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城与创新型城市互动机制研究 |
范文 | 徐龙志 钱华生 [摘 要]大学城在常州打造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促进了常州从制造名城向创新名城的升级,加快了常州向全球创新网络的融入。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部分创新企业缺乏对常州科技政策的了解、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高端创新型人才流动性较大等。提出通过加大科技政策宣传与服务,助推创新创业进程;持续深化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水平;加强高端人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三个方面强化两者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大学城;常州;创新型城市;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99.27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9-0053-04 Abstract: Ch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ity. It includes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Changzhou from a famous manufacturing city to an innovative city, and accelerates Changzhou's integration into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However, Changzhou still has spa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example, som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hangzh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industrial-academic-research cooper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deepened, top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great mobility, etc. We can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through three aspects of work. Just as increasing the propaganda and serv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continuing to deepen the industrial-academic-research cooper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op talents and so on. Key Words: University Town; Changzhou; Innovative City; Interaction Mechanism 一、大学城研究综述 (一)大学城的界定及发展 “大学城”一词的英文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教育大辞典对其定义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大学城起源于欧洲,是在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先有城市后有大学城。除了上述大学城之外,欧洲的主要大学城还有德国的哥廷根、海德堡,荷兰的莱顿,爱尔兰的都柏林等。在美国,众多的小城镇往往是在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62年莫雷尔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的颁布,使得越来越多的“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普遍流行,从而发展出许多大学城。 英国学者奥隆索(M.Aurousseau,1921)首先提出了“大学城”的概念,他按照城市职能,将其分为行政城市、防务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交通城市以及娱乐城市,“大学城”就属于文化城市的一种,他认为大学城是一个被大学影响而又具有大学特征的社区。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e,1943)也是在城市分类中提出了大学城概念,但同时又提出了大学城的定量界定标准,即大学从业者不少于该城市总职业人口的25%。Blake Gumprecht(2008)则提出应将学生人口数量占该城市总人口20%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学城。美国加州大学校长、著名学者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1964)在其著作《大学之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提出了“巨型大學”(Multiversity)的概念,在1972年该书再版时详细定义了该概念,认为现代大学是一个有若干权力中心、顾客服务、社群的“多元的”机构,这实质上就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1988年底,东北大学投建了研究开发软件和自动化技术的科技园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开了中国大学城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建设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北京大学科学园、清华科技园、南京大学科技工业园、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工业园等。随着2000年新一轮大学城建设的热潮,河北、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多地纷纷建设大学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70个大学城或园区。 (二)大学城与城市互动研究 国外学者对二者互动关系研究较为深入。Jaffe(1989)研究了大学与企业获得专利数量间的关系,指出越是靠近大学的企业,获得专利数量就越多。Goldstein(1995), Maier(1995)和Luger(1995)指出,现代研究型大学主要从知识的创造、人力资本的培养、技术创新、区域环境的影响、知识基础设施的营造等八个方面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Felsenstein(1996)重点研究了芝加哥的西北大学,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得出西北大学至少为芝加哥这所城市贡献了一万个工作岗位以及5亿美元的生产总值的结论。Harris, Richard I. D.(1997)研究了英国朴茨茅斯城(Portsmouth)与该市朴茨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互动关系,研究出朴茨茅斯大学对该城市所带动的就业和产出乘数区间分别为1.55—1.79和1.24—1.73。Leroy David Nunery(2003)研究了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对周边零售业的影响,分析出大学周边的零售环境较好,从而有效促进该城市附近住宅的发展。Benneworth和Hospersb(2007)详细论述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荷兰屯特大学对城市改造提升的作用,指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Hahn(2011)和Vassilio(2011)提出由于大学及大学成员在空间上和社会上的相对固定性,可以为本地起到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的作用,即大学使得人才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可以增强其和城市之间的相融度及凝聚力。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城与城市之间的互动研究。何心展、张真柱(2002)认为建设大学城有利于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同时能促进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两者存在良性互动效应。杨天平、陈小东(2003)研究了大学城对城市的功能,包括对城市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及产业结构的改进,具有独特的主体和构成单元机构,以及对大学和城市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宋东林、侯青(2003)从构建大学城与高新区融合体的角度,提出要使二者更有效的促进教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应借鉴硅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促进大学城与高新区在地域、人员、技术、“血缘”以及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合,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互动效应。 二、大学城对常州从制造业名城向创新型城市升级的促进作用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大学城被称为“常州科教城”,包括高教园区、研发园区和孵化园区三大板块,成功创办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8个国家级平台。目前,科教城有21000名科技人才,其中24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8名,海归创业团队200多个。中科院在科教城设立了16个分中心,5个专业研究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31个公共研发机构和孵化基地。科教城在常州打造创新型城市的转型升级之路上起到了“创新之核”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了常州从制造名城向创新名城的升级 常州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为中国著名工业明星城市。科教城遵循着“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思路,对当前常州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向创新名城进行升级的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 1.依托科技平台提升研发能力。科教城在重构现有科技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更多高端公共研发平台,在充分利用平台基础上加强创新要素的聚集,引进竞争机制创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同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努力打造研发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型经济。科研机构与高校协同科技攻关,在打造高端产业链、创新链进行了有效融合。 2.打造高端科技服务产业。根据《常州科教城关于聚力创新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核心区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发展建设高科技服务业,如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等。当前科教城已全面建成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并已集聚120多家服务机构,新增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超380项。 3.培育新型科技产业。科教城贯彻实施了“双百行动”计划,即重点培育100家规模上企业和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印发《常州科教城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打造以脑机接口、AI芯片、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精密传感器等6个方面的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培养出了35家全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智能类创新型企业纳恩博、天正、英诺、遨搏等发展势头强劲。 