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范文

    杨洋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企业人才评价存在的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可衡量标准、发展导向不足、不利于人才开发、激励作用不充分、系统联动性差等实际问题,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突出导向及激励作用,注重实绩和贡献,分析各类岗位胜任力要求,构建企业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客观、可衡量的成长积分机制,将员工成长的表现通过积分以数字化的形式综合呈现,发挥导向作用,科学开展人才评价,形成人才数据库,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建设企业人才队伍,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为人才评价及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人才评价;积分机制

    一、引言

    当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企业面临着人才评价标准模糊、缺乏科学性、客观性的这一突出问题。基于此现状,本文着眼于企业人才评价,以现代大数据管理理念,通过广泛调研,采取头脑风暴等多种方法,建立全面、科学、可衡量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才成长的表现通过积分以数字化的形式综合呈现,形成企业“人才大数据”,做到人才培养和评价时有数可依、有据可查,防止人才工作决策及管理者主观行为,使得管理实施过程更加公正、有序、客观,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的人才辅助决策,为人才评价及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人才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1.评价标准单一,缺乏可衡量标准

    现行人才评价标准单一,未体现员工综合能力素质及长期发展潜力,多定性评价,且易受主观影响,缺乏数字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一是绩效考评以业绩为导向,对员工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客观、明确、可量化的标准对员工进行综合考评,以反映员工岗位胜任综合素质。二是目前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绩效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三是民主测评极易受主观印象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开透明現象,降低人才评价及选拔的客观公正性。

    2.发展导向不足,不利于人才开发

    现有评价体系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导向、激励作用不足,特别是青年员工成长途径模糊,并出现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现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人才的自我认知及高速成长,降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3.激励作用不充分,系统联动性差

    现行人才激励政策多在绩效薪酬、专家人才、职称技能、后备干部管理、培训等各方面体现,缺乏激励的系统性,全面联动性较差。同时,存在制度落地执行不力、不及时等现象。绩效薪酬方面,目前企业根据绩效考核进行绩效工资分配,缺乏对员工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管理办法,平均分配现象严重,极易在员工内部产生工作惰性及矛盾。人才选拔标准主要以员工学历、职称或技能等级及工作业绩为依据,工作成效及民主推荐受主观因素判断,同时,缺乏后备干部的考核机制,导致在发现、培养、管理人才缺乏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

    三、企业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1.企业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体系采取积分制,标准的选取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突出导向及激励作用,注重实绩和贡献,分析各类岗位胜任力要求,引导员工不同岗位积累、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发展。

    人才评价体系由基础素质、工作绩效、创新发展及表彰荣誉组成,标准库总权重为10,各维度权重如下:基础素质1、工作绩效5、创新发展3、表彰荣誉1。

    (1)基础素质

    ①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3分,硕士研究生2.5分,双学士学位2分,大学本科(学位)1.5分,大学本科(无学位)1.25分,大学专科1分,普通高中及以下学历0.5分。

    ②专业技术资格。教授级3分,高级2.5分,中级2分,助理级1.5分,员级1分。

    ③技能等级。注册类证书3分,高级技师2.5分,技师2分,高级工1.5分,中级工1分,初级工0.5分。

    (2)工作绩效

    ①个人工作绩效评价内容

    个人工作绩效评价重点对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日常工作、综合评价及急、难、险、重工作进行评价,集中体现员工业务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岗位胜任力。员工根据管理、技术、技能、服务岗位员实行目标任务制、工时积分制。

    a.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业绩指标、重点工作包含岗位承担的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b.日常工作。日常工作包含岗位日常级工作及教培工作,其中教培工作包括培训教材等编写、内训师授课和师带徒。

    c.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依据全员绩效管理要求,对员工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行评价。

    d.急难险重工作。急、难、险、重工作为季/月度企业主要领导列出的工作。

    ②评价方式

    a.业绩指标、重点工作、日常工作。目标任务制中业绩指标、重点工作、日常工作设置指标/工作系数、A/B岗系数。指标/重点工作系数为按承担指标、任务的级别,单位级系数为1.3,部门级系数为1.15,日常级系数为1。A/B岗系数为A岗工作系数为1,B岗工作系数为0.8。业绩指标、重点工作、日常工作标准分总和为80分。

    工时积分制中日常级专业操作性(外勤)工作计入工时积分、通用积分,设置角色系数、难度系数、时间系数、质量等级系数,专业辅助性工作(内勤)、教培工作计入定额积分。工时积分权重为80%。

    b.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式采取绩效经理人评价及部门(班组)员工互评进行。目标责任制中,综合评价总分20分,其中绩效经理人评价16分,员工互评4分;工时积分制中,综合评价权重为20%,其中绩效经理人评价权重为16%,员工互评权重为4%。

    c.急难险重工作。急、难、险、重工作由领导评价完成情况,优秀积分3分/项,良好积分2分/项,合格1分/项,不合格不积分。

    d.组织系数。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评价与所在组织业绩考核结果挂钩,组织系数根据所在单位、部门(班组)考核周期内业绩考核等级设置,A级系数为1.2,B级系数为1,C级系数为0.8,D级系数为0.5。

