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夯实基层基础对提高“四经普”数据质量的思考
范文

    马玮华

    摘 要:经济普查工作,根在基层;经济普查数据,实在基础。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保障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无法确保普查数据的质量。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无论从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清查摸底、现场登记等工作,各街道、乡镇统计机构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发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在经济普查中的作用及提高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基层;经济普查;统计

    一、搞好统计基层基础对经济普查开展的重要性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源头和基石,是维护普查工作合理性、规范性开展的根本保障,更是提高普查数据质量的保证,离开了统计基础建设,经济普查工作的质量、权威和信誉将无从谈起。因此,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搞好经济普查工作的治本措施。

    二、统计基层基础对保障“四经普”数据质量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阳泉市统计局坚持多元化发力,深入开展统计调查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基层数据质量,强化人员培训等,切实提高全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制定方案,扎实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为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提高普查数据质量。阳泉市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成立验收领导小组,制定《验收方案》,全面开展全市县、乡统计机构及联网直报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验收。

    (二)夯实基础,推进经济普查源头数据管理规范化

    建立了规范统一统计台账,并积极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安排部署各专业统计台账工作,收集整理出本专业的统计台账模板,并结合本专业具体表式,制定出规范统一的统计台账,确保普查资料的系统化、条理化。

    (三)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

    全面了解基层统计工作情况,广泛听取基层统计人员对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具体意见,阳泉市统计局领导带队,多次到县(区),对县、乡两级统计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统计管理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为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通过参加省局以及市统计局召开的现场观摩会,对照兄弟市和郊区统计局的先进做法,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督促落后县(区),学有榜样、干有方向,为各县(区)、各鄉镇之间相互借鉴学习提供了平台。

    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纵观基层基础建设现状,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统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县、乡两级统计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乡镇都建有统计站和统计人员,个别街道办事处还存在不专职的情况,由于基层对接的政府部门较多,普查涉及面较广,而进行经济普查的人员有限,这就给普查工作造成了较大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二)统计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全市基层统计人员实行的是双重管理,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导,统计业务双又受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由于统计人员的编制及劳动报酬在乡镇(街道)一级,因此乡镇(街道)可以随时抽调统计人员从事其他工作,统计人员变动极为频繁,造成统计队伍的不稳定性。

    (三)小型企业基础数据质量和人员素质较低

    从前几次经济普查发现,个别调查对象的统计人员对统计业务知识掌握不够,财务知识欠缺,统计人员再三宣对调查对象的数据绝对保密,仍有部分企业瞒报和虚报统计数据。

    (四)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经济普查已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PDA操作、联网直报等已经成为普查登记入户和日常统计工作常用的方式,基层统计人员受文化程度限制等因素影响,遇到大型普查更是凸显出现代化设备与业务人员技术不匹配,使得源头数据质量不好把控。

    四、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建议

    (一)建立乡镇(街道)一级统计工作机制

    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建议把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纳入到乡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让乡镇(街道)“一把手”重视、支持统计工作,促使乡镇(街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

    (二)加强基层统计建设,完善县级和乡镇(街道)普查机构

    全国10年4次的大型普查,可以说每次普查都是首尾相连,县级统计局更是全局动员,人人参战,不但加重了县级统计部门的工作负荷,而且也使得普查数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成立普查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真正做到普查和常规统计工作两不误。

    (三)完善统计基层基础制度,夯实经济普查工作基础

    建立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和标准,统一台账管理、统一装订保管,提高统计原始报表、统计台账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保证普查等统计调查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队伍培训,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加强统计队伍的专业水平,确保“四经普”工作以及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提高电子政务和公务写作技能,认真钻研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打造一支“懂业务、善调查、会分析”具有战斗力的高素质队伍。

    五、结束语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一项持久而艰辛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级统计机构已经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要取得更大成绩,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不忘初心,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开创统计和普查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旭峰,卢荷琴.浅谈四经普工作的难点和建议[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12):58+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