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研究 |
范文 | 孙楚绿 张迎新 摘 要:生态文明型物流模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解决中国物流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意义及建设重点,并结合物流体系特点,就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更新的要求,逐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和“循环”等与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进步相关的词语面相结合。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之路就更加重要。 一、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资源丰富的主要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非常稀缺。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的人均水平和分布情况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行长期实践经验后,便凝固形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股力量。实现与建设美丽中国,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新改革的必然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然保证与选择。 2.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发展的重心与GDP的增长水平联系紧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将增长与发展的数字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至少是GDP的10%。物流也得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与效益和质量,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为基础,才能迈步至提升环节;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的节能环保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进步,才能实现经济与效益的统一。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效益结合,才能够实现人们的富足与幸福,推进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新常态”的现状 1.“新常态”理论为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的“新常态”推行的发展模式,包含低碳物流、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减量物流和循环物流等。这种价值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成为立足传统理念与新思想的新碰撞,成为未来进步的新趋势。“新常态”论认为,绿水青山可以不断带来财富与资源。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旨在建立人與自然之间的抗衡,将征服自然放在经济发展之前的位置。在生态文明时代,面对新经济与新资源,我们对自然的现状与规律、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认识又有了新变化。在享受物流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新经济观是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不再将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依据。 2.新型的生态外交上升至关乎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重心 物流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正在不断地探索和转变,然而,重点而尖锐的问题也时常困扰我们。首先,高速增长的经济已经成为常态化。其次,气候问题仍然是当下各国讨论的重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主张”进一步加大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中国也面临着紧迫的气候减排要求。大范围的雾霾污染以及激烈争论的污染源,都给我国今后的物流体系建设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迫使物流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 1.健全有效约束物流体系发展制度 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广泛的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产能过剩,这与新常态的目标是不相容的。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将制裁与约束放在开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中。这需要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及时将较为落后或无环境意识的物流企业淘汰。建立更健全的自然资源控制体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战略,建立资源保护指导思想,消除自由浪费资源和不遵守环境保护约定的企业行为。 2.重视物流体系网络整合 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物流体系也应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系统。首先,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其次,宣传与要求对物流体系发展也十分重要。例如,网络的沟通能够实现物流企业无纸化的目标,将传统的“单据”收款逐渐过渡为网络签章,不仅与环保理念结合,也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3.科学监管,立法严惩 有必要规范立法程序,使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尽可能反映生态文明的客观规律。加强法律法规的更新工作尤为紧迫和重要。应重点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或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立法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中国的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只有依法严惩,同时发挥相关监管部门的最大职能,严格执行问责、执法与处罚制度,才能做到监管环节的尽责尽能。 4.大力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 绿色物流依托于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大背景,应该被大力推广。意识的形成决定了管理理念的转变,而物流业的进步与各行业的变革联系紧密。因此,加大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要突出体制建设的保障作用,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波,李钰,杨奇明.工商大数据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6):34-37. [2]周生贤.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境界的重大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环境保护,2014(10):10-12. [3]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3-11. [4]施志源.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自然资源权益的制度保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46-50. [5]夏广毅.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赤子(上中旬)[J].2015(22):20-25. [6]蔡永海.现代发展观的局限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把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6-11. [7]刘战豫,孙夏令,薛金礼.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8,390(05):103-107. [8]Marcus B,Gerd J H,Tobias 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s and Supply Chains[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8. [9]Lakerveld A V,Tulder R V.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Evidence from Dutch leader firms in Sub-Saharan Africa[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17,75(2):1-25. [10]Rajeev B.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in the Agrofood Sector[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Ltd,2017. 作者简介:孙楚绿(1992- ),女,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张迎新,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