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中学生素质测评应用研究
范文

    王天祺

    摘要:在智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学生素质教育和评价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进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学生素质发展人本理论的影响下,对中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测评与评价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学生素质测评模型设计、行为能力模型构建和项目反应测评智能模型的设计与建设,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学生素质能力测评特性曲线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中学生素质能力测评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系统的适用性和可用性,对我国中学生素质能力评价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测评;项目反应;智能技术

    一、绪论

    中学生素质测评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系统论、统计学、行为科学和智能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为基础,对我国广大的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行为能力、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测量与评价,从而建立一种综合素质测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智能测评决策方法体系。中学生素质测评是合理度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素质能力发展数据库,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和测评模型对学生进行素质与能力量表的设计,对学生的素质性格的趋同性、差异性、波动性等方面进行深度测量,得出每个学生的个人性格与行为能力的稳定性表象。同时,在素质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学生心理素质、外显行为和自我调整发展能力的一致性测评数据,使得学生素质测评与学生人格发展有条件地进行匹配,完成测评项目的目标。[1]

    二、学生素质能力测评维度设计

    通过建立中学生素质能力测评数据常模,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研究,将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分为初、高中一年级;初、高中二年级和中初、高中三年级等各个阶段,涵盖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和学习发展能力等方面,同时也概况了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与健康、发展素质、道德素养、思想品质、审美与修养、行为能力、学习方法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测评要素。

    在构建和开发中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测评模型是关键任务,其中建立测评维度及其相应的测评要素组分是模型构建的基础。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包括三个测评维度,即: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维度、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测评维度和学习发展能力测评维度。

    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1)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维度是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用气质、个人性格、IQ智商、人格成熟度、AQ逆商、人格特质、心理状况和逻辑推理等具体素质的全部要素为主线进行测评;

    (2)中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测评维度主要体现中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包括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和美学与欣赏等方面进行测试评估;

    (3)中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测评维度主要涵盖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对困境能力、自我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中学生能力测评系统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测评模版,测评包括综合测评、专项测评等。

    三、基于项目反应的学生素质测评模型设计

    项目反应理论是以学生素质能力测评项目特征曲线和潜在特质等概念理论架构为基础,依据条件可行性假设,形成学生素质能力测评项目特征曲线。学生素质能力测评项目特征曲线描绘了参加测评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与测评智能分析评价结果,它可能正确解释测评项目及其概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显示了学生素质能力项目的特征曲线。θ表示学生素质能力水平,Pi(θ)表示θ能力的参加测评交互答题过程i项目的正确率,θ与Pi (θ)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学生测评序列参数logstic模型表示:

    pi(θ)=ci+ri-ci1+e-Dai(θ-bi)

    a、b、c为三个学生测评参数可定量表示θ与Pi(θ)的关系。a 指曲线拐点处的斜率,b指曲线拐点上的θ值,c是下渐近线,表示随机测评智能分析结果的统一性。基于香楠木反应理论的学生素质测评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在中学生素质能力测评中,项目反应理论IRT能够事先估计好所测学生的素质能力范围内的估计标差异和测评信息函数,然后依次为依据从题库中选择所测素质能力数据题目,为中学生素质能力测评的个性化和统一化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应用基础。[2]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综合测评,可以大大提高测评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测评达标率,可以自动控制测评测验精度,智能平衡测评内容和题目类型,自动调整测验题目量级,实现测评答题、测评报告输出和测评结果智能评价的全部自动化过程,能够达到测评最优化目标。[3]

    在构建中学生素质测评系统过程中,在基于IRT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素质测评量表和模型,学生素质测评系统能够实现计算机随机在线进行自适应测评,在测评每个维度组分的过程中,智能专家系統进行容量过滤和随机产生后面维度组分的测评题目。此方法是依据前面答题的反应情况来决定(传统的适应性测验的做法是改变起止点,智能性较差),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评对象确立不同的常模。所以,IRT使得中学生素质测评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中学生素质测评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系统总体结构是应用测评中间件、基础软件和测评智能构件组成。应用中间件包括:测评流程整合、测评数据整合和测评应用集成;基础软件包括学生在线测评、学生定制测评、学生测评管理等子系统;测评系统的数据仓库由学生综合素质数据库、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数据库、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数据库、试题评语数据库和专家模型数据库组成,构架了系统的测评信息资源数据中心。该框架中的系统构件主要包括统一组织管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等,是中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系统建设的核心。

    中学生素质测评系统总体功能架构如下图3所示:

    五、测评效用分析

    中学生素质测评需要达到综合认知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测评方法的适当选择及正确运用。中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的实现,是通过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和智能信息技术综合实现的。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明确表达测评的信度与效度、测评的难度与区分度和测评的达标值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改进的办法。特别是在专家智能模型和测评大数据模型的支持下,可以使测评过程、人机对话、测评环境融合和测评兴趣与热情有了空前的提高,克服了因测评主体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4]

    特别是学生素质测评的效度和信度是关键因素,如在学生素质测评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5]即:rxx=st2sx2,

    其中,真分数的变异数st2是不能直接测量的,是学生素质测评的构想概念,必须通过测评实得分数进行评价。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测评的信度、效度和效用价值,可以在广泛取样检验测评信度值,在不断检验和改进中提高测评的效度。

    参考文献:

    [1]何永强,张文欣.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的系统分析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2]彭苏勉,翟怀远.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体系研究及系统实现.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冯宜.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

    [4]霍刚,曹俊德.建构开放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式初探兼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J].科教文汇,2009(2).

    [5]郑日昌.心理测量.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