰寺深厚的因缘。灵峰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城西南七公里处的灵峰山,山高337米。山有五峰:大雄峰、百丈峰、独立峰、五连峰、二乳峰;有五泉:龙树泉、欢喜泉、安养泉、瀑布泉、小天池泉。寺院坐北向南,依山势而建,呈中轴线递次向上,依次层层升高,结构分明,俯仰相应,环境清幽,有“灵、古、秀、幽”之气象。据《灵峰寺志》记载,灵峰寺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时号灵峰院。吴越四年(926年),吴越王钱镠至灵峰,流连岩壑之美,赐“灵峰”匾额。宋治平二年(1065),英宗赵曙奉勒赐“百福讲寺”匾额。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改名“灵峰讲寺”。自义璘禅师始创灵峰院后,名僧辈出:宋有仲贤、元有如月、东拙(日本国人),明有石峨、雪航、蕅益,清有苍辉、谛隐等,以蕅益大师最为著名。 蕅益大师一生曾著述于江南诸多著名寺院,独钟爱灵峰古寺。他在《灵岩寺请藏经疏》中说:“以阄问佛,定安居处。乃九阄中,独得灵峰山灵岩寺之百福院。”[5]足见因缘殊胜。自三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二十四年间先后八次住灵峰。第一次入灵峰,时在1631年冬,三十三岁,有偈语“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之后,又分别于1632年、1643年、1644年、1649年、1651年、1652年返灵峰,最后一次(第八次)返灵峰是在1654年(五十六岁),决意谢绝他缘,毕志安卧灵峰,直至1655年圆寂于灵峰寺。[6]蕅益大师曾在《山客问答病起偶言》中,称赞灵峰有五美:“一者泉甘且多,二者黜陟不闻,三者暑不酷,四者寒烧柴火,五者蚊少。”[7]大师钟爱灵峰的山、水、泉、石,曾作《北天目灵峰山二十景颂》,将他对灵峰的雅爱之情寓于诗作之中。大师自号灵峰老人,在其自传、传略、年谱中,凡提到灵峰,除用“结夏灵峰”外,均用“归卧灵峰”、“还灵峰”、“返灵峰”、“安卧灵峰”、“毕志安卧”等词字,足见大师与灵峰寺情感之深厚。[8]正因此,后世便将由蕅益大师所立的这一佛教分支称为“灵峰派”。 三、灵峰派之思想 灵峰派之思想,实质就是蕅益大师之思想。清嘉庆六年(1801年),和硕亲王裕丰在《书重刻<灵峰宗论>后》文中总结智旭佛教思想的核心是“融会诸宗,归极净土。”《佛光大辞典》概括蕅益大师的思想特点为:“其思想之总结为三学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一代时教。”[9]所谓三学,指的就是禅、教、律,这里的教包括华严、天台、慈恩等以教理见长的诸宗,三学也就是指诸宗。所谓摄归一念,即指“现前一念心性”的开显是一切宗派共同趋归的终极目的,“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维忆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10]所谓归极净土,就是以往生净土为诸宗之归宿,大力提倡持名念佛。概括而言,蕅益大师的佛教思想特点就是:融会诸宗,归于净土。 蕅益大师佛教思想的形成有两大促成因素。一是对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的一脉相承。延寿大师提倡融会诸宗、禅净双修、净土念佛,目的就是为了拯救五代时的佛教。七百年后,明末佛教宗教割裂、性相分途、禅教互隔的状况更加严重。“持律者唯事衣钵,作犯止持,茫无所晓;习教者唯事口耳,禅那理观瞀无所得;参宗者流入机境,播弄精魂,心佛真源,毫无亲证。”[11]在此情况下,蕅益大师对延寿大师尤为推崇,“古人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盖至言也。自禅教分门,佛冤魔说遍海内,非古佛现身,实未易救。细读《宗镜》问荅引证,谓非释迦末法第一功臣可乎?然唯彻悟无言之宗,乃能曲示有言之教。今人须藉其言,以契无言,始不死于言下。傥直以是为宗,而不知离指得月,纵解悟了了,仍是三世佛冤耳。”[12]他认为,永明延寿是匡救佛教时弊的“末法第一功臣”,足见其对延寿大师思想的高度认可。他在一首《自像赞》诗中明确提到自己思想上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宪章紫柏可,祖述永明寿。”[13]二是他自身的体验。大师少年习儒,后出家修禅,以期依修禅了脱生死;两番大病,又促其归心净土;待熟知禅门流弊后,便遍阅律藏,有兴戒学之志;但佛界戒律废弛,弘律无望,又欲以天台教观匡救佛教之弊,但当时天台亦非智者大师时期的天台,与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这样一来,他任何一家都不能依傍。所以他既不敢以古之儒、禅、律、教以自许,又不屑今之儒、禅、律、教以自命,便自号“八不道人”。最后,他认为,佛教的出路只能在于融会诸宗,归于净土。诸宗之所以可以融会,就在于禅、教、律三学本一源,此一源就是净土念佛之一念。 《灵峰宗论》云:“夫佛心己心,岂有二哉?观现前一念心了不可得,不复误认缘影为心,方知一切诸法,无非即心自性。既知一切法皆即自心,则佛心亦即自心。既知佛心即是自心,则佛语佛行,何独非自语自行乎?不于心外别觅禅、教、律,又岂于禅、教、律外别觅自心。如此则终日参禅看教学律,皆与大事大心正法眼藏,相应于一念间矣。”[14]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禅教律只为明此心,此心外无禅教律。蕅益大师将现前一念心性视为佛祖慧命之所在,消解禅教律门户歧见之本源,统摄一切经论之根本。“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脚注。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15]“如来所制大小律仪,皆为断除现在未来有漏,直下安心,本是至圆至顿;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皆是破除我法二执,直下安心,亦是至圆至顿;祖师千七百则公案,皆是随机设教,解黏去缚,斩破情关识锁,直下安心,亦是至圆至顿。”[16]持戒断有漏,学教破二执,参禅解关锁,皆为安心,故禅教律无非心地法门。 三学一源,在于一心。从智者大师的“介尔一念心”,到延寿大师《宗镜录》之“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到知礼大师所一再强调的“妄心观”,再到蕅益大师的三学一源,诸位大德所强调的修学根本都在“现前一念心性”。早在智者大师时期,就已明确指出天台宗止观的核心,“只观众生一念无明心,此心即是法性。”[17]蕅益大师所说的一念心,与智者大师所说的一念心毫无二致,他如此解释一心,“一心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其性元与诸佛及众生等,所谓三无差别,盖既全真成妄,即复全妄是真,故名一心。非于妄心之外别立一真心也。