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医用氧舱的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
范文

    董洁 张小康

    摘 要:保障氧舱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医用氧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江西省医用氧舱数量及实际检验经验,针对医用氧舱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本文对医用氧舱的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用氧舱;安全管理;维护保养

    高压氧医学是随着潜水医学和高压氧的临床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在临床医用上的独特疗效,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十几年来高压氧医学发展迅速,高压氧舱设备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市)县级以上医院。目前全国已有氧舱4600余台,从事高压氧医学专业人员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1]医用氧舱是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专门设备,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密闭载人压力容器,其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舱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是高壓氧舱安全运行和治疗效果的保障,是提高高压氧设备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发生事故的关键。

    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

    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根据TSG R24-2015《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使用单位对氧舱的购置、使用登记、氧舱操作、维修保养、报废处理、年度检查、申报定期检验等氧舱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运行负责;根据氧舱技术特性以及使用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任命安全管理负责人;配备1~2名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承担氧舱的使用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年度检查等工作;氧舱安全管理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从事使用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工作,对其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负责;使用单位的氧舱操作人员经培训后上岗,对所进行的操作工作负责;使用单位根据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置救援装备。

    安全管理

    (1)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建立和实施氧舱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氧舱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考核;制定氧舱年度检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年度检查,出具年度检查报告;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等。

    (2)结合氧舱的技术特性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氧舱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安全技术人员档案管理规定;氧舱运行记录规定;日常安全检查、年度检查和隐患处理规定;定期检验申报和实施规定;氧舱安全管理人员、维护保养人员、氧舱操作人员管理规定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都应该挂在操作间墙上醒目位置,只有严格按照这些制度去执行和管理,才能达到管理的要求和目的。

    (3)逐台建立氧舱安全技术档案,建立和完善氧舱的技术档案,是氧舱管理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4)应对制度氧舱操作规程,并且规定操作记录的内容。

    3 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的时间根据氧舱使用情况确定,但是每月至少一次,维护保养工作由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并且记录维护保养的情况。要经常检查氧舱设备的各个工作部位,特别是经常磨损和极易疲劳的部件。[2]主要检查内容如下[3]:

    (1)舱门、递物筒的密封材料是否老化、变形;

    (2)医用氧气加压氧舱舱内导静电装置的连接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3)有机玻璃材料是否有划伤、银纹、劣化等缺陷以及泄漏情况;

    (4)呼吸气体浓度测定装置采集口是否畅通,保护情况是否良好;

    (5)氧舱内呼吸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6)舱内外应急排放装置开启、关闭是否灵敏可靠,警示标志是否符合要求;

    (7)气体过滤材料是否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了清洗、更换;

    (8)照明装置、视频监控装置、通讯对讲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温度调节和加湿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9)舱内外配备的消防器材,警示标志是否符合要求,水喷淋消防系统是否完好;

    (10)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及仪表是否符合要求;

    (11)配套压力容器是否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年度检查的规定执行。

    4 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按照有关规定制度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记录演练情况。医用氧舱的主要事故类型有舱体以及配套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受压元(部)件出现泄漏、裂纹、变形、异常响声等缺陷;有机玻璃出现银纹、老化等缺陷;呼吸气体浓度超过规定值;压力调节系统的压力超过规定值;电气系统、舱内环境调节系统的装置、仪器等不能正常工作;温度出现异常或者有烟雾、异味产生;运行参数测定、显示、记录等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及仪表失灵、损坏、超出有效期;呼吸气体浓度测定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或者传感器失效、损坏;静电接地装置损坏;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安全运行等。面前这些突发事件时,氧舱的安全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积极应对、立足自救为方针,[4]制度一整套突发事件紧急处理办法,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安全、有效、快速解决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5 建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根据相关法规对高压氧舱的要求,撰写氧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各种记录、标识等4个层次。[5]根据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实施对高压氧治疗安全的管理工作,设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在体系运行中持续改进。

    6 结语

    高压氧工作应把安全放在首位,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高压氧舱的质量安全管理,对于减少和避免氧舱事故和差错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有存,等.高压氧舱培训教材[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

    [2]李兴明,王强,王勇.高压氧设备的维护[J].设备运行与保障,2011,(06).

    [3]TSG R24-2015《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

    [4]廖衍忠,刘凯.医用氧舱的安全管理及维护[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5]王海东,潘树义,肖宏,等.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J].中国医疗设备,2014,(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