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
范文 | 朴东哲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种技术,更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校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将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养成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社会已发展到信息社会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节奏,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对周围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较少信息推测全部信息的价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信息敏感度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周围信息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搜集、辨别、判断信息过程中掌握相关规律,慢慢地养成一种自觉分析信息内容的习惯,当学生接触到某一信息内容时就会下意识地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判断。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意识是一种思想意识,需要长时间培养,短期内的突击培养是没有效果的。 例如:笔者让学生坚持每周末在网上观看一个小时新闻,然后挑选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记录下来,第二周上课的时候笔者随机提问,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新闻,并从这三个关键词里选出一个学生认为会引起社会共鸣和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网络中信息鱼龙混杂,让学生在网上观看新闻可以锻炼学生的分辨力和判断力,让学生挑选关键词复述新闻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敏感度,选择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同时通过学生对关键词的预判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社会信息需求的预测能力,从而全方位锻炼学生自身的信息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长久的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信息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发散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具体是指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在信息社会,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建立一定的优势,再碰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让学生能够在计算思维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师设置的相关问题。 例如:在学习时间轴特效的制作时,根据教材要求制作“喜怒无常”的特效动画。这时,笔者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课本的案例,积极探索新的制作方式。结合时间轴特效和创建逐帧动画的方式,制作不同的“喜怒无常”动画特效,从而掌握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完全局限于教材,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发散计算思维,调动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形成的解决方式,学生不但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发散计算思维,培养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三、提高数字化实践能力 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是对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效体现,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涉及的计算机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让学生自主理解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容易误入歧途,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地指导与讲解。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这里进行的指导与讲解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学习时间还是要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教师在这里只是扮演了一个答疑解惑者的角色,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自身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数字化实践能力,这样除了可以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和自身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数字化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习过Flash软件的相关操作后,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让学生以班级为主题,为班歌《隐形的翅膀》制作MV动画。首先,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字幕、时间轴、绘画、变形等。然后让每个小组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自己小组所分配到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还可以借助小组的形式让每名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担负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在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各项福利的同时还要遵守信息社会的各种规则,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维护良好的信息社会秩序,从而营造安全的信息社会环境。从小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也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把信息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导学生勇于承担信息社会责任,为维护良好的信息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承担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主题教育,也可以将信息社会责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进行信息活动时接受相关教育,具体选择哪种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根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安排自行设计。 例如: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都很活泼,并且课下上网时间很多,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网络危险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为了给学生更安全的上网指导,增加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认识,减少网络违法与不道德上网现象,培养学生承担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笔者专门请公安部门的网络警察进校园,给学生讲解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如何在互联网上保护自己等。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述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网络责任感,为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了良好的上网技巧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一步认清网络世界,勇于承担信息社会的责任,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在信息社会,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而言,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但是,除了信息技术能力外,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提高对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并将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学科教学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