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块的重构 |
范文 | 付洪良 王永龙 姜书竹 我刊不断收到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研讨的文章,限于栏目设置,一般都未采用。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外贸人才培养的需要,总结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实验性做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编者 一、引言 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实验教学有着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加深对某一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有利于实验技能、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设置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自1998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开始,到目前全国高校中的国际贸易专业点约有700多个,主要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一些院校的英语专业中也开设了国际贸易及国际商务方向。尽管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别,但包括实验教学部分的最核心内容却基本相同。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位服务地方经济的外贸人才,如果也沿袭教育部规定的一没有吸收地方资源特色,包括地方经济文化、主要产业、主要外向型产业和主要企业等的内容,其结果是本来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出来的外贸人才,却人为地使其产生隔阂,变得不了解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最终造成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缺陷。 二、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性质与意义 所谓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是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规划,课程结构及课程教学计划之间的内容联系,将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和理论课中包含的实验课程单列出来,形成实验课程教学计划。无论是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课程还是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课程,均必须有相对独立的实验计划,它是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先导,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考核与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地方性高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定位为实务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它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国际贸易又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氛围。一方面要求学生认识到专业实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学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块。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概况起来有三点:(1)运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的方法,配合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验证并巩课堂讲授的定理、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学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结构:(2)学习基本的实验技术,让学生在运用实验方法探求未知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观察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或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即运用理论,通过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不断解决经济与管理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和能力。 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使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精通业务,成为业务精英,同时也树立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良好形象呢?通过吸收他人的观点以及对实践的总结,本文认为要培养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良好的实践能力,则应该为学生量身定做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块。 三、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实验与教学的一致性,综合实验模块的独立性与相关性以及实验体系的广度和深度,还要结合地方经济资源。国际贸易实验可分为角色类实验、实证类实验、仿真模拟类实验和创新类实验。这些实验有两种实验形式:一是实验室实验形式,即在人为建造的特定环境下进行;二是现场实验形式,即在日常工作环境下进行。地方性高校完全可以利用现场试验形式,把学生融合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中。使学生能够更真实、有效的掌握专业技能。仿真模拟和创新类实验以实验室实验为主,角色类实验以现场实验为主,而实证类实验则两种形式都有。每一类实验又可细分为两种。如角色类实验包括案例实验与情景实验,实证类实验包括验证和实务操作实验,仿真模拟类实验包括数值模拟和分析模拟实验,创新类实验包括开发实验和开放实验。由此构成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体系内容的构建,为了使学生能力学以致用和有所创新和突破,实验体系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要科学性、合理性。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再现、还原、应用与创新,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延伸,科学的实验体系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取得实际的实践经验,能够直接感受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具体地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商业化,并且使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到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继而做到融会贯通,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构建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体系应该是纵向层次的(见表1)。 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的各阶段,教师所起作用也不尽相同,在认识型实验阶段,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小,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随着实验的升级,经过了应用阶段的模拟型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到了提高阶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时候,学生也更为积极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这一阶段,从而更为清晰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就是国际贸易专业实验体系设置纵向层次实验的重要原因。 四、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块的构建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内容和层次要求,结合地方外贸特色,其实验教学模块的设计应具有多样性、渐进性、动态性、系统性、辐射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可以由认知型实验教学模块、案例型实验教学模块、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块、生产型实验教学模块等四个模块构成。从微观上看,这四个模块的设计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但从客观上看,它们却是相互联系、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体系。具体包括五种实验类型,首先是课程单项基本实验;然后是课程综合基本实验:接下来是专业综合实验;第四是设计性实验;最后是创新性实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先易后难的分模块实施实验教学。 1认知型实验教学模块。认识性实验教学模块认识的对象主要是基于地方外贸的特色,比如湖州主要是出口服装和农产品等,是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准备。因此可以考虑放在大二下学期末,或大三上学期初进行。具体采取的方法可以是“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教学理念。“走出去”就是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大型外资或外贸公司、工厂进行参观考察。“请进来”就是请当地校外的专家、企业家到学校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亲身睹和感受到外贸企业的工作流程、感受外贸业务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这一个实验教学的模块实施中,学生会产生许多专业问题,带着这些专业问题进入专业课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型实验教学模块。案例型实验教学模块的实施必须配合大三专业课的教学进行。在专业主干课(诸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洽谈”、“储运与保险”、“国际结算”等)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结合专业教学内容,请当地企业的校友和专家基于亲身的经历,开展专题性的案例教学,形成教与学互动式教学氛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3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块。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块设计出仿真的模拟环境,如Simtrade的外贸实习系统,由系统管理员、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在专业实验室完成实验。这一模块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已经基本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在仿真的环境中模拟演练,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因此这一模块的实施必须在第二模块案例实验教学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可以考虑放在大三下学期末或大四上学期初进行。 4生产型实验教学模块。生产型实验教学模块就是让学生到当地的经济活动的实践现场地点去,使其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外贸企业的运作,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当地为该模块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成为外贸人才了解当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契机。该模块的实施可以考虑在第三模块完成后,与学生的见习和毕业实习结合进行。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块训练后,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外贸实务的操作能力,但是毕竟是在实验室里通过电脑完成的,与现实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生产型实验教学的实施可以采取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下放到生产实习基地去,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完成教学任务,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最后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升华。 基于地方性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实践型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因此在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时要突出地方外贸的特色,实验模块内容设置中不仅要有通用的国际贸易实验内容,也要有结合地方外贸实践的实验内容。只有融入了地方外贸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学生,才能快速地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的队伍中,才是理想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体系和模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