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
范文 | 闫辰龙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规模日益增长,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再加上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不断推陈出新,税制改革持续深化,安全环保层层加码等,都无形中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难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针对现有风险采取有效的经营风险管理措施,保证经营风险管理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率。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分析经营风险特点,最后探究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经营风险 ?管理 ?措施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建筑施工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在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经营风险。如何让企业更快更准的识别风险,进而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分布地域广、技术难度高、涉及合约与法律问题较多、生产规模大等特点,这也注定了施工企业经营风险较多。而经营风险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强化企业生产经营,控制经营风险对施工企业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来源与表现 近些年,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发展,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也有所增加。如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让企业长足、稳定发展,成为了各大施工企业的重点关注问题。施工企业经营风险来源表现在: (一)前期风险 1、合同风险 当今建筑招投標市场竞争十分了激烈,某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中标率,不考虑市场价格风险、自身财务实力,压低竞标价格。中标后,迫于甲方权力,招标文件的限制、合同谈判中对合同工期、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变更、价差调整等处处妥协,最终签订的合同缺乏公平性,存在一定缺陷。施工企业承受着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物价波动等多方压力以及巨大的经营风险。施工企业如果综合考虑以上风险的管理成本,同时又会导致投标报价过高失去市场矛盾。 2、项目经理风险 项目经理作为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其综合能力对工程项目生产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项目经理工作水平决定了工程建设效率、安全、质量、经济效益。如果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综合能力不足,势必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问题。 3、其他风险 前期风险还有很多,如投标前对施工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地方政府行政效率、民风民情、征地、拆迁、图纸供应不及时等。都会在前期施工中出现各种障碍和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增加企业负担,影响施工企业利益。 (二)经营过程风险 1、分包风险 工程分包现象在施工企业客观存在,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分包合同内容、形式不合法,分包人拆分合同再分包,分包人挂靠他人企业资质,实际施工过程中以包代管等各种分包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甚至受到行政处罚,影响企业信誉资质等。 2、合同管理风险 建筑工程涉及合同金额大、持续时间长,在履行合同中,往来函件、会议纪要、变更签证等非常频繁。项目负责人通常只注重工期和工程质量,强调工作实物量,忽视了深度学习合同条款,缺乏证据意识,不重视资料管理。还有部分企业没有设置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及维护,或由于人员变动导致部分资料信息丢失,这些都会给后期变更索赔或审计清算带来不利于我方的风险。 3、技术风险管理 由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多,涉及技术面广,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管理上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增加了经营风险。技术工法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基础,技术工法不科学、不严谨,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窝工、返工或重复施工的现象,这样必然加大成本费用,相反,通过技术积累总结出优秀的施工工法,先进的技术工艺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材料,从而减少成本费用的投入。 4、材料价格变动 建设工程的材料费通常占工程造价比重比较大,大约在60%至70%左右。所以工程施工中材料的单价变化,直接决定企业的成本费用和经营利润。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消耗设计量与实际使用量的管控,需要技术、物资、计划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对企业内控管理要求较高。受地方环保及产能总量的限制,钢材、水泥、河沙、石子等材料的价格往往随工程需求量成正比例增长,但是发包合同霸王条款,对部分材料价差不调价或者是部分调价,由此产生的价差风险,全部都有施工单位承担。 5、施工质量与安全风险 安全与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抓质量、保安全,才能有效保障施工进度,如果一旦发生了安全、质量风险问题,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伤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幸。这些问题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轻则罚款、重则降级或吊销资质,对施工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并且产生的信誉损失也不可估量。 6、税务风险 “营改增”理论上避免了流转环节重复缴纳税额的问题,但是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采购模式和分包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施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要提前策划增值税在各环节抵扣流程,设计最优的税务筹划,这需要上下游单位都是合规的增值税纳税企业。首先,由于工程分包甚至大包的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长期存在,分包商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导致其不能充分的进行销项税抵扣,增加纳税成本;其次,下游供应商及众多小规模纳税人未及时转变未一般纳税人,很多辅材都不能取得合规的进项税发票,或者遭遇采购过程中开具增值税发票价格上涨的问题,这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最后,人工费逐年增长,但是抵扣率较低或者不能合规取得进项税抵扣,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其他还有些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各地区征收弹性较大,也会给企业带来不易预测的风险。 (三)后期风险 后期风险最为严重的是拖欠工程款项,如何解决该问题,对施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业主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对自己有利、对施工单位不利的要求。例如预留审计保证金控制结算比例,工程完工后各种审计、竣工验收拖延,往往能拖延三五年才能全额收回工程款和质保金。总体上建筑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建设方掌握主动权,施工单位竞争激烈。很多建设方都存在因为各种原因拖延支付工程款的现象,施工单位碍于情面又不能采取过激的方式催款,独自承担资金压力。部分施工单位与长期合作的建设单位往往是前账未清、又出新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特点 (一)客观性与普遍性 施工企业经营风险只能在特定空间、时间内改变风险发生条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和风险损失程度,但是这些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很多是行业特有风险,并且无法完全消除风险。 (二)偶然性和必然性 建筑项目的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要承担某些风险,并且在项目施工中某个风险发生都是由多个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个别风险带有偶然性、随机性。但是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调查分析,发现很多风险都存在着明显的规律,这些规律也预示着必然存在某些风险,如气候环境影响工期风险,低价中标所带来的利润风险等。 (三)可变性 建筑施工风险会伴随着项目建设的始终,并且风险也会出现质变或量变。随着工程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有些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些风险不断发生、不断处理,同时在项目进行中还会产生很多新的风险。 (四)多样性与多层次性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且风险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交叉,呈现出多层次性,这也是施工企业所面临风险的重要特征。 三、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措施 (一)前期风险管理措施 1、完善承接前决策、论证、调查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项目承接前决策、论证、调查工作,确保工程任务的合理性。施工企业在得到招标文件后,要对项目工程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理解招标文件的内容,充分考虑风险成本,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避免出现不公平条款,让合同隐患消失在评审阶段。 2、构建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投标风险评估机制,确定是否要投标或确定投标价格。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实力,确保工程风险在企业承受范围内。在投标中,主要的评估要素包括企业财务状况、机械设备性能、索赔能力、施工工艺、管理水平、偿债能力、生产率等,并在合同条款中列入市场价格波动等相关内容。 3、谨慎选择项目经理,降低更换成本 项目经理承担企业各项委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职业操守。企业通过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任何事项都要做到有章可循。对高级管理层要明确职责权限、目标责任,并分解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考核奖罚要落实到实处,避免一纸空谈,还要加强项目经理职责中重大决策的监督评审,确保决策科学性。要健全过程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做好评价总结。 (二)经营过程风险管理 1、合理运用分包策略 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在市场中寻找信誉好、实力强的合作伙伴,发挥其专业优势,弥补自身施工短板的不足,规避施工风险。要加强对专业分包单位的管理,融入其中,学其所长,克服管理文化差异,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做好协调服务,促使其更加积极、认真的履行分包合同。绝对不能以包代管,包而不管。 2、完善合同管理,设置专门岗位 施工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管理合同的部门,对合同管理岗位进行完善,实施专人专项负责管理制度。相关合同文本尽可能经法务部门审核成为成熟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在材料采购合同管理方面,施工企业接收工程项目后,需要多方询价,通过竞价招标与材料供应商签订材料供给合同,为避免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造成损失,可以考虑签订浮动价格的合同。工程分包合同要通过收取保证金或保函加强履约风险管理。施工企业还需要评估安全及自然灾害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工程及人身保险,一旦发生了风险问题,可以向保险人索取赔偿,实现风险转嫁。 3、做好合同条款研究工作 项目管理人员要熟悉各类合同条款,对相关负责人要做好合同交底,让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证据意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全方位做好项目合同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将项目成员纳入到人事管理系统中。任何人员变动都要求先做好相应工作交接,实现合同执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4、做好项目管理,提升员工责任感 在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中追求综合效益,展开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将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等各项指标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和企业绩效、激励制度相挂钩,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强化对工程节点的结算与军工决算管理工作,保证资金进出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大幅度波动情况。 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降低制度风险 施工企业在制定完相关规章制度之后,必须要全面执行,从而降低制度风险问题。完善的制度是展开相关活动的保障与前提,如果企业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必然会产生更多的风险危机问题。项目部门需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确保施工企业日常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6、税务风险管理 首先,要认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协作单位的涉税业务宣传培训。其次要设置专职税务管理岗位,选配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主动与税务管理部门对接沟通,规范策划涉税业务办理流程,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和税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其次,要建立税务风险预警监管机制,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或不正常的经济业务,有效控制企业税务风险。 具体来讲,税务风险管理要涉及到合同、招投标、采购等管理方面,重点要管好采购及服务业务价税对比分析,合同结算确认时点和付款时点,发票认证何抵扣管理。施工企业要采取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核算效率,特别是在增值税抵扣环节要及时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税款,减少资金占用,做好资金调控,要经常和同行业对标,分析差异,查找原因,通过细化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和企业税负。 (三)后期风险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要事先做好工程结算管理工作,在结算前做好各项准备,并制定应急策略,如变更权证、实物量核对、索赔、结算书编制和送审等,避免因为企业自身问题推迟结算时间;其次,设置或完善项目清算部门,要有专门的团队负责项目清算工作,同时催讨债权、保留相关证据,避免措施索赔时效期,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企业损失;最后,一旦发生了竣工拖欠问题,需要让清算部门及时讨要,并落实奖惩措施。对于久拖不决、风险大的情况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由于建筑纠纷涉及专业性较强,所以施工企业还需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律培训教育,配合专业法务人员在市场环境下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势必会存在经营风险。面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风险问题,我们必须要把握主动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完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协调好与建设方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经营中,做好经营风险分析工作,防患于未然,制定经营风险的防范策略和应急对策,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浅议集团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J].當代经济, 2012(24):14-15. [2]张育达.建筑施工企业特殊风险管理探析[N].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300-301. [3]马春明.试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C].2016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 2016. [4]梁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控管理有效策略[J].财经界, 2018(9):522-523. [5]黎萍.浅析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及防范[J].商情, 2017(25):555-556. [6]朱彬.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策略探析[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12):148-149. [7]李红霞.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缺陷[J].房地产导刊, 2014(31):785-7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