儆jing警戒。成语:“以儆效尤”。《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e)恶防邪,~戒未然也。”(遏:制止。未然:未成事实。)
儆jǐng❶ 警戒,戒备。《左传·成公十六年》:“舍于夫渠,不~,郑人覆之。”鲍照《咏双燕》:“岂但避霜雪,当~野人机。” ❷ 警报。《后汉书·西羌传》:“无复寇~。”
儆jǐng〈文〉告诫;使人警醒而不犯错误 △ 杀一~百|以~效尤。 说明: 14画;亻部;左右
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以~效尤︱杀一~百。
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儆jǐng1 警示;告诫。如:杀一儆百。2 警备;戒备。《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3 危急的事件或情况。《后汉书·郭伋传》:“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 戒备
戒备备(备戒;儆备;憼备;禁备) 防(备警) 儆(儆戒) 敬戒 禁戒 诫防 监诫 戒备和搜捕:警捕 事先戒备:豫备 防备禁戒:防禁 防守戒备:守备 持备 备守 城池的守备:城守 警戒守备:警备 关防 畏惧戒备:畏备 加强戒备:重戒 严加戒备,以防不测:重门击柝 严加防范戒备:防意如城 严密戒备:严备 警肃 严谨戒备:谨警 门前戒备很严:禁严 门禁森严 天门的门禁森严:虎豹九关 官家门禁森严:侯门似海 戒备严密:戒备森严 壁垒森严 如临大敌 刀枪林立 持枪鹄立 帝王外出或归来时经过的地方戒备森严:出警入跸 入警出跸 军营戒备森严:刁斗森严 剑戟林立,戒备森严:剑戟森森 剑戟森严 戈矛森立 全副武装,高度戒备:荷枪实弹 持枪实弹 解除警戒,放松戒备:弛柝罢警 士无戒备:释甲 (警戒防备:戒备)
|