譬如指即波之水性即沤之海性耳。”[18]从智者大师到蕅益大师,在跨越千年的中国佛教进程中,一念心被众多高僧大德所共同关注,足见一念心实为诸宗修行所共尊之根本。 蕅益大师将修学的落脚点都归于净土念佛法门。他以一念心融会诸宗,净土念佛法门自然为此一念心所统摄,它同时又是诸宗修行的归结处。对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妙宗钞》和《圆中钞》。《妙宗钞》即宋代知礼大师作的《观经疏妙宗钞》,智旭对此书极为重视,认为“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19]《圆中钞》即明代幽溪传灯大师著的《阿弥陀佛经略解圆中钞》,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称赞此书“高深洪博”,有如“日月中天”,可见其对此书之推重。代表蕅益大师净土思想的著作则是四十九岁时所著的《弥陀要解》。他在《弥陀要解》自跋中说:“嗣研《妙宗》、《圆中》二钞,始知念佛三昧,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20]他对念佛三昧非常推崇,在《灵峰宗论》中说:“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21]也就是说,念佛三昧,融摄了一切佛法。他又将念佛法门分为“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三种。“念他佛”,就是以阿弥陀佛的果德庄严为所念之境,或念佛的名号、相好、功德,或观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胜境。专注忆念,一心不乱,即能三昧成就,往生净土。庐山慧远大师一派的净土念佛即为“念他佛”。“念自佛”,就是观现前介尔一念之心,无体无性,横遍十方,竖穷三世,具足百界千如种种性相,与三世诸佛平等无二。若此观修成,可顿入诸佛之密藏。达摩所传禅法及南岳慧思大师所传观心之法即为“念自佛”。“双念自他佛”,就是诸佛心内之众生与众生心内之诸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佛果之依正,显吾心之智慧。延寿大师一派之理事双修即为“双念自他佛”。由此可见,诸宗皆可归入净土念佛一门。 “念佛三昧”理论深广,蕅益大师认为真正能普被上中下三根,简便易行的念佛方法是“持名念佛”。他在《弥陀要解》开篇中说:“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22]“信愿持名”四字包括信、愿、行三方面内容。“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其所愿而证所信。”[23] 持名念佛,又可分为 “事持”和“理持”。事持即“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24]理持即“信彼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而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25]蕅益大师还在《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中,根据念佛心之散乱与否的程度将往生净土分为九品,进一步丰富了净土宗的理论体系。 总之,蕅益大师的佛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禅教律三学一源,以一心融会诸宗,最终归极净土。这一思想特点也就是灵峰派的思想特点。 【注 释】 [1] 莲池大师即云栖祩宏(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2]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8,嘉兴藏第36卷,396. [3]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6,嘉兴藏第36卷,352. [4]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6937. [5]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7,嘉兴藏第36卷,381. [6] 阮观其、释慈满主编.北天目山灵峰寺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24. [7]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4,嘉兴藏第36卷,333. [8] 阮观其、释慈满主编.北天目山灵峰寺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24. [9]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5020. [10]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5,嘉兴藏第36卷,345. [11][12]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7,嘉兴藏第36卷,第380.379. [13]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9,嘉兴藏第36卷,414. [14][15]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2,嘉兴藏第36卷,285.280. [16]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4,嘉兴藏第36卷,320. [17] 四念处.卷4,大正藏第46卷,578. [18]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1,卍续藏第55卷,882. [19]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5,嘉兴藏第36卷,339. [20]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7,嘉兴藏第36卷,374. [21]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4,嘉兴藏第36卷,322. [22][23][24][25] 阿弥陀经要解.卷1,大正藏第37卷,第363;364;371;371. 【作者简介】 赵俊勇(1966.11—)男,河北盐山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讲师,宗教学博士,研究方向:汉传佛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