    ③工作业绩积分计算及积分标准。目标任务制最终得分=组织系数*(∑指标/工作系数*A/B岗系数*分值+综合评价分+急难险重工作分)。

    工时积分制最终得分=组织系数*﹝0.8*(∑角色系数*难度系数*时间系数*质量等级*工时标准分+待命工时+定额积分)+0.2*综合评价分+急难险重工作分﹞。

    依据员工工作绩效积分高低,按规定等级比例,形成工作业绩等级,年度绩效等级A级积分2分,B级积分1.5分,C级积分1分,D级不积分。

    (3)创新发展

    ①学术成果。正式出版刊物主编、参编为1.6、0.8分/篇;CN论文并被SCI\EI\ISTP收录第一作者1.6分/篇,其他作者0.8分/篇;CN核心刊物发表第一作者0.8分/篇,其他作者0.4分/篇;CN論文刊物发表第一作者0.4分/篇,其他作者0.2分/篇。

    ②发明专利。发明专利(专利权属企业)0.8分/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属企业)0.4分/项。

    ③管理创新。国家级2分/项;企业总部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1.6、1.2、0.8分/项,其他参与人0.8、0.6、0.4分/项;省企业级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0.8、0.6、0.4分/项,其他参与人0.4、0.3、0.2分/项。

    ④科技创新。国家级2分/项;企业总部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1.6、1.2、0.8分/项,其他参与人0.8、0.6、0.4分/项;省企业级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0.8、0.6、0.4分/项,其他参与人0.4、0.3、0.2分/项。

    ⑤质量管理创新。国家级1.6分/项;企业总部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1.2、1.8、0.4分/项,其他参与人0.6、0.4、0.2分/项;省企业级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0.6、0.4、0.2分/项,其他参与人0.3、0.2、0.1分/项。

    (4)表彰荣誉

    ①人才称号。省企业专业领军人才3分,省企业优秀专家2分,企业总部优秀专家后备2分,省企业优秀专家后备1分,地市企业优秀专家人才1分,地市企业优秀专家后备0.5分。

    ②综合类表彰荣誉。综合类表彰荣誉包含劳模、先进工作者、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班组长,国家级、企业总部(省、部)级、省企业(市)级、市企业(县)级、县企业级积分2、1.6、0.8、0.4、0.2分/项。

    ③专业、专项工作表彰荣誉。专业工作包括专业先进个人,专项工作包括专项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及专项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级、企业总部(省、部)级、省企业(市)级、市企业(县)级积分1.2、0.6、0.3、0.2分/项。

    ④竞赛考试。竞赛考试包含专业竞赛技术能手、竞赛考试个人一、二、三等奖。技术能手国家级、企业总部、省企业级、市企业级积分2、1.6、1、0.4分。专业竞赛企业总部、省企业级、市企业级积分一等奖1.8、1.2、0.8分,二等奖1.2、0.8、0.4分,三等奖0.6、0.4、0.2分。专业考试企业总部、省企业级积分第一名2、1分,第二名1.8、0.8分,第三名1.2、0.4分。

    2.人才评价体系管理及应用

    (1)积分计算

    单一维度积分=积分权重*积分分值*评价单位

    总积分=∑积分权重*积分分值*评价单位

    (2)积分折旧

    员工积分管理采取折旧法。积分制度启动年度的基础素质积分作为基础分不折旧、不清零,近三年年度积分不折旧。积分六年有效,第四年按60%折旧,第五年按30%折旧,第六年按10%折旧。

    (3)积分应用

    以员工积分作为评优评先、岗位竞聘、挂职锻炼等内部市场流动、干部选拔、职员职级聘任等重要决策依据。

    参评条件:员工基础素质积分3.5分且年度工作业绩积分7分及以上,方可参加各类评选及选拔。

    评选条件:评选及人才选拔按员工总积分进行排名,总积分相同情形下按以下维度顺序依次排序:工作业绩积分,基本素质积分,工作经历积分,创新发展积分,表彰荣誉积分,文化建设积分。

    (4)积分管理

    人才评价管理部门负责标准库修订,制定人才评价规范流程,对积分进行动态管理,年度积分进行统计汇总、审核与监督,经公示后存入员工档案。

    四、人才评价体系作用分析

    1.发挥导向作用,科学开展人才评价

    人才评价体系明晰地反映员工自身各项能力及短板,有助于员工针对性地提高能力,实现能岗匹配,促进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2.形成人才数据库,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人才评价体系将每位员工整体素质客观地进行量化体现,形成人才数据库,为科学分析人力资源结构及盘活存量提供数据基础,为评先评优、岗位竞聘、挂职锻炼等内部市场流动、后备干部选拔等重要决策依据,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3.建设人才队伍,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人才评价体系应用,推动建设先进员工-优秀员工-后备干部的人才梯队,激励员工快速成长、提升工作实绩,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形成员工比学赶超、增能提效、改革创新的积极氛围,为企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五、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在充分分析企业人才评价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人才多维量化评价体系,确保人才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及公正性,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文魁,等.试论我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02).

    [2]邱均评,缪雯婷.h指数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国学者为例[J].科学观察,2007(03).

    [3]包献华,屈宝强,林芬芬,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3(16).

    [4]韩静,杨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02).

    [5]李素芹.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辨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4(01).

    [6]李励.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管理人才评价研究[C].济南大学,2005(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