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思政融合在《跨境电商基础》课程中的探索 |
范文 | 汪晓君 杨奕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推进,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不仅应当具备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与全世界交流的大国自信。《跨境电商基础》是跨境电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否能通过这门课建立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通过在认清跨境电商专业特点、高职学生特点和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向和方法的前提下,力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角度出发,探索《跨境电商基础》的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关键词]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必要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1-0133-02 一、《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跨境电商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具备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应当具备与全世界交流的大国自信。但是,长期以来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赖于思政课程,而忽视了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不能满足预期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不能满足预期要求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基础和原则 《跨境电商基础》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带领学生进入跨境电子商务的大门,也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一环。在此阶段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和模块的讲授,使学生在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了解从事专业跨境电子商务工作需具备的道德要求,培养职业素养,树立大国自信,增加社会责任感。 三、《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教育路径 (一)课程思政融合目标 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外贸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并能够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并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够运用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平台进行创业创新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外贸和跨境电商领域,能够从事商务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的融合,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使得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具备家国情怀、前瞻视野、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美好品质。 无论是传统的国际贸易,还是通过电子商务手段进行的国际贸易,都要求从业者具备强烈的家国情怀,热爱自己的祖国,认同祖国的文化,遵守祖国的制度,在与外国消费者或合作伙伴沟通交流时,能做到不卑微不自大,肩负贸易强国的使命。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所处的地位,树立大国自信,培养家国情怀,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形势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国与家的关系。 在进行跨国贸易的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国外法律法规的变动,比如关税的变动,都会对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具备前瞻性的视野是对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课程思政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对跨境电商发展历程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在过去中看未来,分析进行跨国贸易的思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跨境电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够在教授平台店铺运营知识的同时,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灌输其中,鼓励学生尝试创业,培养创新精神。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各项工作才会有更出色的成果。跨境电商人才在进行商品详情描述、商品标题编辑、售后服务等过程中,都需要精益求精。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的模块作业,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具体工作中的发挥工匠精神。 (二)课程思政融合要素 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跨境电商基础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按照课程结构,提炼思政要素,并结合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特点,遴选出思政教育要点,有机地融合至教学中,具体融合点如下表所示。 课程思政融合要素举例表 (三)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支撑,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抓准德育教育切入点,是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 例如,采用案例法,在介绍产品选择注意事项时,通过相关案例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侵犯知识产权的不良后果。在讲解供应链管理时,通过相关案例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相互信任、真诚相待的重要性,尤其在建立全球供应链过程中,个人或企业往往代表国家形象,诚信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在企业经营中,应当秉承工匠精神,做实事,精益求精,而不是看中眼前利益,唯利是图。 再如,采用启发法,让学生通过总结自己10年来,自身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而了解国家10年来的生态、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在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感受国家十年来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大国自信,培养家国情怀。采用活动法,在讲授法律法规相关理论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以普法工作者的身份,总结跨境电商相关的法律文件,在课堂进行解读以及对知法懂法重要性进行宣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够站在主人翁的立场上,认清法律和自身的相关性,并做到自觉遵守。 此外,也可以采用翻转法,给出相关公众号和网址,以周为单位让学生轮流做一次行业动态内容分享,以培养学生关注行业实时动态的习惯,能将外界环境与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旧思想,在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跟随时代和社会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强化思政教育势在必行,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方法融入跨境电商专业《跨境电商基础》课程中,通过融合目标的确定、融合内容和融合方法的探索等,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专业技能、内化专业引导、强化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莫小农,周阳.《大学生创业基础》示范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西部交通科技,2013(11):86-90. [2]周传喜,华剑.《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及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22):76-78. [3]陈丽颖,张红英,胡慧,等.《免疫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与体会[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9):90-93. [4]周一峰.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讨——以急救护理与技术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61-62. [5]倪成伟,吴庆念.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回归: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7(36). [6]吕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91-93. [7]虞丽娟.上海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经验摘编[S]. [8]董少校.聚焦高校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02(1). [9]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10). [责任编辑:潘洪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