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实心球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核心素质 |
范文 | 周伟 牟琨 靳晓迪 黄若华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初中实心球教学内容与要求,认为发展提高的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是初中实心球教学的关键。同时文章通过对西安交大附中初2015、2016、2017三届学生的教学改革探索,得出了实心球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核心素质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初中学生;实心球教学;身体核心素质;探究 一、探究的缘由 原地正面双手向前掷实心球虽然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初三学生毕业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体育考试的重点项目之一;但是在初中实心球教学的客观实际中,由于初中学生从初一到初三的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主观现实的差异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下,有一个主动发展和有效增强的提高过程。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规范学习和有效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对于提高实心球成绩水平起到了积极的科学促进作用。 二、探究的分析 实心球投掷是属于力量、技术、技巧三者科学有机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原地正面双手向前掷实心球从身体下肢经腰腹部到上肢的起动速度是由慢到快,身体技术动作的伸展幅度是由小到大。因此,影响实心球成绩的决定因素,一是身体整体技术动作的伸展幅度;二是实心球投掷的四个 “度”,投掷前的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出手速度、出手力度是决定投掷实心球出手后的投掷远度。虽然我们通过多年初中实心球教学的实践探索,得出了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是规范有效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科学提高实心球成绩水平的关键之所在;但是在初中三年的三个不同年级的学习阶段中,由于初一学生年龄小,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水平低,体育学习能力有待充实和完善,有效掌握实心球技术知识技能暂不具备条件;初二学生比起初一学生,从年龄到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具备了学习掌握实心球技术知识技能的基本条件;初三学生比起初二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有了整体的全面提升,完全具备了对实心球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因此,从初一到初三这完整三年中的实心球教学,教师科学的注重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水平的提高,不但是学生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而且是学生科学有效提高实心球成绩水平的良好体现。 现在列举当今世界体坛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比赛成绩的典型案例就是最好的科学说明。 美国职业篮球(NBA)联赛,一是代表着当今世界体坛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二是世界体育界内外人士充分欣赏与快乐享受现代篮球运动可持续创新和谐发展提高的殿堂。篮球世界众多超级球星之所以能以超群的技战术吸引与倾倒全世界无数球迷,这与他们突出的身体核心素质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科学联系。无论是这些篮坛球星在每年平时的每一节运动专业训练课中,还是在每一赛季的每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出色的身体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核心素质都是训练与比赛最重要的根本保证。 美国职业篮球NBA的超级球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而享誉世界体坛,这主要应归功于他们的体能教练长期以来,注重加强对他们身体各项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规范而又严格的科学训练分不开。这就是当今世界体坛科学的秘密之所在。 三、教学实践分析 多年来,西安交大附中初中在实心球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可持续性和谐发展与稳步提高的科学原则,采用了既有共同性、同时又有针对区别性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例如,初一学生为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的基础性练习,初二学生为身体力量和柔韧核心素质由基礎性向专项性练习过渡,初三学生为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的专项性练习。这就为初中学生三年中规范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科学有效提高实心球成绩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14年至今,我们分别对西安交大附中初2015、2016、2017的三届初中学生进行了实心球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并聘请了市级体育学科调研员,西安交大附小牟琨老师定期来校指导。每一届学生在初中三年实心球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们注重加强每学年、每学期、每周三节课对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科学的课堂练习提高,取得了学生规范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有效促进成绩水平提高的科学成效。 1、初一学生实心球教学案例剖析 (1)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小,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浅,身体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项素质水平低,其中力量与柔韧的核心素质水平更低,尤其是下肢、腰腹部的力量和柔韧较差,肩关节柔韧性与上肢爆发力不足,蹬地、展体、背弓、抬头、伸臂等技术动作的伸展幅度受限,造成出手角度低、出手高度不够、缺少抛物线的弧度,出手速度和力度欠缺,基本的技术概念难以形成,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受到较大影响与制约。 (2)教学解决方法:初一学生实心球教学身体核心素质的练习贯穿学年的两个学期,技术动作的练习在第二学期开始。在每周三节体育课中,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都是为三节课各10分钟的课堂基础性练习,并科学和规范的掌握好练习量与强度。一是通过下肢的立定跳远,跳绳;腰腹的仰卧起坐;上肢的俯卧撑,斜身引体。不同部位的力量练习,发展提高了学生身体这三个部位的力量基础素质;二是通过下肢的立位体前屈,踝、膝、髋三个关节正反方向绕环;腰腹的体前屈与体后仰;上肢的两人一组压肩。不同部位的柔韧练习,发展提高了学生身体这三个部位的柔韧基础素质。 (3)成效显示:通过对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的基础性练习,以及实心球技术动作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练习,大多数学生都已能初步做出了较为规范的技术动作程序,基本达到了学生初步学习、体验、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提高自信心和成绩水平的教学目的。 