4.深化科技改革机制。积极推动科技研发机构在股权激励、综合评价、项目经理、合同科研、一所两制等方面的转型改革,鼓励企业与大学、大院、大所协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目前科教城内高职院校与博士力士乐、天合光能等国内外1800多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合作,共建了62个实验室、39个技术中心、139个校内实训基地、16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通过培育壮大科技服务队伍、增强科研机构服务能力等措施,逐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二)加快了常州向全球创新网络的融入 2013年,常州市与德国埃森市签订《中欧城镇化合作城市项目意向书》,双方围绕科技创新、双元制教育、商务旅游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创建包括创新研发园、高职教育园、高新产业园、现代服务区以及生态居住区在内的中德创新园区。其中创新研发园探索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教育园以联合科教城与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探索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高新产业园是以建设德资企业为集聚高地以及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中心的智能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现代服务区旨在建设以科技中介、创新设计、商务及信息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生态居住区是以文化建设、智慧城市、绿色生活、文化交融、优美生态等为特色的生活园区。 2018年,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中德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科教城揭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DFI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功签约,使得中德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同时也为常州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了借鉴。 三、常州科教城促进创新型城市的不足分析 (一)部分创新企业缺乏对常州科技政策的了解 为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加快科技创新,并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江苏及常州市出台了诸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事业单位聚才用才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引领的意见》《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和《常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加快科研创新的政策举措。然而,科教城内的许多企业对如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如何专款专用等方面不了解或者不知如何了解,使得企业尽管有创新的计划和意愿,却在实际研發、生产和经营中很难得到实施。 (二)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依然不高。原因一是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当前我国的技术评估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相应技术评估方法缺乏可行性、公平性和规范性,合作双方很难取得一致性的技术估价,无法实现技术合作或科技成果转让。其二,科技成果转化启动资金不足。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一般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教城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参与其中。而资金充足的金融机构,由于其风险的严控性,不会轻易对不成熟、不确定性的市场进行大规模投入。其三,实践应用性的成果研究不够深入。科教城院校大部分的科研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缺乏对装备、工艺等配套技术的中试研究,更与实际意义上的大批量生产相距甚远。加之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只是针对科技前沿问题、核心问题的边沿及外围进行修补,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研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高端创新型人才流动性较大 人才是打造创新型城市最重要的核心力量。近几年,科教城为了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采取了“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金凤凰计划”和“千百菁英计划”等举措,吸纳了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且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为常州打造创新城市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但局限于科技项目和经费有限的原因,常州及科教城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也面临着流失问题。如何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创新创业长效机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常州科教城与城市科技创新的互动策略 在前期发展质量较高的基础上,应加强科技政策的培训与指导,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促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维护。从而促进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转变。 (一)加大科技政策宣传与服务,助推创新创业进程 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与服务力度。其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面向科技型企业为主的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组织,广泛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及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等。其二,针对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不同类型创新组织的不同需求,分类编制、印刷和发放科技政策简明手册,以使相关创新主体对科技政策有所了解和熟悉。其三,成立一支熟悉各类科技政策的专家咨询队伍,及时向各类创新主体传递各级政府制定的最新科技政策,避免创新成果浪费,加快创新创业的进程。 (二)持续深化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水平 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一项涉及科研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等社会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规范技术转让、评估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二是要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机制,如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千方百计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创新主体因资金短缺而产生的各种困境。三是要积极探索并落实产学研联合新形式。按照《常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大力发展能够集成科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市场化技术中试和企业孵化。鼓励企业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应用研究和前瞻性战略研究的早期介入,开创各种途径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四是要使得园区高校建设与常州各类科技创新基地无缝衔接。常州目前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孵化基地76家,其中國家级14家。科教城内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紧密结合科技园区的建设,逐步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相融合、协同发展。 (三)加强高端人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 1.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其一,在前期人才引进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向高科技企业聚集的政策举措。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完善人才居住、医疗等方面的关爱机制,吸引更多科技型人才。其二,积极探索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更多企业加大对人才投入方面的支持力度,以鼓励和引导企业重视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 2.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园区内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常州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一,参照常州市优势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布局。依据常州市加快以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为主要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适时调整和优化学科或专业设置,加快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其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高校应加强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唐颖.常州科教城:创新链产业链无缝融合[N].新华日报,2018-10-18. [2]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刘宁.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常州科教城:争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N].常州日报,2018-12-20. [5]常州与德国全面合作: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在科教城揭牌[N].常州日报,2018-6-19. [6]王超群.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常州科教城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2). [7]季庆庆.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常州九所高校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8]常科轩.常州科教城何以成为“创新之核”[J].群众,2019(10). [9]徐龙志.工业明星城打造背景下常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对外经贸,2019(12). [10]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9. (责任编辑:张彤彤 蓝 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