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接“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方案”的《东南亚保险》课程内容增补 |
范文 | 陆峰 黄杨杨
摘 ?要: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理论,重点介绍了教师个人在金融保险类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所发现的一个案例——对接“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方案”的《东南亚保险》课程内容增补,以此说明翻转课堂法对于发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期望能对高校东南亚金融保险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东南亚保险;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翻转课堂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翻转课堂法在东在亚金融保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7A13);2016年度数量经济学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和广西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联合招标拟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6YBKT15)。 一、翻转课堂法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FCM)又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将课程的主要内容提前下发给学生,并且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先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随后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中反馈,将自己的疑问和心得在课堂上参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其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法不僅仅是加强了课堂互动,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有在教师教学资源外自己的新发现,本文的案例介绍正是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实践所发现的一个总结。 二、翻转课堂在东南亚金融保险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东南亚金融保险类课程是在中国-东盟日益紧密联系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的一类前沿课程,对东南亚金融保险的学习,是新时代大学生拓展国际化视野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广西区作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窗口,区内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学都已将“面向东盟”作为整体导向。由于东南亚金融保险相关课程刚刚设立不久,广西全区大部分高校仍是以教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在课堂上传授课本的知识,而学生缺乏对东盟国家国情的实际认知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今后的就业能力。 在授课实践中,笔者引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该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其次,该方法解决了教学中存在如国际交流资源未能公平利用、信息技术未能充分利用、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脱节、学生被动学习等问题。再次,该方法也有效配合广西高校面向东盟的教学改革方向。 三、案例介绍——对接“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方案”的《东南亚保险》课程内容增补 以下案例是基于笔者在东南亚金融保险类课程中应用翻转教学法的实践,根据教师所布置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互动反馈,将案例成果做出以下总结介绍: (一)相关背景 金融与保险是实物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紧密联系当前最新的相关政策。201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教育部等13部委于联合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以下简称《门户方案》)。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广西认真落实 “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完成“中国-东盟3+X合作框架”新任务的重要抓手。该方案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推动广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师生对“广西金融保险类本科专业的教育应当要紧密围绕《门户方案》开展”达成了共识,因为《门户方案》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灯”,同时也应当是广西高校教育界尤其是高校的金融保险类专业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标杆。本科层次的教学上如何对接好《门户方案》,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领域。 (二)相关分析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东南亚金融保险类课程中的《东南亚保险》课程里,原内容过于侧重介绍东南亚各国保险市场现状及特色,而对中国与东盟保险业合作机制的内容存在欠缺,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该课程是笔者所在院校所开设的本科层次保险学专业任选课,原课程内容分为上篇基础知识部分和下篇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概况,整体共计十四章。 《门户方案》文件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保险”一词共计出现10次,且专门为保险业制定了一大任务,即其中在“九大任务”第四条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面向东盟的跨境保险合作。该任务下具有又包括两条关于保险的专项任务,而在文件的其他专项任务及保障措施中,保险亦有诸多可直接参与之处。 由上所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要有效对接《门户方案》文件内容,通过翻转课堂教学的讨论,最终觉得合理的对接方式是:将课程内容做到与《门户方案》的内容主体(即9大任务、27项专项任务)做具体对接,重点在于第4条关于跨境保险任务的对接。 (三)相关成果 通过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讨论,最终分析得出了《东南亚保险学》课程与《门户方案》的内容主体(即9大任务、27项专项任务)的具体对接方式,特别是《东南亚保险学》内容增补模块与《门户方案》9大任务和27项专项任务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关成果见下图: 由上图可见,通过与《门户方案》的对接,完成了对《东南亚保险学》教学内容的合理重构。课程内容现增补了四大新模块:中资保险企业对东盟市场的拓展、中国—东盟跨境保险实务、保险业服务中国—东盟区域实体经济措施、保险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安全的影响。同时,还认为课程中应增设“中国与东盟保险合作篇”,为充分提升其重要性,基础理论篇、东南亚各国保险发展现状及特色篇、中国与东盟保险合作篇三者比例为2:4:4更为合理。上述重构内容是基于翻转课堂下师生多次交流、思考及资料查找的讨论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四)成果的意义 第一,完成了对《东南亚保险学》教学内容的合理重构。解决了原教学中过于侧重介绍东南亚各国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特色,忽略“中国与东盟保险业合作现状”的教学内容缺陷。 第二,满足了新形势下对广西金融保险类高校的特殊人才培养要求。广西金融保险类本科专业更紧密的围绕《门户方案》开展教育,有助于“定向培养具有东盟特色的国际化、高质量、复合型金融保险专业人才”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三,建设出了具有鲜明广西特色的课程,将在全国范围打造亮点。《门户方案》是广西金融业甚至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政策的地方针对性强,广西高校的金融保险类专业围绕《门户方案》进行的教学改革融入更多广西特色,其经验可推广至金融学大类的其他专业中,亦可推广至全国其他省份相关高校的教学中,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将打造出亮点。 第四,为广西金融与经济的发展贡献了教育领域的智慧,间接助力国家战略的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谋划在全球当中的外交地位、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手段,本案例成果可从教育的层面有效配合好国家的金融战略的实现。 四、总结: 上述案例是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法得到的发现,该案例所得的成果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见本文第三点案例介绍部分的第四小點)及一定的创新性。可以说,只有依靠翻转课堂法才能充分发现和解决教学内容中的不足。在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继续积极的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相信经由师生的共同智慧,定可发现和总结出更多有益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姜国富,陈晓峰,邓譞.广西跨境保险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7):21-26. [2] 莫理宁.国际金融课程翻转教学法课堂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71-73 [3] 陆峰.论“保险地理学”的学科创建[J].新经济,2016(3):3-5. [4] 陆峰.“一带一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定位[J].当代经济管理,2016(10):89-97. 作者简介: 陆 ?峰,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博士。 黄杨杨,南宁六职校中级教师,硕士。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