2、初二学生实心球教学案例剖析 (1)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比起初一学生,虽然年龄、身体素质、练习体验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具备了学习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提高成绩水平的基本条件;但是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却有其特殊性,如心态不成熟,不稳定,认知肤浅,爱表现但又不踏实,做事情的可持续性欠缺,只注重对事物表象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与了解,忽视了对事物整体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和了解。 (2)教学解决方法:一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二是在教学中安排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思想与心态上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决定学生基本学习、基本体验、基本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提高成绩水平等所有一切因素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一学年两学期每周三节课,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每节课15分钟,身体下肢、腰腹、上肢等各部位力量与柔韧素质由基础性向专项性转轨的各种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身体力量和柔韧核心素质能力的水平。例如,一是通过下肢的原地计时双脚跳、立定跳远,收腹跳、30米加速跑;腰腹的仰卧起坐、俯卧双手抱头起、体前屈与体后仰;上肢的俯卧撑、立卧撑、两人一组推小车等身体力量素质各部位的练习。二是通过下肢的原地计时提踵,正侧压腿,朴步压腿,踝、膝、髋三个关节正反方向绕环;腰腹的计时体侧运动、计时体前屈与体后仰、计时体转运动;头颈部的前后与左右屈伸;上肢的两人一组压肩、两臂前后绕环、单臂后振等身体柔韧素质各部位的练习。安排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的课堂练习,达到了有效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良好意识,充分调动了练习的积极性,发挥了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目的。 (3)成效显示:通过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身体各部位力量和柔韧素质的各种练习,在第二学期实心球教学中,学生不但身体核心素质水平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发展,而且自信心提高了,心态放松了,完成投掷实心球时身体各部位技术动作的伸展幅度、出手角度与高度、出手速度和力度等各方面的整体水平,比起初一时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与提高,达到了初二规定要求学生基本学习、基本体验、基本规范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良好提高成绩水平标准的教学目的。 3、初三学生实心球教学案例剖析 (1)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比起初二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都有了整体性的提升,虽然具备了对实心球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成绩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在彼此之间的强弱等级之分却存在着较大的身心主观差异性,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措施手段,进行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可持续性练习提高。 (2)教学解决方法:初三学生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全面学习、全面体验、全面掌握实心球知识技能,提高成绩水平,其整体的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初三学年一个半学期,每周三节课各15分钟的课堂专项性练习身体力量与柔韧核心素质至关重要。例如,一是通过下肢的原地计时提踵、立定跳远、原地计时双脚跳、行进间左右单脚交换跳、收腹跳、原地快速高抬腿、50米快速跑;腰腹的计时仰卧起坐、计时体前屈与体后仰、计时仰卧举腿、仰卧起坐左右转体;上肢的立卧撑加俯卧撑、单杠引体向上、两人一组推小车等身体力量素质各部位的练习。二是通过下肢的原地静态计时提踵,朴步静态计时压腿,静态计时正侧压腿,静态计时坐位体前屈与立位体前屈,踝、膝、髋三个关节动态正反方向绕环;腰腹的静态计时体侧运动、静态计时体前屈与体后仰、静态计时体转运动;上肢的静态计时两人一组压肩、两臂前后绕环、左右单臂后振、十指交叉双臂屈伸、腕关节绕环、双手掌指关节屈伸;头颈部的前后与左右屈伸等身体柔韧素质各部位的练习。 (3)成效显示:通过一是教师对学生采用改革创新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群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成效显著;二是学生彼此之间运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方法,团队协作,取长补短,效果良好。教师客观与学生主观科学有机结合,共创良好和谐互动平台。随着学生身体力量和柔韧核心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科学解决了实心球教学练习中诸多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且有效促进了实心球知识技能与成绩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我们通过对实心球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练习与提高所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三届初中学生在连续三年的中考体育中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突出的身体核心素质、过硬的技术动作技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中考体育成绩,尤其是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和成绩水平特别突出,不但受到了本校学生的认可与领导的表扬,而且还受得了诸多外校同行的高度赞赏。 四、实践结论 初中实心球教学,学生良好的身体柔韧素质对投掷实心球时身体整体的技术动作的伸展幅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突出的身体力量素质对投掷实心球时身体的出手速度与出手力度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身体力量和柔韧核心素质水平的高低,一是对于实心球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与巩固提高尤为关键;二是对于科学有效的促进实心球成绩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重大。 【参考文献】 [1] 任玉龙,郭卓,黄若华.中学体育课对学生身体核心素质的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7-10-15. 【作者简介】 周 伟(1982-)男,陕西汉中人,学士,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牟 琨(1979-)女,四川閬中人,学士,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靳晓迪(1987-)男,陕西西安人,学士,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黄若华(1957-)男,福建宁化人,学士,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与训练,中小学生体质与心质健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