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村级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范文

    【摘 要】 本文以J省H村为例分析了H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了H村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社会功能的实现机理: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组织力和号召力;提升村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引导村民参与自治;推进农村和谐稳定。

    【关键词】 集体经济;社会功能;乡村治理

    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术界对其内涵界定有较多共识,但也存在一定分歧。学者们对于改革开放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达成了共识,分歧主要在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界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涵界定的分歧在于:基于集体所有权的个体经济是不是新型集体经济。[1]本文赞同这种概念即村级集体经济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共同劳动、共同拥有、互助合作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根本标志。[2]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经济关系。关于集体经济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一部分学者质疑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另一部分学者从完善乡村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等角度论证新型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资金支持、政府引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对策建议。[3]本文赞同第二种观点,即集体经济对于村庄的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状况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以J省H村为例,聚集于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分析集体经济发展对于提供村庄公共产品的重要性。

    一、H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H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有耕地面积1200亩、山地面积3800亩,有11个村民小组,611户、2484人;有贫困户47户125人,已脱贫30户84人,贫困发生率由4.8%降至1.7%;党员31名。一直以来当地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村级集体经济很薄弱。2016年以前,H村村集体除上级拨付的公益事业费外,无其他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负债5万元。在村级集体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这种“三无”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里如期脱贫摘帽,成了该村迫在眉睫的问题。H村大胆探索,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从过去的“零收入”变成年收入达20多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致富村。

    一是组建村级产业合作社。该村耕地大部分为沙坝土,且集中连片面积大,适宜种植甜叶菊。该村自2006年开始发展甜叶菊生产,2009年开始发展甜叶菊育苗,已初具产业优势。为此,H村牵头创办了产业合作社,实行“村社合一”,由支部书记任社长、3名群众代表为管理人员,制定合作社章程,突出“社”的作用,使支部在土地流转、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上起到引领作用。产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村集体以资金和前期管理入股,流转土地600亩,向上争资争项投入90万元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和育苗大棚建设;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用活精准扶贫贷款政策向银行贷款,每户贫困户入股资金3-5万元,5000元为壹股;村民以流转土地入股,每亩为壹股。合作社所产生的利润,按4:2:2:2比例分配,即:40%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下一年生产投资;20%作为H村集体经济收益;20%用于贫困户、村民分红;20%作为合作社绩效管理基金。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28户、入股资金83.3万元,产业基地600亩,2017年收益达60万元,村集体分红12万元。

    二是入股乡村旅游合作发展。产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进一步增强了H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2016年,该村成功引进客商投入600万元合作打造150亩小麻洲拓展训练基地,基地2017年投入200万元与镇村两级合作打造200亩四季花海、农业体验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十三五”贫困村项目多、资金多的优惠政策,创新理念,用活政策,改变以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无收益的现状,将项目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资金作为股份,以村集体名义参股获取收益,村集体每年按鎮村用于该旅游区内项目资金1%的额度从中收益。H村2016年为该项目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300万元,投入到道路、水利设施建设,2017年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0万元,村集体从中年收益达6万元,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村级集体增收的“双促”。

    三是开好实体店实现经营增收。一方面,H村在江口圩镇的易地搬迁点安心家园利用江口镇政府免费分给每个村的配套店面,作为村合作社实体店,专门经营无公害蔬菜,并与“邮乐购”、土购网等合作,建立电商平台,实行农产品网上销售。H村委会将免费获得2间店面出租,获得收益4000元/月,共计4.8万元/年。另一方面,依托X景区,把村级活动中心功能提升为社区活动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发展农村便民超市,既方便服务游客,又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走绿色增长与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三赢之路。

    二、H村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H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办了很多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村“两委”得到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村里群众普遍反映,自从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有了更多获得感,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地调研中发现,H村除了每年10%的集体经济收益留存合作社之外,其他主要使用在:

    1、建设H村“三合一”活动场所

    2017年投入110多万元,其中上级扶贫项目资金45万元、其他政策资金5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建设了H村党群服务中心,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群众活动中心于一体,让广大党员议事有了场所、广大群众活动有了场所,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功能。

    2、助力脱贫攻坚,提高贫困户收入

    H村集体建设了产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对接G县铭宸蔬菜等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六统一”(流转、种苗、标准、农资、防控、销售统一),实行“三免一保”(种苗、技术、租金全免,保底价回购),让贫困户零风险入股、零成本领种、零门槛种菜。在村级股份合作社的运作下,不仅富了村集体,而且还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7年,合作社为47户贫困户分红17.8万元,户均增收3700多元。

    3、推動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一是用于解决村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问题。一是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小部分道路的维修。二是用于奖教奖学。该村设立奖教奖学奖项,每年对村里的优秀教师、优秀学子,由村集体安排资金进行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三是用于奖励文明卫生家庭。H村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最美家庭评选,对最美家庭,村集体分别奖励1000元,营造邻里和睦、文明生活的社会新风。四是用于环境卫生整治。每年安排5万元,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以及农村空心房拆后平整,确保村庄环境整洁。

    4、推动村级治理现代化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当前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办事能力不强、村“两委”干部威信不高等问题。一是增强了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有利于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村干部事情繁杂、待遇较低,从近年来的换届工作来看,岗位的吸引力不强,村一级存在选人难、选优秀人才难的问题。H村原来也面临这个问题,但是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一级富裕了,能办的事更多了,村干部幸福感也更足了,2017年换届时,有13名致富能手参与竞选村干部。二是保障了村干部干事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村级事业发展。以往,大部分村级公益事业都要依靠镇政府,往往因为镇政府财力有限,导致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村“两委”失信于民、群众不支持工作这样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一级的实力,村级事务治理不再仅仅依靠镇一级,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及时、快速处理。三是推行了“村社合一”,开创村级事务治理的新模式。村集体创办合作社,实行“村社合一”。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任社长,加强了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支部在土地流转、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上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又突出“社”的作用,让合作社承担起发动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功能,以合作社这个平台,把全体村民纳入进来,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增强了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责任感,变政府管理到自治建设。

    三、社会功能的实现机理

    从H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更是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稳定繁荣等都较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在推进村级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一是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上级转移支付,二是村级集体经济。但是,上级转移支付只能满足办公需要,不能满足村庄建设的需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村级组织的运转经费相对来说较为充足,更能缓解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

    二是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组织力和号召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级组织,能有效回应群众诉求,能有效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而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也较为薄弱,容易被边缘化,缺乏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较难团结和动员群众。

    三是提升村级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H村的集体经济主要用于村级公共事务。集体经济好,村级组织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村一级的基础设施维护、治安维稳、环境卫生、访贫问苦、救助救济等公共事务,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相反,如果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办事自然“有心无力”,久而久之,会造成“集体经济弱、公共服务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群众对基层组织失去信任”的恶性循环。

    四是引导村民参与自治。村级集体经济有了稳定的来源,村委会有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村民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特别是监督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防止村干部滥用集体资源。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也更有自豪感和责任感,参与、监督的意识将提高,有利于提高村级民主化治理水平。

    五是推进农村和谐稳定。现在农村尽管利益矛盾复杂,但是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的同时,发展仍处在不平衡不充分阶段。在农村,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要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农村的可持续自主发展,光靠政府的“输血”不能长久,关键要强化“造血”功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众对基层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有利于缓解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同步带动群众增收,让群众得到实惠,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

    【注 释】

    [1] 周延飞:农村集体经济若干问题探讨[J].区域经济评论,2018.6.

    [2]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云发〔2005〕8号,2005.4.13.

    [3] 周延飞:农村集体经济研究述评与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9.

    【作者简介】

    刘春春,女,汉族,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