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推进生态产业化的路径探析
范文

    【摘 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生态产业化内涵及实质、实现方式,探讨了实践中推进生态产业化面临的三个难题,从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产业化的实现路径。一是构建适应市场交易的生态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培育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开发生态产品和发展生态产业;三是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四是建立激励生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实现路径;探析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实现路径以及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生态产业化内涵及实质

    生态产业化就是用产业发展理念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将生态资源和服务由无偿享用转变为有价值商品和服务,生态要素转变为生产要素,构建生态建设投入与获得相应合理回报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生态财富转变为物质财富,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可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在实践中,如果“绿水青山”不能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地方发展不能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不能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就会失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持续动力,就难以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视为高度稀缺的经济资源,让生态资源与土地、技术等经济要素一样,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生态资源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生态资本或自然资本。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要求保护自然要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这是我国政策对生态资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定位的重大变化,也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思路。

    生态要素成为独立的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就存在着价值生产和实现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实现生态产业化。从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来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支付所获得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这主要受到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和对环境服务的认知、支付意愿、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如,人们原来习惯认为环境是公共产品,应该无偿享用。消费者习惯购买低价的农产品,对价格较高的生态农产品价值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从市场供给方来看,要让生态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有合理的收入和回报,愿意生产生态产品和服务。从连接供需的市场机制来看,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是否合理、市场运行机制是否健全、生态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成本高低,是决定生态产业化能否順利进行的关键。

    按照实施主体和运行机制的不同,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支付补偿,即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向提供公共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补偿。如,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农户因为退耕还林不能生产粮食,但对全社会提供了公共生态产品,中央财政对退耕还林的农户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补偿。二是生态产权市场交易,即在生态产权市场交易碳排放权、排污权、取水权、用能权等生态产权。三是生态商品在市场销售。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凸显,生态产权日益明晰,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生态消费支付意愿的提高,一些生态资源可以资产化,开发出具有市场需求的生态产品,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等,进而吸引资本投资开发更多生态商品,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反过来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资金。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面临的难题

    目前,推进生态产业化面临诸多难题,主要有:

    一是公共生态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供给意愿不强。公共生态产品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政府提供。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生态产品供给方式逐步多样化,不仅有传统的政府供给公共生态服务方式,还可以通过市场方式供给个性化生态商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如高端生态农产品。这样可以调动各方面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丰富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政府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生态补偿,对公共生态产品补偿不全面,补偿标准不高。如,我国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助政策是定向性、行政化、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直接补偿给公益林产权主体只有13元/亩·年。据测算,商品林平均经营收入每年有300元/亩左右,林权所有者获得经济补偿收入明显偏低,这使得林权所有者的利益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种树护林的积极性。对于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标准是政府参照农民原来种植农作物的机会成本确定,这个标准是科学的。但没有考虑农民发展机会成本损失的合理补偿,特别是补偿时间不长,共计只补偿两个周期,退耕还林的生态林每个补偿周期是8年,经济林只有5年,而且第二补偿期的补偿标准只有第一个补偿期的一半,到期后就停止补偿,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实现程度偏低。

    二是公共生态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供给能力较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高原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区域,这些区域与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重叠,自我发展能力不高,自身没有更大能力对生态建设进行投资。如,陕南秦巴山区是全国14个连片贫困区之一,陕南三市有28个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就有24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而该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区,提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70%水资源。当地政府和居民面临着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

    三是生态商品开发和经营难度大,对经营能力要求高。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资源低价和生态环境无价的不合理价格体系仍然存在。生态商品的生产过程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生产成本高,商品销售价格难以完全覆盖环境成本,影响对生态商品的研发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随着生产能力提高,生态商品之间、生态商品与非生态商品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生态商品的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态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难度。

    三、推进生态产业化的实现路径

    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探索生态产品经济价值的市场实现机制,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是构建适应市场交易的生态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森林草地水流等生态要素产权明晰、生态产权制度完善是推进生态产业化的制度基础。主要是做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权,保障收益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自由透明、公开公正的生态产权交易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水资源使用权、用能权等生态产权市场交易体系,完善生态产权市场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科学评估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生态产品交易的市场价值两个方面。前者反映了生态系统保障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服务的社会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反映了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活劳动的数量以及生态经济价值,体现在市场交易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这两个价值有不同的使用,如政府补偿生态公益林主要应以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为基础,确定补偿标准;而市场化交易的生态产品主要以生态产品交易价值为基础,如生态农产品在市场销售形成的市场价格。

    二是培育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开发生态产品和发展生态产业。要在市场中实现生态经济价值,关键在于将生态服务由无偿享用的资源转变为具有市场需求的商品。引进有生态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农户也可以以承包经营权、承包的集体林地经营权等生态资产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生产特色生态商品,如生态农产品。健全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支持体系,研发具有市场需求的生态产品。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特色康体养生、休闲旅游、生态农产品、中药材等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通过市场化经营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并以金山银山来反哺绿水青山,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充分释放生态环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三是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保护、谁受偿”“谁贡献大、谁多得”的原则,权、责、利相一致,综合补償与分类补偿相结合,构建政府转移支付、区域横向补偿和市场交易相互补充的生态补偿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有能力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如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就由开始的5元/亩·年提高到现在的13元/亩·年,以后还应继续提高补偿标准。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脆弱区要逐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者的受益水平。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效果与补偿资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提供公共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均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建立激励生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财政奖补、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从财政金融、投资政策、土地供应等方面对生态产业发展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开发本地生态资源,生产特色生态产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2] 任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J].求是,2018.13.

    [3] 张云,赵一强.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2.4.

    [4] 黎元生.生态产业化经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4.

    【作者简介】

    胡卫华,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