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化策略探析 |
范文 | 张昭 范雪峰 本文为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成果”模式下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新时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优化创新的必然性,介绍了西安市广播电视台《每日聚焦》栏目的发展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时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化对策。要提升《每日聚焦》栏目的制作水平;促进《每日聚焦》栏目与其它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每日聚焦》栏目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每日聚焦》栏目;优化策略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借助电视媒体进行政治参与,对公权力进行监督的政治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舆论监督列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党风廉政建设,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需要来考量,电视新闻舆论监督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当前电视新闻监督并不成熟。本文以西安广播电视台的《每日聚焦》栏目为例,分析了电视新闻监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 一、新时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优化创新的必然性 党的十九大做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意愿更加强烈。同时,在社会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政府職责错位、越位、缺位,违反公平正义现象不时发生。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1]“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 在2016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说:“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3]电视是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平台。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其透明度高、影响广、时效快、威力大等特点,在对公权力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时至今日,电视新闻监督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为了更好地让电视新闻监督能成为发扬人民民主、参政议政、监督公权力运力的新渠道,成为党政部门“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心”的有力助手,有必要积极探索优化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途径。 二、西安市电视台《每日聚焦》栏目的发展现状与成效分析 为转变政府职能,落实“追赶超越”的要求。2016年底,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要策划一档能够聚焦民生问题,监督落实整改,为百姓说实话讲实效的舆论监督栏目。”[4]2016年12月23日,《每日聚焦》栏目在西安广播电视台重磅推出。 1、《每日聚焦》栏目的概况 《每日聚焦》是一新型常态化的新闻舆论监督栏目。其宗旨是:关注城市发展,聚焦民生热点;揭露现实问题,让百姓看见变化。栏目播出至今,几乎曝光了西安市所有县区的多种问题,如市容环卫、行政服务、执纪问责、城市建设、教育、医疗、扶贫、食品安全、文化旅游等。较之以往的新闻报道,这档栏目的最大区别在于与市委督查室紧密联系,形成联动机制。新闻事件曝光后,能做到件件有反馈、件件有整改、件件有督办,切实做到以节目来推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进行,让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各级管理部门推行工作、完善制度的得力推手和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问题的给力帮手。 2、《每日聚焦》栏目取得的成效 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把一些假、恶、丑的问题曝光,让公众去衡量、去评判,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5]引起政府重视,倒逼政府及时解决问题。第一,连续曝光了一些问题。《每日聚焦》以每日一个主题的节奏进行更新,这样能让不同的问题连续地曝光。第二,跟踪了问题反馈。《每日聚焦》曝光问题后,随后的《西安新闻》会播出整改和问责情况。每期必有反馈、有整改、有督办、有问责,百姓能看到整改的时效。第三,整改了有关问题。问题一经曝光后,有关责任部门积极担责,召开整改会议做出整改方案。第四,进行了后续追踪。《每日聚焦》栏目在执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会不定期地对曝光问题进行回访,追踪整改效果,切实实现曝光之后,让市民群众看见可喜变化。 三、西安市电视台《每日聚焦》栏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每日聚焦》栏目向人们展示了电视新闻监督的重大力量,但栏目对事实的把握、监督热点和监督对象的选择、监督信息的有效传递等均有不尽人意之处。在触及社会重大问题、突出矛盾,有独家发现的深度报道、有锐度的舆论监督、针砭时弊的评论偏少。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每日聚焦》栏目的节目制作问题 其一,体制的限制。《每日聚焦》作为市级新闻栏目,只能在市级权力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曝光出来的问题多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这就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应具有的价值。《每日聚焦》栏目从开播至今,围绕的主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限,触及的问题机关也相对职位较低,这会使得栏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从而使关注度降低。 其二,主题覆盖面狭小。《每日聚焦》栏目对市容环境卫生、行政职能服务、城市管理建设和专项扶贫报道较多,对医疗、教育、食品安全、旅游发展等问题报道次数很少,还有许多新出现的民生问题未得到有效关注,如共享单车的投入与使用问题。而且由于地方台本身的诸多局限性,导致栏目水平整体偏低。 其三,新闻人员能力不高。新闻监督栏目自身的特殊性对媒体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业务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日聚焦》栏目中,记者与市民的互动不多,采访仅限于问题表象,即大众看的见的问题,对成因与影响并未做深究;栏目风格与各大卫视的新闻舆论监督栏目的播报方式如出一辙,口播较为生硬,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2、《每日聚焦》栏目的媒体联动问题 《每日聚焦》栏目除了5分钟的电视播出外,电视台还积极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形成媒体联动,如微信公众号、每日聚焦app、微博等,扩大了《每日聚焦》栏目的受众群体。如《每日聚焦》栏目开播伊始,“长安号”与“西安广播电视台每日聚焦”公众号随即将当天新闻以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推送。