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学科教学模式在肺癌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阿米娜?曲海 玛丽亚?库热西
【摘要】 目的:多学科教学模式在肺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肺内科接收的60例见习的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30名。对比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联合教学。结果:两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分中,客观题的评价差异不明显;实验组学生的论述题、临床病例分析均要明显高于对比组学生,两组学生总分比较,实验组明显较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符合肺癌的治疗需要临床、影像、病理等学科的结合要求,展开多学科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有帮助。 【关键词】 多学科教学模式;肺癌教学;应用;见习医生;成绩考核;系统诊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2-264-02 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更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育,重点培养临床的思维逻辑和系统诊治能力的学习。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受到肿瘤治疗的参考指南,诊治中参照专家共识和病情资料,多种学科一起,这是美国的权威肿瘤专家提出[1]。肿瘤学目前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以治疗恶性肿瘤为目的的专科医院或肿瘤科室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社会对肿瘤临床护士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每年在我院都会定期举办一届关于肺癌的多学科诊疗班,便于积累对肺癌的经验。因此,本院为进一步研究多学科教学模式在肺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后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肺内科接收的60例见习的医学院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為对比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30名,均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0.17±2.23)岁。实验组30例,均女性;年龄22~ 25岁,平均年龄(20.75±2.87)岁。两组医学生在性别、年龄、实习前平均理论成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的实习护士均是在同等有多年资历的教师教学,教师针对教学大纲去进行相应的教学,每周一次,需要进行六次教学,每次教学在两学时。 对比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联合教学。具体教学过程为:①课前一周,将需要预习的学习内容告知学生,帮助学生对肺癌的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诊断进行铺垫。②前三学时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实地去观察患者,对患者进行问诊和相关检查,还可以查阅患者病历等,实地学习对知识的应用较好。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以往史和个人史等资料。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老师是起引导作用,围绕学习大纲不会偏离,提高教学质量。③结束前三学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巩固,对肺癌的放化治疗、外科手术指征、对术后病理的分类、基因检测对分子靶的作用、化疗或放疗的指征等进行学习。每个学科(胸心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病理科)一个小组,查阅相关学科的资料。④后3学时教学,每个学科的学生参与讨论,模拟多学科诊疗。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进行汇总,制定合适的综合方案。可以设有医患交流的课程,帮助学生可以与家属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利用已知的患者病情,讲解患者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安抚家属,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出科成绩考核(总分100)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出科考核包括客观性选择题(40 分)、论述题(20 分)、临床病例分析(40 分),肺癌相关知识进行考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教学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分 详见表1. 3 讨论 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如何防治恶性肿瘤就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各大教育机构要培养肿瘤方面的人才,目前的话对肿瘤学的教学课程较少,而且我国目前在肿瘤方面的治疗也不是很完善[2-3]。 PBL 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但也有其劣势所在,包括:教学方法、病例选择、规范实施等方面尚无规范、系统的研究;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病例的选取的要求高,如果不具有代表性或者不能充分互动,那么授课效果也不尽满意[4]。多学科教学模式是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引导,以病人为中心、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诊疗,制定患者最适合的诊疗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诊疗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学科交叉教学,指教学主体在科学分化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多种学科或由不同的领域交叉渗透、相互结合、作用、互补、交流,使参与者的知识得到多重更新,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5]。 教师在进行带教时,主要关注的是教学对学生的效果和影响,对肿瘤专业的学生来说,带教老师需要帮助他们掌握恶性肿瘤诊断、治疗等的知识,帮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LBL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靠教师讲授,而且在医学这个需要实践的学科,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不容易锻炼的。本次研究,两组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分中,客观题的评价差异不明显;实验组学生的论述题、临床病例分析均要明显高于对比组学生,两组学生总分比较,实验组明显较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学科诊疗模式符合肺癌的治疗需要临床、影像、病理等学科的结合要求,展开多学科教学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戚晓通,李京杭,赵胜,张憬.多学科教学模式在肺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1):90-93. [2]张予辉,朱敏,班承钧,胡滨.病例中心教学法在肺癌姑息治疗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17(3):80-81. [3]项守奎,华飞.多学科教学模式在甲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9):136-137. [4]曹雄,蔺瑞江,李仁鹏,等.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8):780-783. [5]曾泉,王晓强,朱江,等. 多媒体联合多学科讨论在头颈肿瘤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12):1274-127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