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披露情况探析
范文

    王映

    

    【摘 要】 内控评价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载体,能够有效反映企业内控运行情况,随着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控评价报告的重要性程度也日益增加,企业通过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方式来接受投资者的监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 内控缺陷 缺陷认定标准 缺陷披露情况

    近年来发生的财务事件,从表象上来看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无一不指向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成了企业当下所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造纸业上市公司2018年度内控评价报告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当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目前造纸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披露情况现状

    1、样本选取

    截至2018年,共有24家造纸业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本文以此2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截至2019年5月1日,造纸业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过对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后,得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统计表(表1)和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原因情况统计表(表2)。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披露存在的问题

    1、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过于形式化,操作性差

    通过对2018年度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披露,但其披露内容都仅仅只是根据准则规定进行的形式化披露,没能结合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从而导致内控缺陷认定流于形式。

    2、缺陷的认定依赖于人员的判断,具有主观性

    从披露信息的标准上来看,可以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类,其中主要以定性标准为重,而定性标准的制定方式基本采用文字描述,这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导致缺陷的认定具有主观性。

    3、内控缺陷披露不够完善,且避重就轻

    企业一般认为对其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披露,是一种负面信息的传递,不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所以在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时,企业一般会避重就轻,选择影响程度较低的一般缺陷进行披露,而对重大或者重要缺陷避口不提,或者将其降低重要等级进行披露。

    4、內控评价报告披露形式多样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还尚未形成像财务报告一样的规范体系,导致上市公司在出具自我评价报告时,没有统一的格式或者模板对披露信息进行规范,不同企业之间的报告形式多样,披露方式以及披露信息的详细情况也参差不齐,导致企业之间的信息难以进行对比。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披露的对策

    1、健全相关内控缺陷认定及披露的有关制度

    有效的体系与规范的制度是内部控制稳健发展的基础保障,虽然目前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一些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数都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来对具体事项处理进行细化,细化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具体化每一标准所对应内容,使上市公司可以准确认定缺陷并对其进行分类;同时,对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形式进行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从披露格式上进行规范,统一企业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使企业间内控信息更具可比性;其次对信息披露内容进行规范,内控信息采取定性与定量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使投资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最后明确每类缺陷的所属错报层级,减少由于主观判断所带来的错报评级差异。

    2、增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

    企业对内控缺陷信息的避重就轻,主要是由于其认为内控缺陷属于负面信息,会导致企业失去现有或潜在投资者。此时,证券市场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的参与者了解内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起到了监督作用,使企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调整与修改,达到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正确认识到自身内部控制的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这将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奠定基础,投资者更应该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

    3、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企业应当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内部控制体系,而其建立的首要条件是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企业应当积极培养和储备相关内部控制人才,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对于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在培训内容中加入有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的知识,使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其次,需要增强相关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他们了解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参与到相关培训当中,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内控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吴凤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及其披露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3):44-45.

    [2] 张润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规范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1):16-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