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壮大,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作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直接服务者,几十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个时期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方针政策,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实有个体私营经济主体已发展到1.11亿户,提供了上亿个就业岗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46位,较2013年上升50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第28位,较去年跃升65位,五年累计上升130位。我国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与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密不可分。 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自2014年起以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落实“放管服”各项要求,致力于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普遍方式,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强化反垄断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悉心打造能够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發的良好市场氛围。 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为新时期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在推动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转型、探索制度创新等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依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