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研究 |
范文 | 王丹 刘书明 摘要:我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流行性疾病控制困难,蔓延范围广。近几年世界性流行疾病多发,我国因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因病死亡人口逐渐扩大。我国政府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比例逐渐缩小,加剧民族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现象。研究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投入,有助于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建立正确医疗卫生投入体系,建立正确医疗财政支出结构,对于我国减少因病死亡人口,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及支出效率有正确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卫生支出结构 一、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 我国甘肃省包括44个少数民族,世居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和哈萨克等民族。现全省共有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30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17.4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8.57%。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藏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成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9月25日,成立东乡族自治县;之后陆续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本文以研究甘肅省为样本,研究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重视公共医疗卫生建设,在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卫生支出低于世界水平的情况下,我国民族地区多种流行疾病得到控制,疟疾,血吸虫病几乎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进入公共医疗卫生领域,政府卫生支出不断下降,社会卫生支出逐渐缩小,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中,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逐渐加强,本就贫困的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本就不足情况下,政府和社会支出比例缩小,民族地区人民无法看病,更看不起病。 改革开放之前,甘肃省政府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80%,全国地区医疗卫生支出结构均衡,东西部差异不明显,民族地区人民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卫生支出的社会效益为正,投入多的情况下使大量民族地区的流行性疾病得到控制,因病死亡人口逐渐下降。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市场经济逐渐渗透医疗卫生领域,造成民族地区政府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比例逐渐下降,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不断上升。如表1所示,甘肃省2000年的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达到55.34%,同期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仅为16.49%;2002年,甘肃省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到历年最高值66.13%,同期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仅为18.83%,政府医疗卫生支出逐渐缩小,世界性流行疾病凸显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欠账。2003年爆发非典以后,死亡人口众多,甘肃省政府意识到医疗卫生支出重要性,开始重视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甘肃省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开始逐渐缩小,政府和社会支出比重不断加大。自从2007年以后,政府和社会支出比重超过50%,之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人均卫生总费用不断扩大,个人支出逐渐缩小,政府和社会支出占据主导地位,2014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仅占卫生总费用的33.92%,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达到66.08%。 如图2所示,自2008年以后,甘肃仅政府卫生支出就开始大于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此后,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和社会支出占据主体。2007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率达到最大值,较上年增长76.7%,此后2008、2009年增长率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42.14%、51.53%的高速增长趋势。自2007年以后,甘肃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甘肃医疗卫生支出比例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历年最高值,此后不断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67%,较2007年增长2.59%,笔者认为,以上数据均表明甘肃政府卫生支出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卫生支出结构中,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占据主导地位。 二、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甘肃医疗卫生支出不断扩大,但与同期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其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率、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仍然偏低,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差异明显。广西2016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68.18亿元,贵州、云南同期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达到392.51亿元,466.98亿元,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相比,甘肃同期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仅有273.25亿元,约为广西、云南的一半。西藏、青海、宁夏同期公共医疗卫生更低,仅为69.97亿元、103.06亿元、82.03亿元,同期广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为西藏的6.7倍,为宁夏的5.7倍。广西、贵州、云南2016年医疗卫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为10.54%、9.21%、9.3%,比同期其他民族地区比例较高,相对于西藏来说,更是高出5%。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支出投入低,造成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部分重大疾病在相对偏远地区得不到及时治疗,更甚者,部分地区因医疗卫生条件差,因常见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死亡。 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城乡投入结构不合理,2003年城市人均卫总生费用约为农村的4倍,近年来,虽然呈不断缩小趋势,但也达到3倍的差距。2003年,城市卫生总费用为4150.32亿元,占全国卫生总费用55.6%,此后,城市卫生总费用不断呈上升趋势,2007年,城市卫生总费用占全国77.5%;而同期农村卫生总费用为2433.78亿元,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44.4%,2007年农村卫生总费用仅占全国的23.5%。虽然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小,但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仍然稀缺,2012年农村医疗卫生总费用也仅为全国的33.8%。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保健支出为476元,农村仅为115.7元,而2012年城市居民与农民的人均保健支出分别为1063.7元和513.8元,同时,我国大部分优秀医疗工作者集中在城市地区,大部分医疗物力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笔者认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城乡医疗投入差异大,城市所获医疗资源明显比农村多,加之我国改革后,由于市场经济影响,个人医疗支出比重较大,造成民族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政府医疗财力匮乏,民族地区人民对于政府医疗资源需求巨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各个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投入差距大,医疗卫生投入总体偏低,民族地区城乡医疗卫生投入差距更为明显。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投入较高,西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投入相对较低。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中,改革开放后,个人现金支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近几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加大,但明显不能满足我国民族地区人民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 三、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思考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支出差异大,医疗卫生支出明显偏低。 笔者认为,我国民族地区应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支出投入,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首先,加大便捷就医财政投入,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使我国民族地区人民在半个小时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加强配置远程医疗财政投入,现在,全国90%的公立医院都参加了医联体改革,有68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使优秀医疗工作者在城市就可以为居住在大草原上偏僻的农牧民进行远程医疗服务;加强贫困民族地区的医疗支援投入,通过远程医疗,通过“组团式” 援疆援藏援助最贫困的县,建立了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投入。建立起由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应急救助、医疗救助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异地就医住院的直接结算;加大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支出,对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性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开展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建立重病兜底保障机制;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强化医疗财政补助的绩效监督。 参考文献: [1]刘一欧.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对比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6). [2]《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4]中國财政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财政年鉴[M].中国财政杂志社,2017.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810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