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积极推进“互联网+”,促进深度融合发展 |
范文 | 以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在我国,近年来互联网设施和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渗透更加广泛。“互联网+”过程中产生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也引发了政府、企业、民众的广泛重视,各类安全法规、安全技术、监测评估体系、安全应用示范不断投入实踐,为“互联网+”提供了基本安全保障。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跨境融合催生了我国新的产业互联网浪潮,使得互联网逐步由浅层次的工具产品转向连接一切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激发了大量“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基础、应用基础与产业基础。 (一)网络基础能力持续升级 近年来,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迎来爆发性增长,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固定宽带、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进程大幅加快,逐步向高速、泛在、安全、开放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跨地域跨时空经济协作,加速了线上线下互动消费,为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的网络基础能力支撑。 宽带网络快速普及应用。在“宽带中国”战略指引下,我国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网络架构及互联互通不断优化,通信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指导意见,大举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积极推进5G技术试验。通过大力发展,3G、4G等移动宽带在我国实现了快速普及,为用户提供高速带宽服务,并积极探索宽带网络在各行业的深度支撑应用。 工业互联网建设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是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载体,是“互联网+”协同制造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部署工业互联网试验网、制定工业互联网相关基础实施建设规划等相关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下,2016年2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正在积极致力于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标准化情况、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状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紧跟工业互联网潮流,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建设,在协同设计研发、商业对接等方面已经有大胆尝试。例如,潍柴动力已经启动建设了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打造实时感知、万物互联的智能工厂,提高产品品质和工业附加值,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下一代互联网部署进程加快。我国高度重视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IPv6在LTE网络中部署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建LTE(4G)网络全面支持并开启IPv6,LTE语音解决方案全面使用IPv6,从而加快了移动互联网IPv6商用化进程。我国企业积极推进IPV6、SDN/NFV商用部署,华为、中兴、华三等骨干企业纷纷发布各自的SDN/NFV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案,并与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展开了密切合作。 (二)应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当前,我国公共云计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应用建设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技术快速升级演进,实施“互联网+”的应用基础不断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的服务化、定制化趋势大大降低了企业IT建设成本。物联网终端的应用则提高了工业生产领域的供应链效率,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生产线检测、生产设备监控、实时参数采集等重要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应用。 云计算成为“互联网+”核心应用基础设施平台。虚拟化技术、分布与并行计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得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满足广大用户信息化需求的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各类城市云平台、行业云平台和公共服务云平台成为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及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云整合区域内分散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形成逻辑上统一的“城市云”体系,带动区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向云服务模式。产业应用领域,我国云服务企业通过产业分工协作,面向传统行业用户提供IT基础设施、开发平台、软件应用等全套云服务,实现了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大数据技术快速演进催生各类成熟产品和应用。当前,全球大数据技术创新快速演进,底层分布式技术日趋成熟,进而释放了实时流分析、交互分析、机器学习等上层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产品的成熟及各类大数据应用的快速涌现。在大数据产品研发方面,我国企业已开发出涵盖数据库管理及大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的综合产品线,产品覆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等完整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在大数据产业应用方面,我国企业综合利用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技术,具备了超大容量数据实时处理与分析能力,在政府应用、益民服务、信用信息公共服务、保险产品营销、航空业大数据营销服务、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和降本增效、改变经济社会管理面貌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联网带动多领域智能化应用发展。当前,高端传感器、RFID、二维码、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提升了对“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支撑能力,带动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化应用创新日益活跃。地方政府城市物联网建设方面,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建设了物联网运营和公共支撑平台,实现海量物联网设备运维管理、应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降低应用开发维护成本推动城市物联网应用创新发展。可帮助开发者为公众、企业、政府快速构建涵盖船联网、车联网、人员定位、工程监控、商业应用、资源管控等应用系统。 (三)产业技术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我国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硬件方面,我国在整机制造领域位于世界前列。软件方面,我国在企业信息化软件方面具有良好基础,近年来围绕“互联网+”发展需求,在云计算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和平台领域持续发力,取得重要突破。核心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进步与创新奠定了互联网+发展的产业基础。 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实施“互联网+”提供强大硬件支持。在整机制造领域,我国在手机、通信设备、PC、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整机设备上优势明显,成为全球端设备制造第一大国,产量占全球60%以上。通信设备方面,华为100G以上数通设备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云端服务器方面,浪潮、联想、华为等本土厂商在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超过50%。X86、ARM服务器设计能力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云端存储设备方面,华为成为全球和我国存储市场TOP10厂商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产品日趋丰富。在基础元器件领域,我国突破先进和特色芯片制造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接近全球第一梯队。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汽车、工业控制、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多媒体图像等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在整机制造及基础元器件领域取得的进步为各行业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及物联网感知网络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软件业成为引领各行业实施“互联网+”的关键要素。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是我国软件业传统优势领域,用友、浪潮、金蝶、东软、金山、360、绿盟科技等本土企业凭借对需求理解度高、贴身服务能力强、产品价格合理等优势在本土市场具备了明显优势。云计算操作系统方面,阿里云飞天系统具备高度的兼容性和技术先进性,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私有云方面,华为、九州云、网易等企业深度参与OpenStack項目并进行定制改造,在国内市场已经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和产品竞争实力。我国企业积极布局物联网操作系统,庆科、华为各自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庆科MIC OS与华为Lite OS。华为Lite OS已经在华为Mate7手机中得到了应用,实现了传感器持续采集数据。 (四)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发展 人工智能包括图像和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人脑模拟、智能产品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目前在百度、中兴、小i机器人、科大讯飞、旷视科技、中标软件、小鱼到家、海康威视、大疆创新、地平线机器人等先进企业带领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像、语音识别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汉语安静环境普通话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接近97%,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外,我国企业在人脸识别领域达到了99.5%以上的准确率,居世界前列。百度公司人脑模拟已达到三岁孩子智力水平并处在快速发展中。 无人驾驶汽车制造领域发展进入里程碑阶段。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百度公司自主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度地图可以记录完整的三维道路信息,能在厘米级精度实现车辆定位。同时,我国交通场景物体识别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实现高精度车辆探测识别、跟踪、距离和速度估计、路面分割、车道线检测等能力,对车道线和路标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5%。我国部分企业和高校合作研发的车道偏离、前撞预警和全景泊车辅助等无人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在厦门金龙、郑州宇通、郑州交运集团等市场实现量产商用。2015年12月,百度公司无人驾驶车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开创了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研发领域三个“最”:路况最复杂,自动驾驶动作最全面,环境理解精度最高,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车的发展进入里程碑式的新阶段。 服务机器人领域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部分企业推出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虚拟客户服务机器人产品,将网厅、短厅、IM、微博、APP、微信等渠道整合在一起,通过包括文本、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拟人化的智能服务,让客户服务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目前,客户服务机器人广泛应用在银行、通信、政府、航空等领域。另外,我国企业小i机器人发布了全球首款“云+端”的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iBot OS。该操作系统整合了业界最为领先的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脸识别和跟踪、物体识别、体感交互、室内定位和导航视觉等多种智能人机交互能力。同时,还提供智能聊天、多种常用知识和应用(天气、餐饮、股票等)以及多种垂直领域的知识库和语义库。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云端独创的知识管理和学习平台,它可以让机器人具有随时学习、分享新的知识和语义理解的能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