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
范文 | 高大山 【摘 要】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电气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给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危害到人生命安全。许多事故都是由于在施工中没有按规范操作或忽视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所造成的质量事故。本文列举并分析了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建筑电气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应对措施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quality problems, which cause great loss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caused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and even endangered peoples lives. Many accidents are due to quality accidents caused by failure to follow the rules during construction or neglecting some necessary precautions. This article lists and analyzes the quality problems that often occur in the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Building Electrical;Construction;Quality Control;Responsive Measures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为了保证现代建筑电气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智能化设备的先进性,严格电气工程中的强、弱电系统安装方法和安装质量至关重要。 1. 施工准备 1.1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对整个建筑电气施工工程中,保证电气施工前质量控制,做好电气施工过程,保证电气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把在熟悉图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可能地消灭在工程开工前。 1.1.1 建筑电气施工前图纸的会审。 (1)电气专业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电气施工图的平面图与土建图及其他专业的平面图是否相符。 (2)设计图纸的设计内容在施工技术上有无困难。 (3)电器设备位置尺寸正确与否,轴線位置与设备间的尺寸有无差错,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一致,安装设备处是否进行了结构处理。 (4)电气施工图与建筑结构及水暖、消防专业安装之间有无矛盾,配合施工时存在哪些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 (5)管路布置方式及管线是否与地面、楼层及垫层厚度相符,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根数、管径的标注是否正确。 1.1.2 图纸会审纪要的形成与执行。 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提出问题由设计单位解答,最后商定的处理意见,施工单位应详细记录,并整理出“图纸会审纪录”,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予以执行。 1.2 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 施工方案主要是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要求对施工中的主要工序和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工序配合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 1.2.1 施工方案的编制。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常情况下均由施工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及特点;(2)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人);(3)施工技术措施与电气专业技术交底;(4)质量保证措施。 1.2.2 施工方案的审批。 施工方案的审查,应先由施工单位进行审批,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提出审查意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需施工单位修改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施工单位修改后再报审,并重新审定。 2. 电气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 由于近年来一些施工企业不愿意在工人培训上投入,只想从市场上找一些技术工人施工,施工人员无资质证书,作业人员无上岗证,大多数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不懂得甚至不知道施工规范要求,致使安装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加强工人队伍素质与技能的培训,树立长期思想,培训一批懂管理,技术水平好的管理人员,有一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施工人员,才能保障安装工程达到规定的工程质量要求。 3. 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3.1 由于近年来电气材料市场混乱,已次充好、假冒伪劣和无证产品多。采购人员识别真假能力有限,缺乏电气材料专业知识,把关不严。 (1)使用非国标产品,无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和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 (2)导线电阻率高、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每卷长度不够数等。 (3)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 (4)动力、照明、插座箱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 (5)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或不阻燃、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6)PVC电线管壁厚不够,材料不阻燃、弯曲断裂。 3.2 为了杜绝采购到以上种种不合格材料的发生,可采取通过市场考查的方法,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质量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1)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检查货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 (2)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4.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4.1 电线管敷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1)薄壁线管代替厚壁线管,PVC塑料線管代替金属线管; (2)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 (3)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而用焊接; (4)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 (5)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 (6)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 (7)明、暗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挤成一捆,露头长度不合适,钢管不套丝、PVC管无锁母。 4.2 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技术不过硬;操作中不认真负责,图省事方便,现场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不够。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现场管理人员严格坚持三检制度,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 (2)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暗配钢管如需焊接,可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到3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在套管的中心,焊接牢固、严密,不允许管口对管口直接焊接。 (3)金属明配管、暗配管必须按规范要求可靠接地,进入配电箱的镀锌管、薄壁管用专业接地线卡和≥4mm的双色软导线与箱体连接牢固。直径≥40mm的管子进入配电箱可以采用点焊法固定在箱体上,并采取防锈防腐措施。 (4)管子埋入墙内或地面内,管子外表面距墙面、地面深度≥20mm,保证墙面、地面沿管子不裂缝。现浇楼板内敷管,禁止成捆敷设,应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地板结构的影响。 (5)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放置过渡箱(盒)。 4.3 配电箱体、接线盒预埋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4.3.1 配电箱体、接线盒不按图设置,位置偏移明显。 4.3.2 现浇混凝土墙面、柱子内的箱、盒歪斜不正,凹进去的较深,管子口进箱、盒太多。箱盒固定不牢,被振捣移位或混凝土浆进入箱盒。 4.3.3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马虎,土建工人与电工配合不当造成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灯具、开关、插座盒预埋时,应按照图纸要求,在定位时,左右、前后盒位允许偏差≤50mm,同一室内的成排布置的灯具中心允许偏差≤5mm,开关盒距门框一般为150~200mm,高度按图说明去做,如果没有说明一般场合不低于1.3m,托儿所、幼儿园、住宅和小学不低于1.8m。 (2)在现浇混凝土内预埋箱盒要紧靠模板,固定牢,密封要好。混凝土浇筑时,电工跟班检查,确保配管和箱盒不被损坏移位,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箱盒内的杂物和锈斑,刷防锈防腐漆。 4.4 防雷接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4.4.1 防雷接地极,避雷网及避雷引下线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 4.4.2 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 4.4.3 防雷接地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要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工作人员未参加过培训,不知道如何施工或对设置防雷的概念不清楚、认为可有可无,似懂非懂就会出现此类的问题,所以针对问题要采取以下方面的对策: (1)现在的避雷接地极一般采取桩基筋、基础筋焊接为一体,通过柱筋连接到避雷网,在基础回填前及时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增加接地级。 (2)在高层住宅防雷施工中,9层以上的金属门窗框应用25×4镀锌扁铁与接地筋焊接,防止侧雷击在门框、窗户上。从一层至顶层每隔一层的圈梁外围主筋搭接处跨钢筋焊牢,再接到避雷引下线的柱筋上作为均压环。 (3)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提高焊接技术,不允许出现焊缝,不允许随意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进行接地焊接时应保证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如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5. 结语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性复杂、质量要求严格,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保证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坚持按图施工,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坚持施工过程的三检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质量验收之前,就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S].2009,12.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5-2011)[S]. [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S].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4-18-7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