在栏目播出中期,“长安号”在周六增加推送,将一周聚焦以汇总的方式再次呈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更新不及时。“西安广播电视台每日聚焦”经常会间断更新,间断期短则一天,长则三天。从2017年6月底,该平台停止更新,平台也未作出回应。而“长安号”在推送时,如若当天推送新闻过多,《每日聚焦》的推送就会停止更新。 其二,留言互动问题。《每日聚焦》在“长安号”推送后极少开通留言功能,即使开通,通过审核的留言也只有两至三条,而起初,推送的浏览量基本维持在2000次左右,一年过后,栏目的浏览量已恒定在450次左右,此时还不开通留言功能,只是由平台一方面地发布更新,不论关注力度、监督力度还是整改力度都大打折扣。 3、《每日聚焦》栏目的长效机制问题 长效机制是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每日聚焦》栏目的长效机制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一,运行制度不明。制度是一个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可以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而在查找《每日聚焦》栏目的公开信息时,能看到的信息包括节目宗旨、内容、播出时间以及市级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等问题,而有关栏目的运行制度并未说明。这档栏目是否未制定相关制度?是否制定了制度却未公开?未公开制度是否具有权威性? 第二,流程监控机制不全。《每日聚焦》栏目的每日播出都会对前一天的曝光进行整改反馈,但是这样的反馈大多停留在有关部门紧急召开会議,对下一步的整改措施进行部署,但具体实行情况、整改情况以及相关事态的发展,《每日聚焦》栏目并没有全程向公众回应。 四、新时代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化对策 新时代舆论监督已列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履行新使命,要求电视新闻监督必须结合习近平新时代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坚持党的领导,从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为总体思路和原则,重整行装再出发。 1、提升《每日聚焦》栏目的制作水平 首先,构建联动机制,提升监督合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6]这要求《每日聚焦》栏目制作要积极寻求市委市政府及市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建构相互协作的联动机制,提升监督合力。 其次,实现党性原则与深度原则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7]这就要求《每日聚焦》栏目要以党性原则为基础,增强栏目的报道深度,代表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深度报道,进而提升栏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再次,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担当。《每日聚焦》栏目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能力,让《每日聚焦》栏目能再次焕发生机。 2、促进《每日聚焦》栏目与其它媒体的深度融合 在融媒体时代,要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需要扩大《每日聚焦》栏目与其它媒体的深度融合。 第一,发挥网络和微信的辅助作用。中国网民已达7.72亿人(2017年)。《每日聚焦》栏目应顺应时代趋势,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和留言功能,将新闻进行即时推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在《每日聚焦》app的运营与维护上,要提升软件功能和视频流畅度,结合文字与视频,以时间顺序排列,让用户能快捷地找到目标新闻。 第二,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每日聚焦》栏目要积极地与传统媒体(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等)的合作,整合新老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 3、构建《每日聚焦》栏目的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选题机制。监督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新闻栏目的关注度及播出成效,选题导向应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做好选题“把关人”。新闻采集人员应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原则,下基层倾听民意,切实实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才能合民情,得民心,增强节目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二,建立健全检查督办机制,形成第一时间问责督办、解决问题的新流程,问题曝光时,要求涉事单位一把手与直接负责人共同出面,对曝光问题进行认领并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与措施,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机关督促整改;问题曝光后,《每日聚焦》栏目组必须持续跟踪报道,把整改的进展与效果呈献给受众群体,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闻舆论监督栏目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栏目自身的生存需求,也是新时代人民大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民主优越感、幸福获得感。如何避免新闻舆论监督类栏目昙花一现,这应该是国家机关、媒体与人民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提升栏目制作水平、促进栏目与其他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栏目的长效机制,让西安电视台《每日聚焦》敢于担当、敢说真话,为共同建设美丽西安助力。 【参考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1.92. [3]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手段方法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光明日报,2016-02-20. [4] 王永康.调研市委宣传部时的讲话.网易新闻网[EB/OL].(2016-12-23) http://news.163.com/16/1223/09/C8VAPAT3000187VE.html. [5] 丁柏铨,王雄,董秦.新闻舆论引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8.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7.10.18).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19th/nl/2017/1027/c414395-29613458.html.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4-155. 【作者简介】 张 昭(1996—)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范雪峰( 1979—)男,陕西西安人,法学硕士,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传播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